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牵引式菠萝采摘田间运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85883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牵引式菠萝采摘田间运送装置,主要由后级输送机构、前级输送机构和拖车组成,所述后级输送机构,包括机架、主动辊、从动辊、托辊、托辊支撑板、输送带、托板、挡果板和液压马达,所述机架由两条长度一致,两端对齐,且背面相向的平行布置的槽钢构成,两条槽钢底面焊接有连接板,一端面焊接有长方形封板;所述连接板为长方形,跨接在两条槽钢之间,位于两条槽钢的一端,连接板一端部设有圆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菠萝地里采摘果实的过程中,快速高效地输送菠萝果实,以代替人工的搬运工作,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牵引式菠萝采摘田间运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业机械,特别涉及一种牵引式菠萝采摘田间运送装置。
技术介绍
菠萝是一种著名热带水果,我国种植面积约百万亩,主要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福建和台湾等省(区),其中广东及海南两省的种植面积达全国种植面积的84.05%,主要分布于平原地区,是当地人民重要的经济来源。菠萝采摘季节性较强,收获高峰期只有半个月左右。目前国内主要以人工采收为主。菠萝密植、植株高度70-80cm,叶片纵横交错穿插在一起,且叶缘带有芒剌,易剌伤人,以及菠萝果藏于叶片中,离地面高度40-50cm,都给菠萝的采收带来极大不便。菠萝亩产数量3000-4000个,重量约4吨。采收时,人手紧握果实顶部,将其向地面方向扭转掰断果柄,因为靠近果实那段果柄很脆,使果实与果柄分离,或一手抓住果实顶芽,一手用刀切断果柄,果实摘下后放到另一人担着的箩筐中集中,摘果相对容易、轻松,但将果实担到地头,难度和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力日益短缺和价格不断上涨,使得菠萝采收所用人力占到整个菠萝生产成本的40%,因此,生产上迫切需要菠萝机械化采收技术与装备,然而国内采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牵引式菠萝采摘田间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后级输送机构(1)、前级输送机构(7)和拖车(10)组成,所述后级输送机构(1),包括第一机架(5)、主动辊(21)、从动辊(22)、托辊(27)、托辊支撑板(28)、输送带(3)、托板(4)、挡果板(32)和液压马达(31),所述第一机架(5)由两条长度一致,两端对齐,且背面相向的平行布置的槽钢构成,两条槽钢底面焊接有第一连接板(2)、第三连接板(17),一端面焊接有长方形封板(12);所述第一连接板(2)为长方形,跨接在两条槽钢之间,位于两条槽钢的一端,第一连接板(2)一端部设有第一圆孔(38);所述第三连接板(17)位于两条槽钢的另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牵引式菠萝采摘田间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后级输送机构(1)、前级输送机构(7)和拖车(10)组成,所述后级输送机构(1),包括第一机架(5)、主动辊(21)、从动辊(22)、托辊(27)、托辊支撑板(28)、输送带(3)、托板(4)、挡果板(32)和液压马达(31),所述第一机架(5)由两条长度一致,两端对齐,且背面相向的平行布置的槽钢构成,两条槽钢底面焊接有第一连接板(2)、第三连接板(17),一端面焊接有长方形封板(12);所述第一连接板(2)为长方形,跨接在两条槽钢之间,位于两条槽钢的一端,第一连接板(2)一端部设有第一圆孔(38);所述第三连接板(17)位于两条槽钢的另一端,第三连接板(17)一端设有大圆孔,大圆孔与第一圆孔(38)在第一机架(5)的同侧,其中间插入套杯(16)并焊接为一体,另一端焊接有一块L形板(26),所述第三连接板(17)与L形板(26)设有直径相同且同心的圆孔;所述主动辊(21)、从动辊(22)两端部通过轴承、轴承座安装于第一机架(5)顶面,输送带(3)绕设于主、从动辊之间,主、动辊之间设置有3个托辊(27),其中2个托住输送带(3)朝上一面的内圆周,1个托住输送带(3)底部的外圆周;所述输送带(3)朝上一面的内圆周同时设置有托板(4),托板(4)底部焊接于机架两条槽钢的内侧,顶面贴住输送带(3);所述托辊(27)通过其两端轴头分别卡在托辊支撑板(28)的U型槽,托辊支撑板(28)分别拧紧于第一机架(5)两条槽钢的内侧;主动辊(21)通过连轴器(33)与液压马达(31)连接实现传动,液压马达(31)拧紧于L型板(34)的一端,L型板(34)的另一端焊接于第一机架(5)上,液压马达(31)通过输油管和回油管(23)与配套拖拉机的油泵连接;所述前级输送机构(7),包括第二机架(6)、主动辊(21)、从动辊(22)、托辊(27)、托辊支撑板(28)、输送带(3)、托板(4)、挡果板(32)和液压马达(31),所述前级输送机构(7)设有主动辊(21)、从动辊(22),通过其两端部的轴承、轴承座安装于第二机架(6)顶面,输送带(3)绕设于主、从动辊之间,主、动辊之间设置有3个托辊(27),其中2个托住输送带(3)朝上一面的内圆周,1个托住输送带(3)底部的外圆周;所述输送带(3)朝上一面的内圆周同时设置有托板(4)托住,托板(4)通过其支撑脚焊接于机架两条槽钢的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忠庆张园张劲邓干然李明福连文违何俊燕黄涛庄志凯李玲崔振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