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处理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通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77709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信息的处理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通信系统。该方法包括:对上行控制信息UCI和数据分别进行编码,得到所述UCI的编码比特和所述数据的编码比特;对所述UCI的编码比特和所述数据的编码比特进行复用,得到复用比特流;将所述复用比特流承载于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并发送给网络设备,所述UCI的传输时间间隔TTI的长度小于或等于0.5毫秒,可有效降低数据传输时延,从而满足低时延业务的需求。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Terminal Equipment, Network Equipment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信息的处理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通信系统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信息的处理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通信系统。
技术介绍
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是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3GPP)组织制定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sSystem,UMTS)技术标准的长期演进,LTE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现有LTE系统中,基于1个子帧的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TimeInterval,简称TTI)的传输机制,其中,一个子帧的时长为1毫秒,每个子帧被分为两个时隙(slot),每个时隙的长度为0.5毫秒,每个时隙由6或7个符号组成。当上行控制信息(UplinkControlInformation,简称UCI)承载于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简称PUSCH)时,UCI被复用到TTI为1个子帧长度的PUSCH上进行传输。无线通信系统中,时延(latency)是影响用户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不断出现的新业务,比如车联网相关的业务,也对时延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现有LTE系统基于1个子帧的TTI的传输机制已无法满足低时延业务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的处理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通信系统,可有效降低数据传输时延,从而满足低时延业务的需求。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的处理方法,该方法从终端设备的角度描述,该方法包括对CUI和数据分别进行编码,对得到UCI的编码比特和数据的编码比特进行复用,得到复用比特流;将复用比特流承载于PUSCH发送给网络设备,由于UCI的TTI的长度小于或等于0.5毫秒,采用该信息的处理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支持小于1ms的UCI传输的问题,可有效降低数据传输时延,从而满足低时延业务的需求。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复用比特流的总比特数为数据的编码比特数和UCI的编码比特数之和,采用该机制得到的复用比特流,可以避免打孔的方式造成的解调性能下降的问题,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UCI包括信道质量信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信息和秩指示RI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复用比特流的总比特数为数据的编码比特数和信道质量信息的编码比特数之和;或者,复用比特流的总比特数为数据的编码比特数和RI的编码比特数之和;或者,复用比特流的总比特数为数据的编码比特数、信道质量信息的编码比特数与RI的编码比特数的总和。采用该机制得到的复用比特流中,HARQ-ACK信息的编码比特可以以打孔的方式被写入复用比特流中,进一步减少UCI的TTI,从而满足低时延业务的需求。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PUSCH在时域上占用一个符号;UCI包括信道质量信息;在复用比特流中信道质量信息的编码比特位于数据的编码比特之前。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PUSCH在时域上占用一个符号;UCI包括RI;在复用比特流中RI的编码比特位于数据的编码比特之后。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PUSCH在时域上占用一个符号;UCI包括HARQ-ACK信息;在复用比特流中HARQ-ACK信息位于数据的编码比特之后。