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用扶阳灸贴的制备方法,将炮制的川附子12~15份、姜粉10~15份、没药5~10份、肉桂10~12份、细辛10~12份、人参5~8份、炙甘草10~12份、藏红花5~10份、当归10~15份混合均匀,再加入曲酒、艾精油、透皮剂混合,最后添加到加热的基质中,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外用扶阳灸贴可以提高药物的渗透性,极大的增强了灸疗效果,对于宫寒引起的心腹冷痛以及腰间盘突出引起的腰部疼痛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用扶阳灸贴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外用扶阳灸贴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艾灸是传统中医通过点燃艾叶制成的艾柱、艾条,将艾柱、艾条点燃后放在穴位或者病变位置,产生的热量来刺激,通过其温热刺激以及药物的作用,得以激发人体经气活动来调整生理平衡,以此达到保健预防或治疗疾病的目的。艾灸历史悠久,适用于治疗寒热虚实的患者,有灸治百病之说。艾柱、艾条燃烧时,产生了温热刺激以及光辐射,同时也得到了艾燃烧生成物。其中,艾燃烧产生的温热刺激起着主导作用,温热有助于人体对药物的吸收。因为艾燃烧产生的温热,使得艾灸的药性作用、艾燃烧生成物对人体的效应得以更好的发挥。但是传统的艾灸燃烧时会产生了大量浓烟,则容易污染环境,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艾灸贴的制备最重要的问题是渗透力弱,疗效不佳。张景岳有云“冲任为经络之海,其起脉之处,则在胞中而上行于背里。所谓胞者,子宫是也,此男女藏精之所,皆得称为子宫;唯女子于此受孕,因名曰胞。”宫是中医所述的胞宫,包括生殖器官中的子宫、输卵管以及卵巢等器官。寒即为子宫受寒,感受寒邪,过食寒凉生冷等,还包括中医所述的阴寒内盛,阳气不足,肾阳虚寒等。治疗宫寒的方法需要补足阳气。腰间盘突出由于纤维环发生破裂后髓核突出,进而对神经根形成压迫,出现了以腰腿疼痛为特征的疾病。中医角度而言,腰间盘突出症属于“腰腿痛”、“痹症”、“骨痹”等范畴,患病机制为患者正气受损,进而受到寒、湿、风等邪气入侵,导致患者气血淤滞、或者腰腿部外伤,最终发生腰间盘突出。现有的技术中,没有效果突出的方法可以缓解宫寒以及腰间盘突出,根据现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可以缓解、辅助治疗宫寒以及腰间盘突出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扶阳灸贴。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扶阳灸贴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低温配置膏剂方法,将基质加热到85℃,将药粉曲酒浸泡混合物中加入艾精油、透皮剂,密闭混匀。让艾精油、药粉、曲酒以及透皮剂混合,能够使药物加快与其他成分的反应,使得药物能够在挥发前发挥作用,最大化地保留了药效。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扶阳灸贴,所述扶阳灸贴含有扶阳中药,所述扶阳中药由川附子12~15份、姜粉10~15份、没药5~10份、肉桂10~12份、细辛10~12份、人参5~8份、炙甘草10~12份、藏红花5~10份、当归10~15份制成。进一步的,所述扶阳灸贴还包含曲酒、艾精油、透皮剂和基质;优选地,所述扶阳灸贴包含扶阳中药77~109份、曲酒500~550份、艾精油5~8份、透皮剂5~8份、基质1500~2500份。进一步的,所述的扶阳中药由川附子12~13份、姜粉10~11份、没药5~6份、肉桂10~12份、细辛10~12份、人参5~6份、炙甘草10~11份、藏红花5~7份、当归10~12份制成。进一步的,所述的扶阳中药由川附子12份、姜粉10份、没药5份、肉桂10份、细辛10份、人参5份、炙甘草10份、藏红花5份、当归10份制成。进一步的,所述的川附子通过以下过程制备得到:将附子和盐放水中浸泡,取出附子,将黑豆、甘草以及水煮沸至水干得川附子。进一步的,所述的透皮剂为S6透皮剂。进一步的,所述的基质含有改性压敏胶1500~2000份、石蜡40~80份、单硬脂酸甘油酯40~80份、白凡士林20~40份、司盘801~5份、水40~80份、乳化剂OP-101~5份、氯甲粉1~5份以及麻油5~10份。上述任一项所述扶阳灸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上述所述配方称取川附子、姜粉、没药、肉桂、细辛、人参、炙甘草、曲酒、藏红花、当归,打碎成药粉;2)将药粉和曲酒密闭浸泡后,与艾精油、透皮剂混合添加到基质中,密闭搅匀成药膏;3)将药膏喷涂在涂布机,切割、收卷得扶阳灸贴。进一步的,步骤3)药膏喷涂在涂布机的条件为:涂布的宽度为60~80mm,喷涂的厚度为50~80μm,走速为1~2m/min。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扶阳灸贴在制备治疗宫寒和/或腰间盘突出引起的腰部疼痛的药剂中的应用。本扶阳药膏具有扶阳驱邪,温经补肾,消肿化瘀,活血养气,驱寒解表的功效。川附子性味辛甘、热、有毒,归心、脾、胃经,具有回阳补火、散寒除湿的功效。川附子(又名附子)能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痿躄拘挛,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姜粉性味辛、热。归经:归脾、胃、肺经。功效:温中逐寒,回阳通脉。姜粉治心腹冷痛,吐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风寒湿痹,阳虚吐、衄、下血;没药性味辛、苦,性平。