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8724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定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装置,包括柔性网状片体、2条与网状片体滑动连接的第一固定线,所述第一固定线的一端向网状片体的一侧伸出,所述第一固定线的另一端从网状片体的另一侧伸出;相邻第一固定线之间设有若干对第二固定线A和第二固定线B,第二固定线A的一端固定于网状片体的第一侧边上,第二固定线B的一端固定于网状片体的第二侧边上,所述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相对且均位于该相邻第一固定线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方便置入,操作简单,缩短了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时间,简化了手术操作,固定牢靠,适用于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各种类型,且易于制作,材料便宜,极大的降低成本,减轻医疗费用负担。

A device for fixing avulsion fracture of tibial insertion of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定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定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是由外伤引起的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伤,属于关节内骨折。因骨折部为前交叉韧带在胫骨的附着点,所以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移位容易造成前交叉韧带功能丧失且容易导致骨折移位,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治疗不当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残疾,给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诸多不便。Meyers以及Zariczny等人根据骨折移位程度及粉碎程度将前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分为三种类型,Ⅰ型撕脱骨块无明显移位;Ⅱ型骨块有移位,但骨块仍有部分与髁间棘对合,形成铰链开门状移位;Ⅲ型骨折块完全与胫骨分离或位移,又可分为两种,ⅢA型和ⅢB型,ⅢA型仅仅是单纯骨折完全移位,ⅢB型是骨折完全移位和存在旋转。Zariczny将胫骨止点移位的粉碎性撕脱骨折定义为Ⅳ型。I型骨折一般主张采取石膏绷带固定法保守治疗;II型、Ⅲ型和IV骨折,传统伸膝位固定常得不到较满意复位,会导致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等情况出现,从而造成膝关节伸膝功能受限或关节活动不稳,须行手术治疗。关节镜下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定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网状片体(1)、2条与网状片体(1)滑动连接的第一固定线,所述第一固定线的一端向网状片体(1)的一侧伸出,所述第一固定线的另一端从网状片体(1)的另一侧伸出;相邻第一固定线之间设有若干对第二固定线A和第二固定线B,第二固定线A的一端固定于网状片体(1)的第一侧边上,第二固定线B的一端固定于网状片体(1)的第二侧边上,所述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相对且均位于该相邻第一固定线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网状片体(1)、2条与网状片体(1)滑动连接的第一固定线,所述第一固定线的一端向网状片体(1)的一侧伸出,所述第一固定线的另一端从网状片体(1)的另一侧伸出;相邻第一固定线之间设有若干对第二固定线A和第二固定线B,第二固定线A的一端固定于网状片体(1)的第一侧边上,第二固定线B的一端固定于网状片体(1)的第二侧边上,所述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相对且均位于该相邻第一固定线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片体(1)具有2条第三侧边,第三侧边上设有至少2个过线孔(6),第一固定线依次穿过某一第三侧边上的各过线孔(6),第一固定线与过线孔间隙配合,所述第三侧边位于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孔(6)的内径为0.5-1mm,第一固定线的外径在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曙光旷世达雷光华赵鑫张昊孙世雄李涛黄炜王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