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路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7864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路支撑装置,属于工程检修技术领域。所述管路支撑装置,包括:2个固定卡瓦、2个连接筒、至少4个连接件、至少2个固定件、2个支撑杆和2个承压板;2个固定卡瓦包括第一固定卡瓦和第二固定卡瓦;至少4个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2个连接筒包括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至少2个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2个承压板包括第一承压板和第二承压板。通过设计包含有固定卡瓦、连接筒、支撑杆和承压板的管路支撑装置,实现对管路的支撑保护作用,无需专人扶持管路,不仅减少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同时降低了安全风险。

Pipeline suppor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路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程检修
,特别涉及一种管路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在油田开发和油气集输的过程中,有时需要临时安装管路或者改造管路。在临时安装或者改造过程中,易发生流程倾倒现象,因此,通常需要工作人员扶持管路,或者使用吊装设备吊持管路和专用的支撑装置支撑管路,以避免流程倾倒。目前使用的吊装设备和专用支撑装置,一般适用于大空间大作业施工,劳动强度大,物力消耗大。对于小空间作业,却没有合适的支撑装置,主要采用工作人员扶持管路。上述相关技术中,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且操作安全风险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路支撑装置,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劳动强度大和操作安全风险大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路支撑装置,所述管路支撑装置包括:2个固定卡瓦、2个连接筒、至少4个连接件、至少2个固定件、2个支撑杆和2个承压板;其中,所述2个固定卡瓦包括第一固定卡瓦和第二固定卡瓦,所述至少4个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所述第一固定卡瓦和所述第二固定卡瓦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相连,形成一圆柱形空腔;所述2个连接筒包括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所述第一连接筒的第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卡瓦的背侧,所述第二连接筒的第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卡瓦的背侧,所述第一连接筒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一固定卡瓦所在平面垂直,所述第二连接筒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二固定卡瓦所在平面垂直;所述至少2个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2个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一连接筒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二连接筒的第二端相连;所述2个承压板包括第一承压板和第二承压板,所述第一承压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承压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可选地,所述2个固定卡瓦具有相同规格。可选地,所述2个连接筒具有相同规格。可选地,所述连接筒的轴线与所述支撑杆和所述连接筒相连一端的轴线重合。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为连接螺栓。可选地,所述至少4个连接件互为对称件。可选地,所述固定件为定位销。可选地,所述支撑杆内置有套管。可选地,所述承压板上设置有耳板,所述耳板通过销轴与所述支撑杆连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可以包括:通过设计包含有固定卡瓦、连接筒、支撑杆和承压板的管路支撑装置,实现对管路的支撑保护作用,无需专人扶持管路,不仅减少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同时降低了安全风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管路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例性示出了管路支撑装置的一种安装方式;图3示例性示出了管路支撑装置的另一种安装方式。图4示例性示出了承压板和支撑杆的一种安装方式。附图标记如下:1:第一固定卡瓦;2:第二固定卡瓦;3:第一连接筒;4:第二连接筒;5:第一连接件;6:第二连接件;7:第三连接件;8:第四连接件;9:第一固定件;10:第二固定件;11:第一支撑杆;12:第二支撑杆;13:第一承压板;14:第二承压板;15:第一耳板;16:第二耳板;17:第三耳板;18:第四耳板;19:第一固定头;20:第二固定头;21:第一销轴;22:第二销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管路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管路支撑装置可以包括:2个固定卡瓦、2个连接筒、4个连接件、2个固定件、2个支撑杆和2个承压板。如图1所示,上述2个固定卡瓦可以包括第一固定卡瓦1和第二固定卡瓦2,上述固定卡瓦可以是圆弧形卡瓦。可选地,第一固定卡瓦1和第二固定卡瓦2具有相同的规格。如图1所示,上述4个连接件可以包括第一连接件5、第二连接件6、第三连接件7和第四连接件8。可选地,上述4个连接件为对称件。上述第一固定卡瓦1和第二固定卡瓦2通过第一连接件5、第二连接件6、第三连接件7和第四连接件8相连,形成一圆柱形空腔。在使用过程中,固定卡瓦1和固定卡瓦2通过上述四个连接件,夹持固定在管线上,该管线位于上述圆柱形空腔中。如图2所示,其示例性示出了管路支撑装置的一种安装方式,上述两个固定卡瓦横向夹持固定在管线上。