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原野樱梅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785821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原野樱梅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高原季风气候的高原地区;在种植之前的4个月,将土地深耕翻土,深翻,采用生物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菌对土壤进行改良,使土壤的PH值在6.6‑7;设置喷淋管道,在相邻两排喷淋管道中间挖坑,在坑中填入基肥,覆上土;将经植物组培后20公分的野樱梅苗木栽种到坑中,覆上土,浇水固根,此后,半个月给野樱梅苗木喷淋一次,每次喷淋时间在早上且喷淋水至少渗至地底3厘米;在第一年花期时,给野樱梅苗木施加有机肥;第一年果实收成后,对野樱梅苗木进行剪枝并在旁埋入饼肥。采用本方法种植的野樱梅,成活率高,花青素含量大约是内地平原地区产出的野樱梅的8倍以上,同时提高野樱莓提取物的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原野樱梅的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种植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高原野樱梅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野樱莓俗称不老莓,集食用、药用、园林和生态等价值于一身,果实可以生吃,也能制作于酒、果酱、糖浆、果汁、茶、沙拉、啤酒、冰激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物和一些其他重要的多酚类物质,这些多酚类物质就具有对抗癌细胞的效果。野樱莓原产于北美湿树林和沼泽,后被引进至欧洲和东亚,上世纪九十年代,野樱莓被引入我国,并定植于辽西地区。目前,野樱莓在我国多个省份都有种植。但是,现有野樱莓均种植在丘陵平原地区,对于高原,譬如西藏地区,其气候恶劣,海拔在1000米多米至4000米以上,海拔跨度大,其种植相较内地平原不易成活。现有藏区人口和耕地集中在3000米左右的海拔高度,其经济发展极不均衡,对于贫困地区,扶贫是一件重要的事,野樱莓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现有野樱莓提取物价值几百至一千左右的价格,是扶贫的极好项目之一,故如何在人口集中地种植野樱莓是一件值得研究的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原野樱梅的种植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原野樱梅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选择高原季风气候的高原地区;B、在种植之前的4个月,将土地深耕翻土,深翻深度为10cm至20cm,采用55%-65%重量比的生物有机肥和35%-45%重量比的生物有机菌对土壤进行改良,使土壤的PH值在6.6-7;C、以相邻两排为1.8-2.2米的间距设置喷淋管道,在相邻两排喷淋管道中间以1.6-2.0m的间距挖坑,在坑中填入基肥,覆上一层土;将经植物组培后20公分的野樱梅苗木栽种到坑中,覆上土,浇水固根,此后,半个月给野樱梅苗木喷淋一次,每次喷淋时间在早上且喷淋水至少渗至地底3厘米;D、在第一年花期时,给野樱梅苗木施加有机肥;E、第一年果实收成后,对野樱梅苗木进行剪枝并在旁埋入饼肥。本方案的种植方法适用于在3000米左右的高原野樱梅种植,其对野樱梅的种植地进行了选择,并对野樱梅的种植技术进行研究,采用上述方法,其在第二年可开花结果,9月份可采收;5年进入丰产,丰产季亩产鲜果可达4000斤以上,一般收获年可长达50年。本方案对其种植地进行了选择,选择高原季风气候的高原地区,即海拔3000左右的地区,高原季风气候的高原地区对应地区早晚温差大,提高野樱莓果实花青素含量。高原季风气候地区天气干燥,采用喷淋方式对野樱梅进行浇灌,便于自动化控制,且每半个月喷淋一次,在早上喷淋,避免中午温度太高对根系造成破坏。种植之前对土壤进行改良,将其改良为弱酸性,在第一年花期时施加有机肥,在果实收成后施加饼肥,有效提高果实质量。高原地区譬如西藏地区的土壤与内地平原地区的土壤土质不同,在种植之前,需对其进行土壤改良,以满足野樱梅的生长需要,本方案采用生物有机肥、生物有机菌组合对土壤进行改良,以提高土壤的良性。采用植物组培后20公分的幼苗移植室外栽种,可避免野樱梅树移植高原后变异疯长,保持野樱梅树矮小的特征,可大大提高成活率,采用本方案种植的野樱梅树高在1米至1.5米之间,更适于高原种植。饼肥是油料的种子经榨油后剩下的残渣,含有大量的营养元素,粉饼为迟效性肥料,采用浅埋的方式,避免直接对野樱莓进行施肥,浅埋时饼肥可以先发酵腐熟,减小对根系的伤害,提高野樱莓的生长发育。采用本方法种植的野樱梅,成活率高,成活率可达98%以上,其产出的果实质量高,花青素含量大约是内地平原地区产出的野樱梅的7.8倍以上,同时提高野樱莓提取物的产量。作为优选,所述饼肥为豆饼、菜籽饼、花生饼。菜籽饼是油菜籽榨油后的副产品物,含有较高的蛋白质,氨基酸、磷和锰、锌、铜等微量元素,采用菜籽饼作为野樱莓的肥料,可大大提高野樱莓果实的座果率,提高果实品质,提高花青素含量。作为优选,所述基肥为混合基肥,包括以下成分及其重量比:牛粪40-50份、碳酸氢铵12-15份、微生物发酵菌液0.05-0.07份、植物秸秆碎料10份至20份、腐殖剂1-2份。基肥是野樱梅生长重要的保证,基肥采用混合基肥,采用上述配比的混合基肥,大大提高土壤的土质,提高野樱梅产量。作为优选,所述饼肥埋入的深度为5cm-10cm,距离野樱梅10cm至20厘米。