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脉管炎的中药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178760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脉管炎的中药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中药外用制剂是由以下按质量份数计的原料制备而成:厚朴15‑60份、毛冬青15‑60份、白芷10‑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复方制备方便,配方合理,原料之间发挥着相互协同作用,疗效确切,药味虽然只有三味,但是针对脉管炎却可以发挥非常好的作用,透入皮下的有效药物直达病灶,患者吸收和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不易复发,对人身无毒性,副作用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脉管炎的中药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脉管炎的中药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脉管炎是周围血管病的总称,因动脉和静脉阻塞不通引起的临床症状均为脉管炎,包括深浅静脉炎,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曲张,动脉硬化闭塞症,慢性小腿溃疡,糖尿病烂足、丹毒、雷诺氏症,大动脉炎等疾病。脉管炎的主要症状:患肢发凉,怕冷、麻木浮肿、疼痛,走路跛行,疼痛以夜晚加重,夜不能寐。脉管炎是一种动脉和静脉都被侵犯,进行缓慢,周期性加剧的疾病,祖国医学称为“脱骨疽”,早在远古时期的文献中就有记载“发于足趾,名曰脱疽,其状赤黑,死不治,不黑不死”;在唐孙思邈《千金翼方》中载“毒在肉则割,毒在指刚切”的治疗原则。由此可见,我国在古时就认识了这种疾病,直到今天该病仍是顽疾,没有特效药物,截肢致残率高,血管搭桥手术及药物固化剂及介入治疗,都有它的局限性,并且易复发等特点,经常在截肢后伤口不合,二次、三次截肢也常有发生,甚至危及生命。动脉硬化闭塞症,早期由于动脉血管硬化、官腔变窄,血液循环障碍,出现怕冷,麻木,足部皮肤干燥,趾端皮肤萎缩发硬或肌肉萎缩,休息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治疗脉管炎的中药外用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外用制剂是由以下按质量份数计的原料制备而成:厚朴15‑60份、毛冬青15‑60份、白芷10‑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脉管炎的中药外用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外用制剂是由以下按质量份数计的原料制备而成:厚朴15-60份、毛冬青15-60份、白芷10-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脉管炎的中药外用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外用制剂是由以下按质量份数计的原料制备而成:厚朴20份、毛冬青20份、白芷1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位竞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德升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