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PUSCH在时域上占用一个符号;UCI包括HARQ-ACK信息和RI;在复用比特流中HARQ-ACK信息位于RI的编码比特之前。在上述可能的设计中,PUSCH在时域上占用一个符号,不同类型的UCI位于复用比特流的不同位置,使得UCI在一个符号长度的PUSCH也可以传输,满足低时延业务的需求。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PUSCH在时域上占用M个符号,其中,M为不大于7的正整数,则对UCI的编码比特和数据的编码比特进行复用,得到复用比特流,包括:确定一个C列R行的交织矩阵,将UCI的编码比特和数据的编码比特映射到交织矩阵中;从交织矩阵中读取复用比特流,C和R均为正整数,C大于或等于M,R=T/C,T为复用比特流的总比特数,T为正整数;使得UCI的TTI长度小于或等于0.5ms,满足了低时延业务的需求,而且,该方法操作过程简单,易于实现。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UCI包括HARQ-ACK信息;C=1,2或3,HARQ-ACK信息的编码比特位于交织矩阵中的第k列,k为不大于C的正整数;或者,C=6,HARQ-ACK信息的编码比特位于交织矩阵中的第三列和第四列;或者,C=12,HARQ-ACK信息的编码比特位于交织矩阵的第三列、第四列、第九列和第十列。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UCI包括RI;C=2或3,RI的编码比特位于交织矩阵中的第二列;或者,C=6,RI的编码比特位于交织矩阵的第二列和第五列;或者,C=12,RI的编码比特位于交织矩阵的第二列,第五列,第八列和第十一列。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UCI包括信道质量信息,信道质量信息的编码比特位于交织矩阵所有列的最上端的至少一行。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UCI包括RI和HARQ-ACK信息;C=1,2或3,RI的编码比特位于交织矩阵中的第k列的最底端的至少一行,HARQ-ACK信息的编码比特位于交织矩阵中的第k列且位于RI的编码比特的上面的至少一行,其中,k为不大于C的正整数;或者,C大于1,RI信息的编码比特和HARQ-ACK信息的编码比特位于交织矩阵的不同列。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UCI包括信道质量信息,RI和HARQ-ACK信息,且C大于1;RI的编码比特和HARQ-ACK信息的编码比特位于交织矩阵的不同列,信道质量信息的编码比特位于交织矩阵中的所有列。在上述可能的设计中,PUSCH在时域上占用M个符号,各种不同类型的UCI以多种方式位于交织矩阵中,实现方法灵活多变,操作简单。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的处理方法,该方法从网络设备的角度描述。该方法包括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用于承载TTI的长度小于或等于0.5毫秒的UCI的PUSCH,对从PUSCH获取的复用比特流解复用,分离出UCI的编码比特和数据的编码比特;对UCI的编码比特和数据的编码比特分别进行译码,UCI的TTI长度不大于0.5ms,可有效降低数据传输时延,从而满足低时延业务的需求。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复用比特流的总比特数为数据的编码比特数和UCI的编码比特数之和,采用该机制得到的复用比特流,可以避免打孔的方式造成的解调性能下降的问题,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UCI包括信道质量信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信息和秩指示RI中的至少一种。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复用比特流的总比特数为数据的编码比特数和信道质量信息的编码比特数之和;或者,复用比特流的总比特数为数据的编码比特数和RI的编码比特数之和;或者,复用比特流的总比特数为数据的编码比特数、信道质量信息的编码比特数与RI的编码比特数的总和。采用该机制得到的复用比特流中,HARQ-ACK信息的编码比特可以以打孔的方式被写入复用比特流中,进一步减少UCI的TTI,从而满足低时延业务的需求。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PUSCH在时域上占用一个符号;UCI包括信道质量信息;在复用比特流中信道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信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上行控制信息UCI进行编码得到所述UCI的编码比特;对数据进行编码得到所述数据的编码比特;对所述UCI的编码比特和所述数据的编码比特进行复用,得到复用比特流;发送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给网络设备,所述PUSCH承载所述复用比特流;其中,所述UCI的传输时间间隔TTI的长度小于或等于0.5毫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上行控制信息UCI进行编码得到所述UCI的编码比特;对数据进行编码得到所述数据的编码比特;对所述UCI的编码比特和所述数据的编码比特进行复用,得到复用比特流;发送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给网络设备,所述PUSCH承载所述复用比特流;其中,所述UCI的传输时间间隔TTI的长度小于或等于0.5毫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用比特流的总比特数为所述数据的编码比特数和所述UCI的编码比特数之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CI包括信道质量信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信息和秩指示RI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用比特流的总比特数为所述数据的编码比特数和所述信道质量信息的编码比特数之和;或者,所述复用比特流的总比特数为所述数据的编码比特数和所述RI的编码比特数之和;或者,所述复用比特流的总比特数为所述数据的编码比特数、所述信道质量信息的编码比特数与所述RI的编码比特数的总和。