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星魁专利>正文

植物苗期抗病鉴定培养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8608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植物苗期抗病鉴定培养盘,包括培养盘体,所述培养盘体内部设有培养腔,所述培养腔内设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贯穿设有多个放置槽,多个所述放置槽内均设有育苗容器,多个所述育苗容器内均设有植物幼苗,所述培养腔内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贯穿放置板的侧壁并与其侧壁螺纹连接,所述升降机构贯穿培养盘体的侧壁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培养盘体的侧壁设有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内均设有过滤网,所述培养盘体的侧壁贯穿设有进料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不仅便于将植物幼苗进行培养,为工作人员提供便利,也可以保证植物幼苗生长正常,最大程度减小对植物幼苗抗病鉴定结果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植物苗期抗病鉴定培养盘
本技术涉及植物苗期抗病鉴定
,尤其涉及植物苗期抗病鉴定培养盘。
技术介绍
培养盘,是用来培养植物、微生物、细胞的一种培养装置,其体积可大可小,主要便于使用者培养动植物、动植物细胞及微生物。植物在培养至苗期时,需要对其进行抗病鉴定,传统对于植物幼苗培养大多是在土地里,如此培养过程较为不方便;其次对植物幼苗抗病鉴定的前提下,要保证植物幼苗生长健康,不会受到环境及其他病菌的感染,防止其对植物幼苗抗病鉴定造成误差,因此我们设计了植物苗期抗病鉴定培养盘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植物苗期抗病鉴定培养盘,其不仅便于将植物幼苗进行培养,为工作人员提供便利,也可以保证植物幼苗生长正常,最大程度减小对植物幼苗抗病鉴定结果的影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植物苗期抗病鉴定培养盘,包括培养盘体,所述培养盘体内部设有培养腔,所述培养腔内设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贯穿设有多个放置槽,多个所述放置槽内均设有育苗容器,多个所述育苗容器内均设有植物幼苗,所述培养腔内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贯穿放置板的侧壁并与其侧壁螺纹连接,所述升降机构贯穿培养盘体的侧壁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培养盘体的侧壁设有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内均设有过滤网,所述培养盘体的侧壁贯穿设有进料管,所述培养盘体底部侧壁贯穿设有出料口。优选地,所述放置槽的形状为倒圆台型形状,且所述育苗容器的底部均设有多个通孔。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培养腔内底部转动连接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贯穿放置板的侧壁并与其侧壁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贯穿培养盘体的上端侧壁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上端设有把手,所述培养腔内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贯穿放置板的侧壁并与其侧壁滑动连接。优选地,所述培养盘体的底部侧壁设有多个橡胶垫,多个所述橡胶垫均通过黏胶的方式与培养盘体相连接。优选地,所述培养盘体上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与培养盘体的侧壁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培养盘体的形状为圆形,且所述培养盘体的材质为玻璃。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培养盘体材质为玻璃,便于植物幼苗进行光合作用,转动把手,实现螺纹杆的转动,由于放置板在限位杆的限位下无法转动,螺纹杆的转动,可以实现放置板的上下移动,便于调节育苗容器浸在培养液的深度以及时育苗容器脱离培养液,便于更好的培养植物幼苗,为工作人员培养植物幼苗提供便利。2、本技术,通过通孔可以不定时的对培养腔内的空气进行更换,通过过滤网可以有效除去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保证植物幼苗正常生长且不会感染其他杂菌,保证对植物幼苗鉴定时不会产生影响。