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重防火控制电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8382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4 0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重防火控制电缆结构。该电缆结构包括具有导体和包覆所述导体的绝缘层的多根绝缘线芯,以及包覆多根绝缘线芯的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包带、屏蔽编织层、外护套、防火编织层;所述的多根绝缘线芯及绝缘线芯与包带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有无尘岩棉绳,所述的防火编织层包括由无尘岩棉绳编织形成第一防火层和第二防火层。该电缆最外层的双层防火层采用双层编织无尘岩棉绳的结构形式与填充无尘岩棉绳并用,具有更好的防火效果;双层防火层中设置的发泡酚醛树脂层进一步增加了该电缆的防火性能及保温隔热性能,防水、防水蒸汽、防氧化、抗老化等优良性能,具有质量轻、高效防火隔热的优良性能。

A Double Fire Control Cabl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重防火控制电缆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缆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双重防火控制电缆结构。
技术介绍
控制电缆是工矿企业、能源交通部门等常用的电缆,因此在使用过程中经常用于地面、多条电缆同时平行放置或交叉放置的情况,在该使用情况下对于控制电缆散热、尤其是防火性能具有很严格的要求。防火性能是电力行业对所用电缆的基本要求,目前常用的电缆均具备要求的防火性能,但是防火性能仍然不足,且防火材料的使用明显增加了电缆的质量,给电缆的运输、安装等带来较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电缆的防火性能有待提高,为了提高电缆的防火性能增加的电缆的质量,给电缆的运输、安装等带来较大的不便,耗费人力物力;现有电缆的防水、防水蒸汽、防老化等性能不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重防火控制电缆结构。该电缆通过轻质材料使其具备双重防火性能,且具有很好的保温隔热防火性能,能够很好的防止附近电缆散射热量对其造成的影响,进一步增加了其防火性能。该电缆具有优良的导电、防火性能,不易燃烧、载流量大,使用温度等级高、屏蔽性能好等优点。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双重防火控制电缆结构,该控制电缆结构包括:具有导体和包覆所述导体的绝缘层的绝缘线芯,以及包覆绝缘线芯的保护层,所述的绝缘线芯有多根;所述的保护层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包带、屏蔽编织层、外护套、防火编织层;所述的多根绝缘线芯及绝缘线芯与包带之间的间隙内设有填充层,填充层填充无尘岩棉绳,所述的防火编织层为由无尘岩棉绳编织形成的防火层。进一步的,所述导体为由无氧软铜丝绞合成的软铜导体。进一步的,所述的绝缘层为在导体上挤包的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进一步的,所述的包带为围绕多根线芯外的重叠绕包双层聚酯带(耐高温高绝缘电阻非吸湿性聚酯带绕包而成)。进一步的,所述的屏蔽编织层为编织密度为85%的无氧铜丝形成屏蔽层。进一步的,所述的外护套为屏蔽编织层外挤包的热塑性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进一步的,所述的防火编织层包括第一防火层与第二防火层,所述的第一防火层及第二防火层均由纵横交错的无尘岩棉绳经线与无尘岩棉绳纬线编织而成;优选的,第一防火层及第二防火层的编织密度均不小于90%;更有选的,所述第二防火层的编织密度不小于95%。一种双重防火控制电缆结构,该控制电缆结构包括:具有导体和包覆所述导体的绝缘层的绝缘线芯,以及包覆绝缘线芯的保护层,所述的绝缘线芯有多根;所述的保护层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包带、屏蔽编织层、外护套、防火编织层;所述的多根绝缘线芯及绝缘线芯与包带之间的间隙内设有填充层,填充层填充无尘岩棉绳,所述的防火编织层包括由无尘岩棉绳编织形成的第一防火层、第二防火层以及设置在第一防火层和第二防火层中间的保温隔热防火层。进一步的,所述导体为由无氧软铜丝绞合成的软铜导体。进一步的,所述的绝缘层为在导体上挤包的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进一步的,所述的包带为围绕多根线芯外的重叠绕包双层聚酯带(耐高温高绝缘电阻非吸湿性聚酯带绕包而成)。进一步的,所述的屏蔽编织层为编织密度为85%的无氧铜丝形成屏蔽层。进一步的,所述的外护套为屏蔽编织层外挤包的热塑性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进一步的,所述的保温隔热防火层为酚醛树脂层。进一步的,该保温隔热防火层的厚度为1.2~1.5mm。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防火层及第二防火层均由纵横交错的无尘岩棉绳经线与无尘岩棉绳纬线编织而成;优选的,每层的编织密度均不小于90%;更有选的,所述第二防火层的编织密度不小于95%。上述控制电缆的每层的厚度均根据电缆的规格大小进行变化。本技术具有以下积极有益效果1、本技术所述的电缆中,绝缘层采用辐照交联聚乙烯,在经电子束辐照交联后,绝缘耐寒、老化、抗拉等机械性能和载流量及短路温度等电气性能提高。电缆的长期运行温度可以提高到105℃、125℃、135℃,甚至150℃。提高了使用温度等级,增大了额定载流量。屏蔽层采用编织屏蔽,编织密度高达85%,屏蔽抑制系数优,抗外界效果好,信号失真小,保证信号传输优质性。2、该电缆最外层的双层防火层采用双层编织无尘岩棉绳的结构形式与填充无尘岩棉绳并用,具有更好的防火效果,且没有防火效果更好,该结构采用填充无尘岩棉绳防火材料和编织无尘岩棉绳外护套,防火性能更优;其中由无尘岩棉绳编织形成的双层防火层中设置的发泡酚醛树脂层进一步增加了该电缆的防火性能,且具有很好的保温隔热性能,能够高效的防止周围电缆外散的热量对该电缆造成的影响,避免了多根电缆相近使用时相互之间散射的热量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增加了电缆的防火性能;该树脂还具有很好的防水、防水蒸汽、防氧化、抗老化等优良性能,对电缆形成高效保护层,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无尘岩棉绳及酚醛树脂发泡层质量轻、隔热防火性能好,在增加隔热防火性等性能的同时减轻了电缆的质量。