野樱梅属于浅根系,水平根系发达,主根分布在30cm至40cm土层中,饼肥采用浅埋且有一定距离的方式,埋入过程中,即不会造成肥料充足烧根的情况,不会损伤主根系,也给饼肥发酵腐熟时间,提高野樱梅质量。作为优选,所述饼肥为发酵腐熟后的饼肥,发酵腐熟的方法为:按1:1的质量比将菜籽饼加入牲口粪中,喷水混合后起堆用膜封起来,待膜中有涨气时,将其旁埋在野樱梅苗木旁,每亩施肥量为120斤。饼肥可以直接使用,直接使用时需要距离主根有一定距离,经发酵腐熟后施用是最好的,对施肥的技术要求低,避免生物酸和生物热造成烧跟的问题,提高果树生长发育的品质。作为优选,采用生物菌对土壤进行改良,使土壤的PH值在6.6。野樱梅的种植土壤为偏酸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可抑制其疯长,使其更适于高原种植需求。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采用本方法种植的野樱梅,成活率高,成活率可达98%以上,其产出的果实质量高,花青素含量大约是内地平原地区产出的野樱梅的8倍以上,同时提高野樱莓提取物的产量。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一种高原野樱梅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选择高原季风气候的高原地区;B、在种植之前的4个月,将土地深耕翻土,深翻深度为10cm至20cm,以提高土壤疏松度,为后续野樱梅栽种后根系呼吸提供足够氧气,促进根系发展,采用55%-65%重量比的生物有机肥和35%-45%重量比的生物有机菌对土壤进行改良,使土壤的PH值在6.6-7;C、以相邻两排为1.8-2.2米的间距设置喷淋管道,在相邻两排喷淋管道中间以1.6-2.0m的间距挖坑,在坑中填入基肥,覆上一层土;将经植物组培后20公分的野樱梅苗木栽种到坑中,覆上土,浇水固根,此后,半个月给野樱梅苗木喷淋一次,每次喷淋时间在早上且喷淋水至少渗至地底3厘米;D、在第一年花期时,给野樱梅苗木施加有机肥;E、第一年果实收成后,对野樱梅苗木进行剪枝并在旁埋入饼肥。经过我们长期的对西藏气候、土质、睡着进行多次化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取得了上述高海拔即在3000米左右的野樱梅的种植方法。去年3月,在政府的支持下,本公司针对西藏海拔3000米左右的区域精选培植的试种从种培室带到八宿县。我们在西藏八宿县周边找了一块试验地,其海拔平均三千两百多米,采用上述方法栽种野樱梅10000株,其成活率高达99%,长势良好。野樱梅最大的特性就是日照时间长、日照量越足、昼夜温差越大,其苗木和果实的生长速度越快,果实越饱满,其花青素含量就越高。采用我们改良的上述方法,其果实质量高,相比于内地平原种植的野樱梅,其花青素至少是内地平原种植的7.8倍。实践证明,经过我们改良后的野樱梅这种高附加值经济林木,采取上述方法完全可以在西藏等高海拔的地区大面积推广,为农牧民脱贫和增收做出巨大贡献。在上述试验地中,对其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原野樱梅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选择高原季风气候的高原地区;B、在种植之前的4个月,将土地深耕翻土,深翻深度为10cm至20cm,采用55%‑65%重量比的生物有机肥和35%‑45%重量比的生物有机菌对土壤进行改良,使土壤的PH值在6.6‑7;C、以相邻两排为1.8‑2.2米的间距设置喷淋管道,在相邻两排喷淋管道中间以1.6‑2.0m的间距挖坑,在坑中填入基肥,覆上一层土;将经植物组培后20公分的野樱梅苗木栽种到坑中,覆上土,浇水固根,此后,半个月给野樱梅苗木喷淋一次,每次喷淋时间在早上且喷淋水至少渗至地底3厘米;D、在第一年花期时,给野樱梅苗木施加有机肥;E、第一年果实收成后,对野樱梅苗木进行剪枝并在旁埋入饼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原野樱梅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选择高原季风气候的高原地区;B、在种植之前的4个月,将土地深耕翻土,深翻深度为10cm至20cm,采用55%-65%重量比的生物有机肥和35%-45%重量比的生物有机菌对土壤进行改良,使土壤的PH值在6.6-7;C、以相邻两排为1.8-2.2米的间距设置喷淋管道,在相邻两排喷淋管道中间以1.6-2.0m的间距挖坑,在坑中填入基肥,覆上一层土;将经植物组培后20公分的野樱梅苗木栽种到坑中,覆上土,浇水固根,此后,半个月给野樱梅苗木喷淋一次,每次喷淋时间在早上且喷淋水至少渗至地底3厘米;D、在第一年花期时,给野樱梅苗木施加有机肥;E、第一年果实收成后,对野樱梅苗木进行剪枝并在旁埋入饼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野樱梅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饼肥为豆饼、菜籽饼、花生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野樱梅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肥为混合基肥,包括以下成分及其重量比:牛粪40-50份、碳酸氢铵12-15份、微生物发酵菌液0.05-0.07份、植物秸秆碎料10份至20份、腐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成林
申请(专利权)人:西藏柏果林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西藏,5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