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USCH在时域上占用一个符号,所述UCI包括所述信道质量信息、所述RI和所述HARQ-ACK信息;在所述复用比特流中:所述信道质量信息的编码比特位于所述数据的编码比特之前,所述RI的编码比特位于所述数据的编码比特之后,所述HARQ-ACK信息的编码比特位于所述数据的编码比特之后。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USCH在时域上占用一个符号;所述UCI包括所述HARQ-ACK信息和所述RI;在所述复用比特流中所述HARQ-ACK信息的编码比特位于所述RI的编码比特之前。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USCH在时域上占用M个符号,其中,M为不大于7的正整数,则所述对所述UCI的编码比特和所述数据的编码比特进行复用,得到复用比特流,包括:确定交织矩阵,所述交织矩阵的列数为C,所述交织矩阵的行数为R,其中,C和R均为正整数,C大于或等于M,R=T/C,T为所述复用比特流的总比特数,T为正整数;将所述UCI的编码比特和所述数据的编码比特映射到所述交织矩阵中;从所述交织矩阵中读取所述复用比特流。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CI包括所述HARQ-ACK信息;C=1,2或3,所述HARQ-ACK信息的编码比特位于所述交织矩阵中的第k列,k为不大于C的正整数;或者,C=6,所述HARQ-ACK信息的编码比特位于所述交织矩阵中的第三列和第四列;或者,C=12,所述HARQ-ACK信息的编码比特位于所述交织矩阵的第三列、第四列、第九列和第十列。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CI包括所述RI;C=2或3,所述RI的编码比特位于所述交织矩阵中的第二列;或者,C=6,所述RI的编码比特位于所述交织矩阵的第二列和第五列;或者,C=12,所述RI的编码比特位于所述交织矩阵的第二列,第五列,第八列和第十一列。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CI包括所述信道质量信息,所述信道质量信息的编码比特位于所述交织矩阵所有列的最上端的至少一行。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CI包括所述RI和所述HARQ-ACK信息;C=1,2或3,所述RI的编码比特位于所述交织矩阵中的第k列的最底端的至少一行,所述HARQ-ACK信息的编码比特位于所述交织矩阵中的第k列且位于所述RI的编码比特的上面的至少一行,其中,k为不大于C的正整数;或者,C大于1,所述RI信息的编码比特和所述HARQ-ACK信息的编码比特位于所述交织矩阵的不同列。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CI包括所述信道质量信息,所述RI和所述HARQ-ACK信息,且C等于2;所述RI的编码比特和所述HARQ-ACK信息的编码比特位于所述交织矩阵的不同列,所述信道质量信息的编码比特位于所述交织矩阵中的所有列。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CI包括所述RI和所述HARQ-ACK信息;其中:C等于2或3,所述HARQ-ACK信息的编码比特位于所述交织矩阵的第一列,所述RI的编码比特位于所述交织矩阵的第二列;或者,C等于2,所述HARQ-ACK信息的编码比特位于所述交织矩阵的第二列,所述RI的编码比特位于所述交织矩阵的第一列。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C等于2,其中:所述UCI包括所述HARQ-ACK信息,所述HARQ-ACK信息的编码比特位于所述交织矩阵中的第一列和最后至少一行,或者,所述HARQ-ACK信息的编码比特位于所述交织矩阵中的最后一列和最后至少一行;和/或,所述UCI包括所述RI,所述RI的编码比特位于所述交织矩阵中的最后一列和最后至少一行,或者,所述RI的编码比特位于所述交织矩阵中的第一列和最后至少一行。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CI包括所述HARQ-ACK信息,所述HARQ-ACK信息的编码比特非连续地分布在所述交织矩阵中的第k列或至少两列,其中,k为不大于C的正整数;和/或,所述UCI包括所述RI或信道质量信息,所述RI或信道质量信息的编码比特非连续地分布在所述交织矩阵中的第j列或至少两列,其中,j为不大于C的正整数。16.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编码模块,用于对上行控制信息UCI进行编码得到所述UCI的编码比特,以及对数据进行编码得到所述数据的编码比特;复用模块,用于对所述UCI的编码比特和所述数据的编码比特进行复用,得到复用比特流;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给网络设备,所述PUSCH承载所述复用比特流;其中,所述UCI的传输时间间隔TTI的长度小于或等于0.5毫秒。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用比特流的总比特数为所述数据的编码比特数和所述UCI的编码比特数之和。