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以及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8419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4 0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次电池以及电池模组。二次电池,其包括:壳体;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容纳于壳体内,电极组件包括主体部以及连接于主体部的极耳;顶盖片,顶盖片连接于壳体;电极端子,电极端子位于顶盖片的外侧,电极端子具有通孔;以及集流构件,连接于极耳和电极端子之间,集流构件包括延伸部,延伸部位于电极端子的内侧;其中,延伸部与电极端子焊接以形成环绕通孔的环形焊接部,环形焊接部穿透电极端子并延伸至延伸部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二次电池能够减小集流构件和电极端子焊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颗粒进入壳体内部的可能性,提升二次电池使用安全性。

Secondary batteries and battery modu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次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本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二次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二次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绿色环保等特点成为能源发展新趋势。二次电池主要包括壳体、电极组件、集流构件以及顶盖组件。其中,电极组件是由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隔离膜卷绕或堆叠而成,电极组件先与集流构件焊接,然后集流构件与顶盖组件的电极端子连接,之后再将电极组件装入铝壳,再经过注液、化成等工序形成二次电池。为保证集流构件与顶盖组件的电极端子有足够的过流面积,常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进行紧密连接,虽然能够保证二次电池的储能要求。然而,激光焊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金属颗粒,大的金属颗粒对电极组件的危害极大,进而影响二次电池的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二次电池以及电池模组。二次电池能够减小集流构件和电极端子焊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颗粒进入壳体内部的可能性,提升二次电池使用安全性。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二次电池,其包括:壳体;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容纳于壳体内,电极组件包括主体部以及连接于主体部的极耳;顶盖片,顶盖片连接于壳体;电极端子,电极端子位于顶盖片的外侧,电极端子具有通孔;以及集流构件,连接于极耳和电极端子之间,集流构件包括延伸部,延伸部位于电极端子的内侧;其中,延伸部与电极端子焊接以形成环绕通孔的环形焊接部,环形焊接部穿透电极端子并延伸至延伸部内。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电极端子的外表面设有凹部,通孔设于凹部的底壁,环形焊接部穿透凹部的底壁并延伸至延伸部内。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电极端子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第二金属层位于第一金属层的远离顶盖片的一侧,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的材质不同,第一金属层和延伸部的材质相同,凹部贯通第二金属层。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电极端子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第二金属层位于第一金属层的远离顶盖片的一侧,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的材质不同,通孔贯通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第一金属层与延伸部具有相同的材质,环形焊接部穿透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并延伸至延伸部内。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之间形成复合连接面,二次电池还包括连接构件,连接构件抵靠于第二金属层并且两者形成接触面,以将电极端子固定于顶盖片,接触面位于复合连接面的上方。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二次电池还包括用于封堵通孔的封堵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二次电池还包括与环形焊接部相连接的外侧焊接部,外侧焊接部形成封堵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延伸部与电极端子通过激光焊接连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集流构件还包括连接于延伸部的连接部,连接部位于顶盖片的内侧并与极耳直接连接,连接部为片状,连接部和极耳的材质相同。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二次电池包括顶盖片、设置于顶盖片外侧的电极端子和与电极端子对应设置并位于电极端子内侧的集流构件。电极端子和集流构件的延伸部通过焊接连接固定。由于焊接设备是从电极端子的外侧对电极端子和集流构件的延伸部执行焊接操作,因此能够减小集流构件和电极端子焊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颗粒进入壳体内部的可能性,提升二次电池使用安全性。另一个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多个如上述实施例的二次电池,多个二次电池沿同一方向并排设置;汇流排,汇流排用于连接两个二次电池,汇流排的一端与两个二次电池中的一个二次电池的电极端子连接固定,另一端与另一个二次电池的电极端子连接固定。附图说明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3中B处放大图;图8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再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标记说明:10、二次电池;20、壳体;30、电极组件;301、主体部;302、极耳;40、顶盖片;50、电极端子;50a、通孔;50b、凹部;500、封堵部;501、第一金属层;502、第二金属层;503、复合连接面;60、集流构件;601、延伸部;602、连接部;70、环形焊接部;71、外侧焊接部;80、连接构件;80a、接触面;90、电池模组;901、汇流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技术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即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图1至图9对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组90以及二次电池10进行详细描述。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模组90,其包括:多个如上述实施例的二次电池10以及用于连接两个二次电池10的汇流排901。多个二次电池10沿同一方向并排设置。汇流排901的一端与两个二次电池10中的一个二次电池10连接固定,另一端与另一个二次电池10连接固定。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组90,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二次电池10。由于上述实施例的二次电池10自身安全性能好,因此提升本实施例的电池模组90的使用过程安全性和可靠性。参见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二次电池10包括壳体20、设置于壳体20内的电极组件30以及与壳体20密封连接的顶盖组件。本实施例的壳体20可具有六面体形状或其他形状。壳体20具有容纳电极组件30和电解液的内部空间。壳体20可以由例如铝、铝合金或塑料等材料制造。参见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极组件30可通过将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隔板一同堆叠或者卷绕而形成主体部301,其中,隔板是介于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的绝缘体。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以第一极片为正极片,第二极片为负极片进行说明。同样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极片还可以为负极片,而第二极片为正极片。另外,正极活性物质被涂覆在正极片的涂覆区上,而负极活性物质被涂覆到负极片的涂覆区上。从主体部301延伸出的未涂覆区则作为极耳302,电极组件30包括两个极耳302,即正极耳和负极耳,正极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容纳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极组件包括主体部以及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极耳;顶盖片,所述顶盖片连接于所述壳体;电极端子,所述电极端子位于所述顶盖片的外侧,所述电极端子具有通孔;以及集流构件,连接于所述极耳和所述电极端子之间,所述集流构件包括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电极端子的内侧;其中,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电极端子焊接以形成环绕所述通孔的环形焊接部,所述环形焊接部穿透所述电极端子并延伸至所述延伸部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容纳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极组件包括主体部以及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极耳;顶盖片,所述顶盖片连接于所述壳体;电极端子,所述电极端子位于所述顶盖片的外侧,所述电极端子具有通孔;以及集流构件,连接于所述极耳和所述电极端子之间,所述集流构件包括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电极端子的内侧;其中,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电极端子焊接以形成环绕所述通孔的环形焊接部,所述环形焊接部穿透所述电极端子并延伸至所述延伸部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端子的外表面设有凹部,所述通孔设于所述凹部的底壁,所述环形焊接部穿透所述凹部的所述底壁并延伸至所述延伸部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端子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远离所述顶盖片的一侧,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的材质不同,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延伸部的材质相同,所述凹部贯通所述第二金属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端子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远离所述顶盖片的一侧,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的材质不同,所述通孔贯通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延伸部具有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喆白清林温裕乾江青元王衍滨阳超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