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一波专利>正文

一种灯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8370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4 0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灯箱,属于广告牌领域,包括灯源、表面开有用于容置所述灯源的透光槽的箱体、以及用于将所述箱体固定在安装位置的安装架,所述灯源包括背对设置的两个发光体,所述灯源与安装架之间设有用于反射所述发光体发出的光以进行光补强的W型反光罩。其中,所述背对设置的两个发光体包括光源朝向安装架的第一发光体和光源背向安装架的第二发光体,所述第一发光体和安装架之间设有用于将第一发光体发出的光聚光后再反射以弥补第二发光体发光死角的W型反光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W型反光罩以及背对设置的两个发光体可以有效提高箱体的亮度。

A lamp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灯箱
本技术属于广告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灯箱。
技术介绍
为了实现在夜间显示的功能,现有的广告牌基本都选用灯箱来制作,最开始的灯箱基本都是灯管内置灯箱,这种内置光源的灯箱的散热性通常不是很好并且不方便维修,为了提高散热效果和维修的便捷性,市面上出现了灯管外置的灯箱,如现有技术(CN202532283U)公开的一种灯箱,包括箱体和安装架,所述箱体的背板上设有放置灯管的透光凹槽,与所述凹槽相对设置有反光灯罩,所述反光灯罩位于所述安装架和凹槽之间,所述反光灯罩和所述凹槽之间的间隙通过防尘胶条遮挡。这种灯管外置的灯箱虽然解决了散热的问题,但是由于灯管位置距离灯箱正面较远,导致灯箱的照明效果较差,虽然该现有技术通过设置反光罩和防尘胶条来增加照明度,但是其灯箱亮度的提高效果并不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提高箱体亮度的灯箱。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灯箱,包括灯源、表面开有用于容置所述灯源的透光槽的箱体、以及用于将所述箱体固定在安装位置的安装架,所述灯源包括背对设置的两个发光体,所述灯源与安装架之间设有用于反射所述发光体发出的光以进行光补强的W型反光罩。其中,所述背对设置的两个发光体包括光源朝向安装架的第一发光体和光源背向安装架的第二发光体,所述第一发光体和安装架之间设有用于将第一发光体发出的光聚光后再反射以弥补第二发光体发光死角的W型反光罩。优选地,所述第一发光体和第二发光体的发光面为平面、弧面或V型面。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发光体的发光面为V型面,所述第二发光体的发光面为弧面。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发光体和W型反光罩均容置在所述透光槽内。其中,所述W型反光罩与透光槽可拆卸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W型反光罩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两个所述发光体均固定在所述W型反光罩内。其中,所述W型反光罩的两端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发光体的挡板,所述挡板具有与透光槽相匹配的形状和大小。优选地,两个所述发光体通过连接架固定,两个所述发光体分设在连接架的两侧。其中,所述箱体的上端与安装架的上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箱体的下端与安装架的下端可拆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效果:1、本技术的灯源采用光源朝向安装架的第一发光体和光源背向安装架的第二发光体,第一发光体和安装架之间设有用于将第一发光体发出的光聚光后再反射以弥补第二发光体发光死角的W型反光罩,这样可以提高灯箱整体的亮度;2、本技术的灯源和W型反光罩可以设在透光槽内也可以设在安装架上,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适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灯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灯箱的左视图;图5为图4中W型反光罩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描述所用的方位词是以本技术在使用时的状态进行描述的。一种灯箱,如图1和2所示,包括灯源、箱体1以及安装架2,所述箱体1的背面开有用于容置所述灯源的透光槽3。