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CI包括信道质量信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信息和秩指示RI中的至少一种。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用比特流的总比特数为所述数据的编码比特数和所述信道质量信息的编码比特数之和;或者,所述复用比特流的总比特数为所述数据的编码比特数和所述RI的编码比特数之和;或者,所述复用比特流的总比特数为所述数据的编码比特数、所述信道质量信息的编码比特数与所述RI的编码比特数的总和。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USCH在时域上占用一个符号,所述UCI包括所述信道质量信息、所述RI和所述HARQ-ACK信息;在所述复用比特流中所述信道质量信息的编码比特位于所述数据的编码比特之前,所述RI的编码比特位于所述数据的编码比特之后,所述HARQ-ACK信息的编码比特位于所述数据的编码比特之后。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USCH在时域上占用一个符号;所述UCI包括所述HARQ-ACK信息和所述RI;在所述复用比特流中所述HARQ-ACK信息的编码比特位于所述RI的编码比特之前。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USCH在时域上占用M个符号,其中,M为不大于7的正整数;所述复用模块具体用于确定交织矩阵,将所述UCI的编码比特和所述数据的编码比特映射到所述交织矩阵中;并从所述交织矩阵中读取所述复用比特流;所述交织矩阵的列数为C,所述交织矩阵的行数为R,其中,C和R均为正整数,C大于或等于M,R=T/C,T为所述复用比特流的总比特数,T为正整数。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CI包括所述HARQ-ACK信息;C=1,2或3,所述HARQ-ACK信息的编码比特位于所述交织矩阵中的第k列,k为不大于C的正整数;或者,C=6,所述HARQ-ACK信息的编码比特位于所述交织矩阵中的第三列和第四列;或者,C=12,所述HARQ-ACK信息的编码比特位于所述交织矩阵的第三列、第四列、第九列和第十列。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CI包括所述RI;C=2或3,所述RI的编码比特位于所述交织矩阵中的第二列;或者,C=6,所述RI的编码比特位于所述交织矩阵的第二列和第五列;或者,C=12,所述RI的编码比特位于所述交织矩阵的第二列,第五列,第八列和第十一列。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CI包括所述信道质量信息,所述信道质量信息的编码比特位于所述交织矩阵所有列的最上端的至少一行。26.根据权利要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CI包括所述RI和所述HARQ-ACK信息;C=1,2或3,所述RI的编码比特位于所述交织矩阵中的第k列的最底端的至少一行,所述HARQ-ACK信息的编码比特位于所述交织矩阵中的第k列且位于所述RI的编码比特的上面的至少一行,其中,k为不大于C的正整数;或者,C大于1,所述RI信息的编码比特和所述HARQ-ACK信息的编码比特位于所述交织矩阵的不同列。27.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CI包括所述信道质量信息,所述RI和所述HARQ-ACK信息,且C大于1;所述RI的编码比特和所述HARQ-ACK信息的编码比特位于所述交织矩阵的不同列,所述信道质量信息的编码比特位于所述交织矩阵中的所有列。28.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CI包括所述RI和所述HARQ-ACK信息;其中:C等于2或3,所述HARQ-ACK信息的编码比特位于所述交织矩阵的第一列,所述RI的编码比特位于所述交织矩阵的第二列;或者,C等于2,所述HARQ-ACK信息的编码比特位于所述交织矩阵的第二列,所述RI的编码比特位于所述交织矩阵的第一列。29.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C等于2,其中:所述UCI包括所述HARQ-ACK信息,所述HARQ-ACK信息的编码比特位于所述交织矩阵中的第一列和最后至少一行,或者,所述HARQ-ACK信息的编码比特位于所述交织矩阵中的最后一列和最后至少一行;和/或,所述UCI包括所述RI,所述RI的编码比特位于所述交织矩阵中的最后一列和最后至少一行,或者,所述RI的编码比特位于所述交织矩阵中的第一列和最后至少一行。30.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CI包括所述HARQ-ACK信息,所述HARQ-ACK信息的编码比特非连续地分布在所述交织矩阵中的第k列或至少两列,其中,k为不大于C的正整数;和/或,所述UCI包括所述RI或信道质量信息,所述RI或信道质量信息的编码比特非连续地分布在所述交织矩阵中的第j列或至少两列,其中,j为不大于C的正整数。31.一种信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所述PUSCH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息UCI,所述UCI的传输时间间隔TTI的长度小于或等于0.5毫秒;从所述PUSCH获取复用比特流,并对所述复用比特流解复用,得到所述UCI的编码比特和数据的编码比特;对所述UCI的编码比特进行译码,以及对所述数据的编码比特进行译码。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君吴作敏邵家枫张运玑马莎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