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屋地源热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78008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4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木屋地源热泵系统,包括具有屋顶和屋檐的木屋主体、太阳能板、风力发电装置、地源热泵机组,还包括设于木屋主体内的风机,设于所述木屋主体地底的地下室,设于地下室外底部的U型换热管,设于屋顶的蓄电池,设于屋顶与所述蓄电池相连的太阳能逆变器;所述地源热泵机组设于所述地下室内,所述U型换热管与所述地源热泵机组相连;所述蓄电池通过电线与所述地源热泵机组相连;所述风机通过风机管道与所述地源热泵机组相连;所述太阳能板铺于所述木屋主体屋顶;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太阳能逆变器相连;所述风力发电装置与所述蓄电池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了地源热泵、太阳能、风能,生态环保的同时解决了木屋的供冷、供热的问题。

A Wooden Roof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屋地源热泵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源热泵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木屋地源热泵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资源的不断枯竭,人们致力追求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地源热泵技术属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由于地源热泵是利用了地球表面浅层地热资源(通常小于400米深)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空调系统。地表浅层地热资源可以称之为地能,是指地表土壤、地下水或河流、湖泊中吸收太阳能、地热能而蕴藏的低温位热能。这种储存于地表浅层近乎无限的可再生能源,使得地能也成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一种形式。除此之外,风能、太阳能也是绿色清洁能源。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其所居住的建筑也越发的多样化,其中木屋因冬暖夏凉、抗潮保湿、透气性强,外形美观等特性受到很多人的喜欢;如何利用地源热泵、太阳能、风能对木屋提供更加环保的供热或供冷,体现生态理念,是相关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屋地源热泵系统,利用地源热泵、太阳能、风能解决木屋的供冷、供热的技术问题,生态环保。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木屋地源热泵系统,包括具有屋顶和屋檐的木屋主体、太阳能板、风力发电装置、地源热泵机组,还包括设于所述木屋主体内的风机,设于所述木屋主体地底的地下室,设于所述地下室外底部的U型换热管,设于屋顶的蓄电池,设于屋顶与所述蓄电池相连的太阳能逆变器;所述地源热泵机组设于所述地下室内,所述U型换热管与所述地源热泵机组相连,以所述U型换热管与地表浅层地热资源换热实现对木屋主体的冷热供应;所述蓄电池通过电线与所述地源热泵机组相连,以提供所述地源热泵机组电源动力;所述风机通过风机管道与所述地源热泵机组相连;所述太阳能板铺于所述木屋主体屋顶;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太阳能逆变器相连;所述风力发电装置与所述蓄电池相连。进一步地,所述风力发电装置设于所述木屋主体一端房檐。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屋顶之间铺有隔温板。进一步地,所述风机设有用于控制所述风机管道开闭的次电磁阀。进一步地,所述地源热泵机组设有用与控制所述风机管道开闭的主电磁阀。进一步地,所述木屋主体每间房屋内均设有与风机管道相连的风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屋顶设置的太阳能板和风力发电装置解决了地源热泵系统所需的电力问题,同时也可以将生活电源接入蓄电池,节约生活用电,体现生态环保理念。(2)本技术通过在木屋主体地底设置地下室,解决了地源热泵机组的安置问题,在没用减少木屋的使用面积的同时节约了占地面积,同时将地源热泵机组设置在地底的地下室也避免了外部环境的对地源热泵机组的影响,提高了其使用寿命。