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换药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肛肠科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多功能换药台。
技术介绍
肛肠科是专业研究治疗便秘、肛裂、肛瘘、肛门脓肿、肛门狭窄、肛乳头肥大、肛周湿疹、混合痔、内痔、外痔得为主的科室,其研究疾病范围主要在消化末端的器官所发生的疾病,在肛门口至直肠8-12cm之间。肛肠科患者需要换药时,需使用换药台,换药台一般由于高度较高对于一些腿脚不便的肛肠科患者来说,很难到达换药台上部,同时盛放药物的盛放架需另行准备,极为不便,在光线较暗时,没有照明装置,不利于医护人员为肛肠科患者进行换药,现有的换药台比较笨重,不易移动,使得医护人员操作极为不便。为此,提出一种多功能换药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换药台,其便于医护人员放置药物,有利于顺利的为肛肠科患者进行换药,便于医护人员提前存放备用药品或者医疗用具,为肛肠科患者换药提前做好准备,便于移动,同时具备较好的减震性能,便于在光线较暗时,为医护人员提供照明,使得医护人员操作更加便捷,同时方便腿脚不便的肛肠科患者到达支撑台的上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换药台,包括支撑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的上部一拐角处设有药品摆放装置(2),且支撑台(1)的前部设有至少两个抽屉(9),所述支撑台(1)的底部拐角处对称设有四个弹性组件(11),且支撑台(1)的上部一侧靠近边缘处设有照明装置(5),四个所述弹性组件(11)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12),所述支撑台(1)远离抽屉(9)的一端端部开设有安装腔(13),所述安装腔(13)的内部设有伸缩阶梯(14)。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7.05 CN 201810732312X1.一种多功能换药台,包括支撑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的上部一拐角处设有药品摆放装置(2),且支撑台(1)的前部设有至少两个抽屉(9),所述支撑台(1)的底部拐角处对称设有四个弹性组件(11),且支撑台(1)的上部一侧靠近边缘处设有照明装置(5),四个所述弹性组件(11)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12),所述支撑台(1)远离抽屉(9)的一端端部开设有安装腔(13),所述安装腔(13)的内部设有伸缩阶梯(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换药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品摆放装置(2)包括一侧为开口结构的扇形壳体(3),所述扇形壳体(3)固定安装在支撑台(1)的上部,且扇形壳体(3)的内部水平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等距离固定安装在扇形壳体(3)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换药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屉(9)的外侧均通过螺钉安装有扣手(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换药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12)为自锁式万向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换药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5)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撑台(1)上部的金属定型软管(6),所述金属定型软管(6)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灯罩(8),所述灯罩(8)的内部底部通过灯座安装有灯泡(7)。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换药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阶梯(14)包括两个第一连接片(16),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片(16)上端之间铰接有第一连接轴(15),且两个第一连接片(16)底端之间铰接有第二连接轴(17),所述第二连接轴(17)的两端均铰接有第一弧形连接杆(18)和第二弧形连接杆(19),所述第一弧形连接杆(18)远离第二连接轴(17)的一端与第一S型连接杆(22)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第二弧形连接杆(19)远离第二连接轴(17)的一端与第二S型连接杆(21)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第一S型连接杆(22)的中部和第二S型连接杆(21)的中部之间铰接有第三连接轴(24),所述第一S型连接杆(22)的另一端与第三S型连接杆(20)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第二S型连接杆(21)的另一端与第四S型连接杆(34)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第三S型连接杆(20)的中部和第四S型连接杆(34)的中部之间铰接有第四连接轴(23),所述第三S型连接杆(20)的另一端与第三弧形杆(35)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第四S型连接杆(34)的另一端与第四弧形杆(36)的一端铰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