如图3所示,所述灯源包括背对设置的光源朝向安装架2的第一发光体401和光源背向安装架2的第二发光体402,所述第一发光体401和第二发光体402可以是灯管或灯板,但并不局限于此,当第一发光体401和第二发光体402为灯管时,其发光面为弧面,当第一发光体401和第二发光体402为灯板时,其发光面为平面。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光体401的纵截面为三角形,即第一发光体401的发光面为V型面,所述第二发光体402为发光面为弧面的灯管。所述第一发光体401与安装架2之间设有用于将第一发光体401发出的光聚光后再反射以弥补第二发光体402发光死角的W型反光罩5,所述第一发光体401V型发光面的尖端处正对W型反光罩5的中轴线。第二发光体402的光源朝向箱体1的前面,但是箱体1上端和下端处会存在光照死角,导致整个箱体1的亮度不佳,因此在第一发光体401背面设置光源朝向安装架2的第一发光体401,第一发光体401发出的光经W型反光罩5聚光后再发射出去,光线刚好反射到箱体1的上下端,以弥补第二发光体402的发光死角,第一发光体401的发光面选择V型面,更有利于第一发光体401的光源聚集在W型反光面5上,在实际应用中,所述W型反光罩5的弧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虽然目前存在可360度发光的灯源,但是在广告牌灯箱领域,这种灯源并不适用,由于其功率大导致热量较高,不利于散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光体401、第二发光体402和W型反光罩5均容置在所述透光槽3内,这样就不需要在安装架2上设置专门的灯源安装部,而且不用专门匹配透光槽3和灯源安装部的位置,以使第一发光体401、第二发光体402和W型反光罩5正好对准透光槽3,安装方便。具体的,所述第一发光体401和第二发光体402通过连接架403固定,所述第一发光体401和第二发光体402分设在连接架403的两侧,所述连接架403可以通过螺丝固定在透光槽3的上下侧壁上,如图3所示,也可以在透光槽3的上下侧壁上分别设置插槽301,将连接架403的上下两端分别插设在各自端的插槽301内。另外,为了方便检修,所述W型反光罩5与透光槽3可拆卸连接,具体的,可以通过螺丝固定,锁扣连接方式实现可拆卸。为了在不需要拆除W型反光罩5的情况下对灯源进行检修,如图4所示,所述W型反光罩5也可以固定在所述安装架2上,所述第一发光体401和第二发光体402均固定在所述W型反光罩5内,此时,如图5所示,所述W型反光罩5的两端均设有挡板501,所述挡板501具有与透光槽3相匹配的形状和大小,如图4所示,将固定安装有第一发光体401和第二发光体402的连接架403安装在两个挡板501之间,所述第一发光体401V型发光面的尖端处可以与W型反光罩5的中轴线接触,也可以距离W型反光罩5的中轴线一定距离设置,使用时,所述第一发光体401、第二发光体402、W型反光罩5以及挡板501均能够容置在所述透光槽3内。另外,为了检修时不需要将箱体1卸下,所述箱体1的上端与安装架2的上端可转动连接,所述可转动连接可以通过铰链、转轴或者挂钩实现,为了保证箱体1的稳定性,所述箱体1的下端与安装架2的下端通过螺丝、锁扣等可拆卸方式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安装架2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只要能够将箱体1固定在墙面的结构均可。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灯箱,包括灯源、表面开有用于容置所述灯源的透光槽(3)的箱体(1)、以及用于将所述箱体(1)固定在安装位置的安装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源包括背对设置的两个发光体,所述灯源与安装架(2)之间设有用于反射所述发光体发出的光以进行光补强的W型反光罩(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灯箱,包括灯源、表面开有用于容置所述灯源的透光槽(3)的箱体(1)、以及用于将所述箱体(1)固定在安装位置的安装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源包括背对设置的两个发光体,所述灯源与安装架(2)之间设有用于反射所述发光体发出的光以进行光补强的W型反光罩(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对设置的两个发光体包括光源朝向安装架(2)的第一发光体(401)和光源背向安装架(2)的第二发光体(402),所述第一发光体(401)和安装架(2)之间设有用于将第一发光体(401)发出的光聚光后再反射以弥补第二发光体(402)发光死角的W型反光罩(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体(401)和第二发光体(402)的发光面为平面、弧面或V型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体(401)的发光面为V型面,所述第二发光体(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一波
申请(专利权)人:吕一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