归经:归心、肝、脾经。功效:散瘀定痛,消肿生肌。肉桂性味辛、甘,性大热。归经:归肾、脾、心、肝经。功效: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的功效。肉桂长于暖下焦而温肾阳,并引火归元以摄无根之火,行气通滞。细辛性味辛,温,有小毒。归经:归心、肺、肾经。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人参性味:甘微苦、温。归经:归脾、肺经。功效: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人参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炙甘草:性味:味甘,性平。归经:归心、肺、脾、胃经。功效: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炙甘草(又名甘草):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藏红花:性味:味甘,性平。归经:归心、肝经。功效: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当归:性味:味甘、辛,性温。归经:归肝、心、脾经。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艾精油:主要成分为艾草提取物(货号:AC~10)。性味:辛、苦,温。归经:归肝、脾、肾经。功效: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综合上述中药成分,附子大阳,有强阳之效,姜粉属中阳,有留阳之效,能够留住附子之阳,甘草、肉桂能解附子之毒,当归能引附子之气,艾精油能温附子之火,细辛能解热之表,没药能消体之瘀,人参能理体之气,红花能活血之气,曲酒增加药性的透力,透皮剂指引药力穿透皮肤直达穴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扶阳灸贴为油水两性,较好保留了膏药的亲水性,提高了药物的渗透率,同时具有油脂型,能够使膏药不会在皮肤上有残留,保持皮肤的整洁,提高患者体验的洁净感。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对于宫寒引起的心腹冷痛、腰间盘突出引起的腰部疼痛具有显著的效果;加热的基质还添加有艾精油及曲酒,极大的增强了灸疗效果;而且通过透皮剂的添加,也使得药物透过皮肤障碍的能力增强,疗效效果好,可以深入病灶处;而且本专利技术药量足、纯度高、易吸收,大大提高了中药组合物的疗效和质量。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扶阳灸贴,所述扶阳灸贴含有扶阳中药,所述扶阳中药由川附子12~15份、姜粉10~15份、没药5~10份、肉桂10~12份、细辛10~12份、人参5~8份、炙甘草10~12份、藏红花5~10份、当归10~15份制成。优选的,所述扶阳灸贴还包含曲酒、艾精油、透皮剂和基质;优选的,所述扶阳灸贴包含扶阳中药77~109份、曲酒500~550份、艾精油5~8份、透皮剂5~8份、基质1500~2500份。优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扶阳灸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扶阳灸贴含有扶阳中药,所述扶阳中药由川附子12~15份、姜粉10~15份、没药5~10份、肉桂10~12份、细辛10~12份、人参5~8份、炙甘草10~12份、藏红花5~10份、当归10~15份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扶阳灸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扶阳灸贴含有扶阳中药,所述扶阳中药由川附子12~15份、姜粉10~15份、没药5~10份、肉桂10~12份、细辛10~12份、人参5~8份、炙甘草10~12份、藏红花5~10份、当归10~15份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阳灸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扶阳灸贴还包含曲酒、艾精油、透皮剂和基质;优选地,所述扶阳灸贴包含扶阳中药77~109份、曲酒500~550份、艾精油5~8份、透皮剂5~8份、基质1500~2500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扶阳灸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扶阳中药由川附子12~13份、姜粉10~11份、没药5~6份、肉桂10~12份、细辛10~12份、人参5~6份、炙甘草10~11份、藏红花5~7份、当归10~12份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扶阳灸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扶阳中药由川附子12份、姜粉10份、没药5份、肉桂10份、细辛10份、人参5份、炙甘草10份、藏红花5份、当归10份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扶阳灸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川附子通过以下过程制备得到:将附子和盐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宏海,王朝阳,舒劲松,魏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子午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