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振型便携式音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85429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4 0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振型便携式音箱,包括前壳、凹槽、导线槽和卡块,所述前壳的左侧设置有后壳,所述后壳的右端外壁表面设置有凸块,所述凹槽设置于后壳的左端外壁表面,所述前壳的内部固定有底板,所述后壳的两侧表面内部均固定有过滤网板,所述后壳的外壁表面粘黏有防护软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通过前壳与后壳之间的结合,使得其组装成一个体积较小的音箱,从而为该音箱的携带提供了方便,进而提高了该音箱的灵活性能,且通过防护软垫产生的形变,可对该音箱受到的作用力进行缓冲,从而避免了该音箱由于不慎脱落至地面,导致其与地面之间产生碰撞,从而对该音箱的外壁表面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坏,故通过其的设置使得该音箱可对具有抗振功能进行满足。

A Portable Vibration-resistant Spea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振型便携式音箱
本技术涉及音箱
,具体为一种抗振型便携式音箱。
技术介绍
音箱指可将音频信号变换为声音的一种设备;通俗的讲就是指音箱主机箱体或低音炮箱体内自带功率放大器,对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后由音箱本身回放出声音,使其声音变大。现有的音箱由于不能对其进行抗振防护,从而导致该音箱受到外界力作用时,对其本身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且由于其不能对其产生的声音进行多方位的传播,从而对其的播音效果造成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抗振型便携式音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振型便携式音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音箱由于不能对其进行抗振防护,从而导致该音箱受到外界力作用时,对其本身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且由于其不能对其产生的声音进行多方位的传播,从而对其的播音效果造成影响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振型便携式音箱,包括前壳、凹槽、导线槽和卡块,所述前壳的左侧设置有后壳,且后壳与前壳之间连接有螺栓,所述后壳的右端外壁表面设置有凸块,所述凹槽设置于后壳的左端外壁表面,所述前壳的内部固定有底板,且底板的正面设置有电路板,所述后壳的两侧表面内部均固定有过滤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振型便携式音箱,包括前壳(1)、凹槽(5)、导线槽(13)和卡块(15),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1)的左侧设置有后壳(2),且后壳(2)与前壳(1)之间连接有螺栓(3),所述后壳(2)的右端外壁表面设置有凸块(4),所述凹槽(5)设置于后壳(2)的左端外壁表面,所述前壳(1)的内部固定有底板(6),且底板(6)的正面设置有电路板(7),所述后壳(2)的两侧表面内部均固定有过滤网板(8),且过滤网板(8)的内部设置有通孔(9),所述后壳(2)的外壁表面粘黏有防护软垫(10),所述过滤网板(8)的外侧四周设置有高分子干燥片(11),所述高分子干燥片(11)与后壳(2)之间为粘黏连接,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振型便携式音箱,包括前壳(1)、凹槽(5)、导线槽(13)和卡块(15),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1)的左侧设置有后壳(2),且后壳(2)与前壳(1)之间连接有螺栓(3),所述后壳(2)的右端外壁表面设置有凸块(4),所述凹槽(5)设置于后壳(2)的左端外壁表面,所述前壳(1)的内部固定有底板(6),且底板(6)的正面设置有电路板(7),所述后壳(2)的两侧表面内部均固定有过滤网板(8),且过滤网板(8)的内部设置有通孔(9),所述后壳(2)的外壁表面粘黏有防护软垫(10),所述过滤网板(8)的外侧四周设置有高分子干燥片(11),所述高分子干燥片(11)与后壳(2)之间为粘黏连接,所述前壳(1)的底端连接有底座(12),所述底座(12)与前壳(1)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导线槽(13)设置于电路板(7)的内部,且电路板(7)的背面粘黏有橡胶块(14),所述卡块(15)固定于橡胶块(14)与导线槽(13)之间,所述前壳(1)的底端内壁表面设置有栓孔(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知秋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微先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