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78769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膏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其制备原料至少包含:皂角刺20~40份、独活5~15份、制附子5~15份、肉桂1~10份、姜黄10~20份、苍术10~20份、薏苡仁20~40份、防己5~15份、托玛琳130~17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对于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坐骨神经痛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起效时间短,可及时减轻患者病痛。

A plaster for the treatment of sciatica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坐骨神经痛为一综合征,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其范围包含了人体大腿后部、小腿后外侧和足部,疼痛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尤其疼痛剧烈的病人甚至难以行走,形体发生变化,如腰部屈曲、屈膝、脚尖着地等。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原因有多种,少数为原发性的坐骨神经炎,多数为继发性,即坐骨神经局部及周围结构的病变对坐骨神经造成刺激压迫与损害,最为常见的是由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经痛,其他原因可列举腰椎骨性关节病、骶髂关节炎等。中医上将坐骨神经痛归为“痹症”范畴,病因多由风寒湿邪外袭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但针对不同的病患情况会有不同,中医辨证治疗本病时,又将坐骨神经痛细分为寒湿凝络、湿热侵络、瘀血阻络、肝肾不足等四种类型,而现有的技术中难以将这四种情况完全涵盖,实现一方多治的效果。此外,继发性坐骨神经痛的根源性问题多种多样,有些为绵延的慢性症状,难以根治,病患长期忍受病痛,非常需要一种见效快、效果好的治疗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膏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其制备原料至少包含:皂角刺20~40份、独活5~15份、制附子5~15份、肉桂1~10份、姜黄10~20份、苍术10~20份、薏苡仁20~40份、防己5~15份、托玛琳130~170份。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按重量份计,所述制备原料还包含熟地50~70份、麻黄20~40份、细辛20~40份。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按重量份计,所述制备原料还包含熟地50~70份、麻黄20~40份、细辛20~40份、毕波40~60份、花川50~70份。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膏药,其制备原料至少包含上述的膏药组合物;所述制备原料还包含膏药基质,按重量份计,膏药基质的制备原料至少包含:羊毛脂270~330份、氮酮0.01~0.1份、冰片0.01~0.3份、薄荷脑0.01~0.2份、樟脑0.01~0.1份。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薄荷脑和樟脑的重量之和占羊毛脂重量的0.03~0.1wt%。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制备原料中皂角刺、苍术、羊毛脂、托玛琳的重量比为(1~3):1:(18~22):(8~1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按重量份计,所述膏药基质的制备原料还包含:沉香粉0.1~1份、麝香粉0.1~1份。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沉香粉和麝香粉的重量比为1: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沉香粉和麝香粉的重量之和占羊毛脂重量的0.2~0.5wt%。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的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膏药组合物混合打粉,粉末粒径为200目,再将粉末与膏药基质混合调成膏状,最后将药膏涂于无菌丝布上。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膏药对于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坐骨神经痛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起效时间短,可及时减轻患者病痛;此外,该膏药主治坐骨神经痛,还可对其他部位的病痛产生治疗效果,如颈、胸、腰椎、关节等,对于妇科疾病,如痛经、盆腔炎同样有效。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法的详述以及包括的实施例可进一步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及科学术语均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如果现有技术中披露的具体术语的定义与本申请中提供的任何定义不一致,则以本申请中提供的术语定义为准。在本文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中明确地另有指示,否则没有限定单复数形式的特征也意在包括复数形式的特征。还应理解的是,如本文所用术语“由…制备”与“包含”同义,“包括”、“包括有”、“具有”、“包含”和/或“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所陈述的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此外,当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时,使用“优选的”、“优选地”、“更优选的”等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可提供某些有益效果的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然而,在相同的情况下或其他情况下,其他实施方案也可能是优选的。