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深水裸露基岩密排桩支护施工承台的土围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7497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深水裸露基岩密排桩支护施工承台的土围堰,包括围堰主体,所述围堰主体由岸填筑至基坑设计位置,并且边缘超出基坑边缘形成施工平台,所述围堰主体内还设置有咬合桩,所述咬合桩位于基坑设计位置的边缘处,所述咬合桩为圈状。采用本申请的土围堰,咬合桩能够适应各种地层,特别是岩层的支护,形成承台施工的干作业环境,具有良好的推广性;而且,咬合桩和承台桩基的施工在围堰形成的施工平台上,施工过程方便可靠,承台桩基与咬合桩能够同时施工,大幅缩短咬合桩和承台桩基的施工周期,以及方便的保证良好的施工质量;而且咬合桩还提高能承台基础周围地质层的结构稳定性,能够作为防撞体系。

A Soil Cofferdam Used for Pile Support Construction in Deep Water Bare Bedr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深水裸露基岩密排桩支护施工承台的土围堰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深水裸露基岩密排桩支护施工承台的土围堰。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
中,桥梁承台作为桩基与墩柱的转换,在跨江、跨河时,一般设置在低水位以下,甚至原始河床以下,当原始河床为基岩裸露时,多是采取设计变更提高承台的方式来完成承台施工,或选择先爆破基岩并清渣,再做围护结构,然后施工桩基及承台的方法完成基础的施工。上述方式虽然能够完成承台的施工,但是依然存在有不足,对于变更设计而言,在变更承台设计时,整个工程的其他部分也需要做相应变更,整个施工过程安排也需要作出相应调整,极大的增加了工作量和施工成本;而且,当工程处于内河施工时,由于船只较少,也大幅增加了施工难度,导致实施成本超高的问题。所以,在目前亟需一种适用于深水裸露基岩河道,能够大幅降低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的承台施工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深水裸露基岩河道承台施工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深水裸露基岩河道,能够大幅降低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的承台施工方式。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深水裸露基岩密排桩支护施工承台的土围堰,包括围堰主体,所述围堰主体由岸填筑至基坑设计位置,并且边缘超出基坑边缘形成施工平台,所述围堰主体内还设置有咬合桩,所述咬合桩位于基坑设计位置的边缘处,所述咬合桩为圈状。采用本申请的土围堰,在进行深水裸露基岩承台施工时,由岸填筑至基坑设计位置,并且形成施工平台,在施工过程中,在施工平台上布置钻孔设备,在围堰主体上进行钻孔施工,浇筑混凝土桩或钢筋混凝土桩形成咬合桩结构,然后在围护结构内进行开挖抽水形成干处作业环境,再进行承台的后续施工。采用本申请的土围堰,咬合桩能够适应各种地层,特别是岩层的支护,形成承台施工的干作业环境,不受水位变化的影响,解决了内河、库区承台埋入岩层以下,且周边无大型水上设备的情况下的承台施工难题,具有良好的推广性;而且,咬合桩和承台桩基的施工在围堰形成的施工平台上,施工过程方便可靠,承台桩基与咬合桩能够同时施工,而且还可以通过增加设备的方式,大幅缩短咬合桩和承台桩基的施工周期,以及方便的保证良好的施工质量;进一步的,咬合桩作为永久结构环绕在承台基础外围的地质层中,一方面是提高承台基础周围地质层的结构稳定性,提高承台及承台上其他工程结构的结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另一方面还能够作为防撞体系,避免承台及承台上工程结构遭受撞击。优选的,所述围堰主体在顺流方向上的截面为梯形状,在所述围堰主体迎水侧覆盖有袋装填充层。本申请的袋装填充层为采用若干编织袋等袋体装填土质或者砂卵石等填料堆积而成的阻挡结构,将各装填后的袋体铺设在围堰主体迎水的一侧,以此减小围堰主体的冲击,提高围堰主体的稳定性。优选的,在所述围堰主体与袋装填充层之间还设置有防水层。优选的,所述防水层为土工布层和/或太阳布层。在本申请中,土工布层和/或太阳布层在搭接时,搭接长度为0.5~1m。在水流冲速较大的位置设置2~3层土工布,袋装填充层采用袋装砂卵石,如此,进一步的提高土围堰的防冲刷能力,进一步提高土围堰的结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袋装填充层迎向水面的一侧为中部位置拱起的弧形状。如此,减小水流冲击压力。优选的,所述袋装填充层迎向水面的一侧中部位置拱起高度为迎水面上下两端间直线长度的8%~12%。当采用该凸起高度时,在将流水冲击力良好分散的同时,也保证了袋装填充层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防止拱起过高而出现坍塌等问题。优选的,所述咬合桩包括A类桩和B类桩,所述A类桩和B类桩之间为逐根间隔布置,并且相邻的所述A类桩与B类桩之间存在有部分相重叠。