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吸入式太阳能杀虫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8671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吸入式太阳能杀虫灯,包括第一灯杆、第二灯杆和杀虫灯本体,所述第一灯杆的顶端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杀虫灯本体上设置有窗口,所述杀虫灯本体的底部设置有集虫袋,所述杀虫灯本体的内部上端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中心位置与感应模块的一端固定连接,同时感应模块的另一端与防虫网的顶部连接,所述防虫网的内部设置有U型诱虫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重力感应器、传感器、防虫网、变速器、PLC控制器、第一电机、第一扇叶、第一灯杆、第二灯杆和定位栓,解决了风扇处理效果不及时导致大量害虫附着灯上从而降低诱虫效果和拆取集虫袋不方便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吸入式太阳能杀虫灯
本技术涉及灯具类
,具体为一种智能吸入式太阳能杀虫灯。
技术介绍
吸入式太阳能杀虫灯以太阳能为能源,利用昆虫具有较强的趋光、趋波、趋色和趋性的特性原理,确定对昆虫的诱导波长,研制专用的光源,引诱害虫扑向灯的光源,通过内部的电扇将害虫吸入集虫袋中,对害虫进行捕杀,杀虫灯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蔬菜、茶叶、烟草、园林、大棚等领域。但是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的不足:1.现有的技术中当害虫数量较多时,杀虫灯中的风扇处理效果不及时时,会出现大量的害虫附着在灯上,从而降低杀虫灯的诱虫效果;2.现有的技术杀虫灯的高度都是固定的,当集虫袋中的害虫达到一定程度需要处理时,拆取集虫袋工作人员需要爬高,不方便且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吸入式太阳能杀虫灯,解决了风扇处理效果不及时导致大量害虫附着灯上从而降低诱虫效果和拆取集虫袋不方便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吸入式太阳能杀虫灯,包括第一灯杆、第二灯杆和杀虫灯本体,所述第一灯杆的顶端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第一灯杆的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吸入式太阳能杀虫灯,包括第一灯杆(2)、第二灯杆(4)和杀虫灯本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灯杆(2)的顶端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1),所述第一灯杆(2)的顶部位于太阳能电池板(1)的下方设置有太阳能锂离子电池(22),所述第二灯杆(4)的上端设置有定位栓(3),所述第二灯杆(4)的底端设置有底座(5),所述第一灯杆(2)和第二灯杆(4)之间滑动套接,所述杀虫灯本体(6)位于第一灯杆(2)的一侧,且杀虫灯本体(6)的顶部固定焊接在第一灯杆(2)上,所述杀虫灯本体(6)上设置有窗口(7),所述杀虫灯本体(6)的底部设置有集虫袋(8),所述杀虫灯本体(6)的内部上端设置有安装板(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吸入式太阳能杀虫灯,包括第一灯杆(2)、第二灯杆(4)和杀虫灯本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灯杆(2)的顶端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1),所述第一灯杆(2)的顶部位于太阳能电池板(1)的下方设置有太阳能锂离子电池(22),所述第二灯杆(4)的上端设置有定位栓(3),所述第二灯杆(4)的底端设置有底座(5),所述第一灯杆(2)和第二灯杆(4)之间滑动套接,所述杀虫灯本体(6)位于第一灯杆(2)的一侧,且杀虫灯本体(6)的顶部固定焊接在第一灯杆(2)上,所述杀虫灯本体(6)上设置有窗口(7),所述杀虫灯本体(6)的底部设置有集虫袋(8),所述杀虫灯本体(6)的内部上端设置有安装板(12),所述安装板(12)通过固定柱(17)与杀虫灯本体(6)的顶部内表面连接,所述安装板(12)上均匀分布有四个通风口(14),所述通风口(14)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0),所述第一电机(10)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扇叶(11),所述安装板(12)的底部中心位置与感应模块(20)的一端固定连接,同时感应模块(20)的另一端与防虫网(18)的顶部连接,所述防虫网(18)的内部设置有U型诱虫灯(13),所述U型诱虫灯(13)安装在防虫网(18)顶部内表面上,所述防虫网(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月张雷王翔薛宾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艳阳天工程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