如图3所示,其示例性示出了管路支撑装置的另一种安装方式,上述两个固定卡瓦纵向夹持固定在管线上。可选地,上述连接件为连接螺栓。上述固定卡瓦的四个角上各自形成有螺栓孔,连接螺栓通过螺栓孔使得两个固定卡瓦连接。可选地,上述圆柱形空腔的轴线与管线的轴线重合,圆柱形空腔的内径与管线的外径相适配。如图1所示,上述2个连接筒可以包括第一连接筒3和第二连接筒4,第一连接筒3的第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卡瓦1的背侧,第二连接筒3的第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二固定卡瓦2的背侧,第一连接筒3的中轴线与第一固定卡瓦1所在平面垂直,第二连接筒4的中轴线与第二固定卡瓦2所在平面垂直。可选地,上述2个连接筒具有相同规格。可选地,连接筒采用焊接的方式与固定卡瓦的弧面背侧相接。可选地,第一连接筒3和第二连接筒4的位置对称。如图1所示,上述2个固定件可以包括第一固定件9和第二固定件10。可选地,上述固定件为定位销。另外,上述固定件还可以是非通扣螺栓,即在整个螺杆上,一部分是丝扣,另一部分是光杆。如图1所示,上述2个支撑杆可以包括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第一支撑杆11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固定件9与第一连接筒3的第二端相连,第二支撑杆12的第一端通过第二固定件10与第二连接筒4的第二端相连。上述支撑杆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可选地,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的位置对称。可选地,第一连接筒3的第二端和第二连接筒4的第二端上形成有均匀分布的销孔。可选地,第一支撑杆11的第一端形成有与第一连接筒3的第二端上销孔位置相对应的销孔;第二支撑杆12的第一端上形成有与第二连接筒4的第二端销孔位置向对应的销孔。可选地,连接筒的轴线与支撑杆和连接筒相连一端的轴线重合。另外,上述支撑杆可以内置有套管,套管的第一端上形成有与连接筒的第二端销孔位置相对应的销孔,套管的第二端上形成有与支撑杆的第一端销孔位置相对应的销孔。当根据实际需求需要使用套管时,如流程高度较高时,可以使用定位销将套管与连接筒和支撑杆相接,以调节固定卡瓦的高度。如图1所示,上述2个承压板包括第一承压板13和第二承压板14,第一承压板13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杆11的第二端,第二承压板14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撑杆12的第二端。可选地,上述承压板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如钢材料制成,因此承压板可以为普通钢板。在一个示例中,上述承压板采用焊接的方式与支撑杆相接,用于减小支撑杆对地面产生的压强。在另一个示例中,结合参考图4,上述承压板上设置有耳板,该耳板通过销轴与支撑杆连接。其中,第一承压板13上设置有耳板,该耳板包括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路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2个固定卡瓦、2个连接筒、至少4个连接件、至少2个固定件、2个支撑杆和2个承压板;其中,所述2个固定卡瓦包括第一固定卡瓦和第二固定卡瓦,所述至少4个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所述第一固定卡瓦和所述第二固定卡瓦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相连,形成一圆柱形空腔;所述2个连接筒包括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所述第一连接筒的第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卡瓦的背侧,所述第二连接筒的第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卡瓦的背侧,所述第一连接筒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一固定卡瓦所在平面垂直,所述第二连接筒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二固定卡瓦所在平面垂直;所述至少2个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2个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一连接筒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二连接筒的第二端相连;所述2个承压板包括第一承压板和第二承压板,所述第一承压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承压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路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2个固定卡瓦、2个连接筒、至少4个连接件、至少2个固定件、2个支撑杆和2个承压板;其中,所述2个固定卡瓦包括第一固定卡瓦和第二固定卡瓦,所述至少4个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所述第一固定卡瓦和所述第二固定卡瓦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相连,形成一圆柱形空腔;所述2个连接筒包括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所述第一连接筒的第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卡瓦的背侧,所述第二连接筒的第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卡瓦的背侧,所述第一连接筒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一固定卡瓦所在平面垂直,所述第二连接筒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二固定卡瓦所在平面垂直;所述至少2个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2个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一连接筒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晓冬王世谦赵常明李彩虹孙德盛冯萌萌尚延安李士澜赵冬云王立新尤立红董明年袁津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