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合理,不仅便于将植物幼苗进行培养,为工作人员提供便利,也可以保证植物幼苗生长正常,最大程度减小对植物幼苗抗病鉴定结果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植物苗期抗病鉴定培养盘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图中:1培养盘体、2培养腔、3放置板、4螺纹杆、5限位杆、6通孔、7过滤网、8进料管、9出料口、10密封盖、11橡胶垫、12把手、13育苗容器、14放置槽、15植物幼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植物苗期抗病鉴定培养盘,包括培养盘体1,培养盘体1的形状为圆形,且培养盘体1的材质为玻璃,便于植物幼苗15进行光合作用;培养盘体1内部设有培养腔2,培养腔2内设有放置板3,放置板3上贯穿设有多个放置槽14,多个放置槽14内均设有育苗容器13,放置槽14的形状为倒圆台型形状,便于盛装育苗容器13,且育苗容器13的底部均设有多个微孔,便于培养液进入育苗容器13,实现对植物幼苗15的培养。多个育苗容器13内均设有植物幼苗15,培养腔2内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贯穿放置板3的侧壁并与其侧壁螺纹连接,升降机构贯穿培养盘体1的侧壁并与其转动连接,具体的,升降机构包括与培养腔2内底部转动连接的螺纹杆4,螺纹杆4贯穿放置板3的侧壁并与其侧壁螺纹连接,螺纹杆4贯穿培养盘体1的上端侧壁并与其转动连接,螺纹杆4的上端设有把手12,培养腔2内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5,限位杆5贯穿放置板3的侧壁并与其侧壁滑动连接,通过转动把手12可以实现螺纹杆4的转动,由于放置板3在限位杆5的限位下无法转动,因此螺纹杆4的转动,可以实现放置板3的上下移动,便于调节育苗容器13浸在培养液的深度以及时育苗容器13脱离培养液,便于更好的培养植物幼苗15。培养盘体1的侧壁设有多个通孔6,多个通孔6内均设有过滤网7,过滤网7为活性炭过滤网,通过通孔6可以对培养腔2内的空气进行更换,在过滤网7的作用下,可以除去空气中的杂质及有害气体;培养盘体1的侧壁贯穿设有进料管8,通过进料管8可以注入培养液及清水,培养盘体1底部侧壁贯穿设有出料口9,可以排出培养液或者清水,实现对其进行更换;培养盘体1的底部侧壁设有多个橡胶垫11,多个橡胶垫11均通过黏胶的方式与培养盘体1相连接,通过橡胶垫11可以保证培养盘体1放置时的稳定性;培养盘体1上设有密封盖10,密封盖10与培养盘体1的侧壁螺纹连接,防止其他杂物及病菌进入培养腔2内,密封盖10为透明玻璃,便于植物幼苗15光合作用。本技术中,工作人员可以将装有植物幼苗15的育苗容器13放置在放置槽14内,盖上密封盖10,通过进料管8向培养腔2内注入培养液;由于培养盘体1材质为玻璃,便于植物幼苗15进行光合作用,转动把手12,实现螺纹杆4的转动,由于放置板3在限位杆5的限位下无法转动,因此螺纹杆4的转动,可以实现放置板3的上下移动,便于调节育苗容器13浸在培养液的深度以及时育苗容器13脱离培养液,便于更好的培养植物幼苗15,为工作人员提供便利。通过通孔6可以不定时的对培养腔2内的空气进行更换,通过过滤网7可以有效除去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保证植物幼苗15正常生长且不会感染其他杂菌,保证对植物幼苗15鉴定时不会产生影响。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植物苗期抗病鉴定培养盘,包括培养盘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盘体(1)内部设有培养腔(2),所述培养腔(2)内设有放置板(3),所述放置板(3)上贯穿设有多个放置槽(14),多个所述放置槽(14)内均设有育苗容器(13),多个所述育苗容器(13)内均设有植物幼苗(15),所述培养腔(2)内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贯穿放置板(3)的侧壁并与其侧壁螺纹连接,所述升降机构贯穿培养盘体(1)的侧壁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培养盘体(1)的侧壁设有多个通孔(6),多个所述通孔(6)内均设有过滤网(7),所述培养盘体(1)的侧壁贯穿设有进料管(8),所述培养盘体(1)底部侧壁贯穿设有出料口(9)。

【技术特征摘要】
1.植物苗期抗病鉴定培养盘,包括培养盘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盘体(1)内部设有培养腔(2),所述培养腔(2)内设有放置板(3),所述放置板(3)上贯穿设有多个放置槽(14),多个所述放置槽(14)内均设有育苗容器(13),多个所述育苗容器(13)内均设有植物幼苗(15),所述培养腔(2)内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贯穿放置板(3)的侧壁并与其侧壁螺纹连接,所述升降机构贯穿培养盘体(1)的侧壁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培养盘体(1)的侧壁设有多个通孔(6),多个所述通孔(6)内均设有过滤网(7),所述培养盘体(1)的侧壁贯穿设有进料管(8),所述培养盘体(1)底部侧壁贯穿设有出料口(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苗期抗病鉴定培养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14)的形状为倒圆台型形状,且所述育苗容器(13)的底部均设有多个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苗期抗病鉴定培养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星魁曹玉平邹金涛
申请(专利权)人:任星魁曹玉平邹金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