在本申请中,A类桩和B类桩逐根咬合,桩之间呈紧密结合状态,在施工时,可以先浇筑A类桩或者B类桩,待浇筑桩体达到一定强度后,再进行B类桩或者A类桩的冲孔,在该冲孔时,将相邻已浇筑桩体的部分切除,在进一步的浇筑后,即形成存在有部分重叠的咬合状态,这样的方式,使咬合桩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以及密闭性能,便于后续的土方开挖等施工;而且,咬合桩的设置,还对围堰主体形成了良好的支撑,特别是对咬合桩外围围堰的加强支撑,使该部分在作为施工平台式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确保施工平台上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优选的,所述A类桩和B类桩都为钢筋混凝土桩,所述A类桩的钢筋笼直径大于所述B类桩的钢筋笼的直径,并且A类桩的钢筋笼的其中部分位于B类桩的浇筑区域内,如此,提高咬合桩的整体性,使在后浇筑的A类桩与在先浇筑的B类桩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密,并且结合处也存在钢筋笼的结构加强,减小咬合出渗漏风险,确保咬合桩各位置都具有良好的结构可靠性和稳定性。优选的,所述A类桩和B类桩的外径相同。通过将A类桩和B类桩的外径设置为相同,利于对其实现一致的支撑效果,以及,确保咬合桩各部位受力的一致性,进而提高咬合桩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优选的,所述A类桩的钢筋笼在靠近B类桩的一侧位于咬合区域内。优选的,在所述咬合桩内侧还设置有围檩,所述围檩,包括沿咬合桩环向设置的环形支撑,所述环形支撑的外侧与咬合桩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支撑的内侧还设置有若干的横撑,所述横撑连接在所述环形支撑的相对侧之间,所述环形支撑下方还设置有若干的支座,所述支座与咬合桩固定连接,在所述环形支撑的上还设置有若干的斜拉件,所述斜拉件的下端与所述环形支撑相连,所述斜拉件的上端与咬合桩固定。本申请的土围堰,通过在咬合桩内设置围檩,以此大幅提高咬合桩支护能力以及支护可靠性,本申请的围檩结构,环形支撑的外侧与咬合桩之间为固定连接,在环向上对咬合桩进行良好支撑,通过设置斜拉件,对环形支撑提供向上的拉力,如此,减小环形支撑下移风险,而且还减小了对环形支撑下方支架的承载要求,进而能够大幅简化环形支撑下方的支架结构,减小环形支撑下方支架占用过多施工空间而带来不利影响。优选的,所述斜拉件的下端沿所述环形支撑的内侧向下延伸,形成贴合在环形支撑内侧上的贴合部,所述贴合部与所述环形支撑内侧之间相焊接。如此设置,使斜拉件在竖向拉起环形支撑的同时,还在横向上对环形支撑形成支撑,而且,还使得贴合部与环形支撑内侧之间的焊缝在竖向上,如此焊缝方向与受力方向相一致,避免焊缝受到其他方向拉扯,极大的提高了焊缝承载能力,进而大幅提高了斜拉件与环形支撑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进一步的提高了环形支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优选的,所述环形支撑的下侧与所述支座相焊接连接。进一步的提高环形支撑安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优选的,所述环形支撑包括位于内侧的内板和位于外侧的外板,还包括至少两根环形设置在工字钢,所述内板覆盖在各工字钢朝向内侧的翼板上,所述外板覆盖在个工字钢朝向外侧的翼板上,所述内板与横撑相连,所述外板与咬合桩相连。本申请的环形支撑,采用工字钢与内板和外板合围而成,通过工字钢的腹板形成横向的支撑,可以根据实际支撑要求,选取工字钢数量,采用内板和外板,将各工字钢连接为整体,提供了环形支撑受力时各部位的一致性,而且也利于与其他构件相配合。优选的,所述外板与所述咬合桩之间相隔开,在所述外板与所述咬合桩之间的间隙内浇筑有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垫层,通过所述混凝土垫层实现所述内板与所述咬合桩之间的连接。通过设置混凝土垫层,浇筑的混凝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深水裸露基岩密排桩支护施工承台的土围堰,其特征在于:包括围堰主体,所述围堰主体由岸填筑至基坑设计位置,并且边缘超出基坑边缘形成施工平台,所述围堰主体内还设置有咬合桩,所述咬合桩位于基坑设计位置的边缘处,所述咬合桩为圈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深水裸露基岩密排桩支护施工承台的土围堰,其特征在于:包括围堰主体,所述围堰主体由岸填筑至基坑设计位置,并且边缘超出基坑边缘形成施工平台,所述围堰主体内还设置有咬合桩,所述咬合桩位于基坑设计位置的边缘处,所述咬合桩为圈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堰主体在顺流方向上的截面为梯形状,在所述围堰主体迎水侧覆盖有袋装填充层,在所述围堰主体与袋装填充层之间还设置有防水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袋装填充层迎向水面的一侧为中部位置拱起的弧形状,中部位置拱起高度为迎水面上下两端间直线长度的8%~12%。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土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桩包括A类桩和B类桩,所述A类桩和B类桩之间为逐根间隔布置,并且相邻的所述A类桩与B类桩之间存在有部分相重叠。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土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A类桩和B类桩都为钢筋混凝土桩,所述A类桩的钢筋笼直径大于所述B类桩的钢筋笼的直径,并且A类桩的钢筋笼的其中部分位于B类桩的浇筑区域内。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土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A类桩和B类桩的外径相同。7.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波谢全鸿袁林林练宇陈东川刘瑞斌漆涛何煜民杨闯李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