(3)本技术通过在木屋主体每间房屋设置与地源热泵机组相连的风机解决了木屋的供热供冷问题,由于地表浅层地热资源冬季为12-22℃,温度比环境空气温度高;夏季为18-32℃,温度比环境空气温度高,通过U型换热管与地表浅层地热资源实现热量交换,再通过地源热泵机组和风机将冷/热风输送到各个房间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4)本技术通过在地源热泵机组设置主电磁阀和在风机设置次电磁阀,为特殊情况发生提供便利,便于对地源热泵系统进行后续维修。(5)本技术通过在太阳能板与所述屋顶之间铺设隔温板,防止了因太阳能板或外界温度过高使得木屋气温过高的情况发生,对木屋气温的维持有积极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工作流程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木屋主体,2-太阳能板,3-风力发电装置,4-地源热泵机组,5-风机,6-地下室,7-U型换热管,8-蓄电池,9-太阳能逆变器,10-隔温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木屋地源热泵系统,包括具有屋顶和屋檐的木屋主体1、太阳能板2、风力发电装置3、地源热泵机组4,还包括设于所述木屋主体1内的风机5,设于所述木屋主体1地底的地下室6,设于所述地下室6外底部的U型换热管7,设于屋顶的蓄电池8,设于屋顶与所述蓄电池8相连的太阳能逆变器9;所述地源热泵机组4设于所述地下室6内,所述U型换热管7与所述地源热泵机组4相连,以所述U型换热管7与地表浅层地热资源换热实现对木屋主体的冷热供应;所述蓄电池8通过电线与所述地源热泵机组4相连,以提供所述地源热泵机组4电源动力;所述风机5通过风机管道与所述地源热泵机组4相连;所述太阳能板2铺于所述木屋主体1屋顶;所述太阳能板2与所述太阳能逆变器9相连;所述风力发电装置3与所述蓄电池8相连。所述风力发电装置3设于所述木屋主体1一端房檐。所述太阳能板2与所述屋顶之间铺有隔温板10。所述风机5设有用于控制所述风机管道开闭的次电磁阀。所述地源热泵机组4设有用与控制所述风机管道开闭的主电磁阀。所述木屋主体1每间房屋内均设有与风机管道相连的风机5。在具体的使用安装使用时,在建造木屋前,先打井将U型换热管设于地底,再逐步设置地源热泵机组、木屋、太阳能板、风力发电装置、风机等,如图2所示,U型换热管与地表浅层地热资源交换热能,太阳能板和风力发电装置为地源热泵机组提供电力,在通过风机将冷/热风输送到各个房间,实现对木屋的冷/热供应。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有效地解决了木屋的供冷、供热的技术问题,利用地源热泵、太阳能、风能提供所需能量,生态环保。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技术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做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技术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木屋地源热泵系统,包括具有屋顶和屋檐的木屋主体(1)、太阳能板(2)、风力发电装置(3)、地源热泵机组(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木屋主体(1)内的风机(5),设于所述木屋主体(1)地底的地下室(6),设于所述地下室(6)外底部的U型换热管(7),设于屋顶的蓄电池(8),设于屋顶与所述蓄电池(8)相连的太阳能逆变器(9);所述地源热泵机组(4)设于所述地下室(6)内,所述U型换热管(7)与所述地源热泵机组(4)相连,以所述U型换热管(7)与地表浅层地热资源换热实现对木屋主体的冷热供应;所述蓄电池(8)通过电线与所述地源热泵机组(4)相连,以提供所述地源热泵机组(4)电源动力;所述风机(5)通过风机管道与所述地源热泵机组(4)相连;所述太阳能板(2)铺于所述木屋主体(1)屋顶;所述太阳能板(2)与所述太阳能逆变器(9)相连;所述风力发电装置(3)与所述蓄电池(8)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屋地源热泵系统,包括具有屋顶和屋檐的木屋主体(1)、太阳能板(2)、风力发电装置(3)、地源热泵机组(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木屋主体(1)内的风机(5),设于所述木屋主体(1)地底的地下室(6),设于所述地下室(6)外底部的U型换热管(7),设于屋顶的蓄电池(8),设于屋顶与所述蓄电池(8)相连的太阳能逆变器(9);所述地源热泵机组(4)设于所述地下室(6)内,所述U型换热管(7)与所述地源热泵机组(4)相连,以所述U型换热管(7)与地表浅层地热资源换热实现对木屋主体的冷热供应;所述蓄电池(8)通过电线与所述地源热泵机组(4)相连,以提供所述地源热泵机组(4)电源动力;所述风机(5)通过风机管道与所述地源热泵机组(4)相连;所述太阳能板(2)铺于所述木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满洲里凯润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