除此之外,对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的表述并不暗示其他实施方案不可用,也并非旨在将其他实施方案排除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之外。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膏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其制备原料至少包含:皂角刺20~40份、独活5~15份、制附子5~15份、肉桂1~10份、姜黄10~20份、苍术10~20份、薏苡仁20~40份、防己5~15份、托玛琳130~170份。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按重量份计,其制备原料至少包含:皂角刺30份、独活9份、制附子9份、肉桂6份、姜黄16份、苍术15份、薏苡仁30份、防己9份、托玛琳150份。皂角刺皂角刺,性温,味辛,归肝经、胃经,具有消肿托毒、排脓杀虫之功效,其含有黄酮苷、酚类、氨基酸、槲皮素、非瑟素、黄颜木素、无色花青素、棕榈酸等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卡他球菌有抑制作用。独活独活,性微温,味辛、苦,归肾经、膀胱经,具有祛风除湿、痛痹止痛之功效,其含有佛手烯、百里香酚等,还含二氢山芹醇、二氢山芹醇乙酸酯、当归酸、巴豆酸、蛇床子素、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欧芹酚甲醚、毛当归醇、当归醇D、二氢山芹醇、异欧前胡内酯、二氢山芹醇-β-D-葡萄糖苷、佛手酚、橙花叔醇等成分。动物实验表明,独活的醇提物有抗血小板凝集和抗血栓作用,水煎剂或流浸膏对大鼠有镇静、催眠、镇痛、抗炎作用,此外还有降压、抗心律失常、抗肿瘤、抗菌、促进脂肪分解、兴奋呼吸等作用。制附子制附子,性大热,味辛、甘,归心经、肾经、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之功效,生附子中含有剧毒的二萜双酯类生物碱,如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塔拉弟胺、川乌碱甲、川乌碱乙(亦称卡米查林),还有毒性较弱的阿替新、氨基酚、去甲乌药碱等成分,经炮制后少部分有毒物质随水流失,大部分转变成毒性大大降低的二萜单酯类生物碱。制附子可以强心、抗心肌缺血、抗休克、抑制凝血功能和抗血栓形成,还具有抗炎、镇痛、局部麻醉、增强体液免疫的作用。所述生附子的炮制方法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任意一种。肉桂肉桂,性大热,味辛、甘,归肾经、脾经、心经、肝经,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之功效,其含挥发油1.98%-2.06%,主要成分为桂皮醛,还有乙酸桂皮酯、苯甲酸苄酯、反式桂皮酸、桂皮酸钠、桂皮苷、肉桂醇、肉桂醇醋酸酯、香豆素等成分。药理研究表明,肉桂对肠胃有缓和的刺激作用,并能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具有很强的抗溃疡作用;可拮抗血小板聚集,具有改善心血管系统的作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静、镇痛、解热、抗惊厥等作用;对阳虚、阴虚模型有预防和保护作用;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具有很强的杀真菌作用;此外,还有抗肿瘤的功能。姜黄姜黄,性温,味苦、辛,归脾经、肝经,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活血化瘀之功效,其主要含挥发油及酚性物质,挥发油已鉴定出51种成分,以萜类化合物为主,主要有姜黄酮、姜油烯等,酚性成分主要有姜黄素等,另含姜黄新酮、3-谷固醇、3-谷固醇-3-O-胡萝卜苷、姜黄多糖等。药理研究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膏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其制备原料至少包含:皂角刺20~40份、独活5~15份、制附子5~15份、肉桂1~10份、姜黄10~20份、苍术10~20份、薏苡仁20~40份、防己5~15份、托玛琳130~17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膏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其制备原料至少包含:皂角刺20~40份、独活5~15份、制附子5~15份、肉桂1~10份、姜黄10~20份、苍术10~20份、薏苡仁20~40份、防己5~15份、托玛琳130~170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膏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制备原料还包含熟地50~70份、麻黄20~40份、细辛20~40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膏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制备原料还包含熟地50~70份、麻黄20~40份、细辛20~40份、毕波40~60份、花川50~70份。4.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膏药,其特征在于,其制备原料至少包含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膏药组合物;所述制备原料还包含膏药基质,按重量份计,膏药基质的制备原料至少包含:羊毛脂270~330份、氮酮0.01~0.1份、冰片0.01~0.3份、薄荷脑0.01~0.2份、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智慧刘永慧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五行舒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