因此,能够安全广泛的用于高温环境及人口密集场合电气仪表装备连接等,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双重防火控制电缆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双重防火控制电缆防火编织层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双重防火控制电缆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3双重防火控制电缆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3双重防火控制电缆防火编织层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4双重防火控制电缆的剖面示意图;图中符号表示的意义为:100为导体,200为包覆导体的绝缘层,300为包带,400为屏蔽编织层,500为外护套,600表示防火编织层,700表示填充层;601表示防火编织层的第一防火层,602表示防火编织层的第一防火层,603表示酚醛树脂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但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一种双重防火控制电缆结构,如图1、图2所示,该控制电缆结构包括:具有导体100和包覆所述导体的绝缘层200的绝缘线芯,共有7根绝缘线芯,围绕7根绝缘线芯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包带300、屏蔽编织层400、外护套500、防火编织层600;所述的多根绝缘线芯及绝缘线芯与包带之间的间隙内设有填充层700,填充层填充无尘岩棉绳,所述的防火编织层为由无尘岩棉绳编织形成的防火层306;所述的防火编织层包括由纵横交错的无尘岩棉绳经线与无尘岩棉绳纬线编织形成的第一防火层601和第二防火层602;第一防火层的编织密度不小于90%,第二防火层的编织密度不小于95%。进一步的,所述导体为由无氧软铜丝绞合成的软铜导体;导体层表面应光洁、无毛刺。进一步的,所述的绝缘层为在导体上挤包的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进一步的,所述的包带为围绕多根线芯外的重叠绕包双层聚酯带;耐高温高绝缘电阻非吸湿性聚酯带绕包而成,绕包无褶皱和漏包。进一步的,所述的屏蔽编织层为编织密度为85%的无氧铜丝形成屏蔽层;编织无洞疤毛刺。进一步的,所述的外护套为屏蔽编织层外挤包的热塑性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护套表面应光滑。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同之处不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电缆包括有3根绝缘线芯,如图3所示。实施例3一种双重防火控制电缆结构,如图4、图5所示,该控制电缆结构包括:具有导体100和包覆所述导体的绝缘层200的绝缘线芯,共有7根绝缘线芯,围绕7根绝缘线芯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包带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重防火控制电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电缆结构包括:具有导体(100)和包覆所述导体的绝缘层(200)的绝缘线芯,以及包覆绝缘线芯的保护层,所述的绝缘线芯有多根;所述的保护层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包带(300)、屏蔽编织层(400)、外护套(500)、防火编织层(600);所述的多根绝缘线芯及绝缘线芯与包带之间的间隙内设有填充层(700),填充层填充无尘岩棉绳,所述的防火编织层(600)为由无尘岩棉绳编织形成的防火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重防火控制电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电缆结构包括:具有导体(100)和包覆所述导体的绝缘层(200)的绝缘线芯,以及包覆绝缘线芯的保护层,所述的绝缘线芯有多根;所述的保护层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包带(300)、屏蔽编织层(400)、外护套(500)、防火编织层(600);所述的多根绝缘线芯及绝缘线芯与包带之间的间隙内设有填充层(700),填充层填充无尘岩棉绳,所述的防火编织层(600)为由无尘岩棉绳编织形成的防火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防火控制电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100)为由无氧软铜丝绞合成的软铜导体;所述的绝缘层(200)为在导体上挤包的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防火控制电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带(300)为围绕多根线芯外的重叠绕包双层聚酯带;所述的屏蔽编织层(400)为编织密度为85%的无氧铜丝形成屏蔽层;所述的外护套(500)为屏蔽编织层外挤包的热塑性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防火控制电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火编织层(600)包括第一防火层(601)与第二防火层(602),所述的第一防火层及第二防火层均由纵横交错的无尘岩棉绳经线与无尘岩棉绳纬线编织而成;第一防火层及第二防火层的编织密度均不小于90%。5.一种双重防火控制电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电缆结构包括:具有导体(100)和包覆所述导体的绝缘层(200)的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保磊
申请(专利权)人:人民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