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式水流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7322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式水流修复装置,包括沉淀池、第一进水管、反射板、排泥管、活性炭过滤膜、混合纤维过滤膜、MBR中空膜、过滤池、电机、转轴、离心池、离心过滤筒、出水管、第二进水管、挡板、第三进水管、泥沙滤网、中间管、密封盖、圆柱槽、推块、滑块、弹簧杆和滑槽,所述沉淀池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的一端外部设置有中间管,所述中间管的底部安装有反射板,所述沉淀池的底部内壁通过焊接固定有排泥管,且排泥管穿过沉淀池的一侧,所述沉淀池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泥沙滤网,所述沉淀池的一侧连接有第三进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实用性强和便于更换滤网的特点。

A Composite Flow Resto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式水流修复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质处理
,具体为一种复合式水流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水处理的方式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物理方法包括利用各种孔径大小不同的滤材,利用吸附或阻隔方式,将水中的杂质排除在外,化学方法则是利用各种化学药品将水中杂质转化为对人体伤害较小的物质,或是将杂质集中。水流修复装置是一种两种方法结合以净化水流的装置。而现有的水流修复装置存在有实用性差和更换滤网困难的问题,由于现有的修复装置仅靠滤网或沉降等单一方法过滤,而污水最初的水质很差,导致装置需要经常清洁,否则使用时间长后过滤效果变差;同时现有的水流修复装置更换滤网时需要通过螺丝刀,过程较为复杂。因此,设计一种实用性强和便于更换滤网的复合式水流修复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式水流修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式水流修复装置,包括沉淀池、第一进水管、反射板、排泥管、活性炭过滤膜、混合纤维过滤膜、MBR中空膜、过滤池、电机、转轴、离心池、离心过滤筒、出水管、第二进水管、挡板、第三进水管、泥沙滤网、中间管、密封盖、圆柱槽、推块、滑块、弹簧杆和滑槽,所述沉淀池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的一端外部设置有中间管,所述中间管的底部安装有反射板,所述沉淀池的底部内壁通过焊接固定有排泥管,且排泥管穿过沉淀池的一侧,所述沉淀池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泥沙滤网,所述沉淀池的一侧连接有第三进水管,且第三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有过滤池,且上方的两个挡板之间均匀设置有活性炭过滤膜,且中间的两个挡板之间均匀设置有混合纤维过滤膜,且下方的两个挡板之间均匀设置有MBR中空膜,所述挡板的两侧均匀开设有圆柱槽,所述圆柱槽的顶部安装有密封盖,所述圆柱槽的两侧内壁对应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安装有滑块,且两个滑块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推块,所述推块的底部设置有弹簧杆,且弹簧杆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MBR中空膜,所述过滤池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进水管,且第二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有离心过滤筒,所述离心过滤筒的底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通过履带连接有电机,所述离心过滤筒的外部设置有离心池,所述离心池的一侧连接有出水管,所述电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和第三进水管的一端设置有水泵,且水泵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转轴的顶部套接在离心过滤筒的底部中心处。进一步的,所述活性炭过滤膜、混合纤维过滤膜和MBR中空膜的数量均为三个,且三者均与过滤池的内壁贴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进水管的高度比泥沙滤网的高度大五厘米,且排泥管的高度比泥沙滤网的高度小五厘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反射板、排泥管和沉淀池等构件,从而将沉淀、过滤膜和离心过滤三种方法相结合,将污水按照先后的清洁程度逐级过滤,使得过滤效果好,且无需经常将整个装置清洁,提高了该水质处理的实用性;通过设置有弹簧杆、滑槽和推块等构件,解决了因为更换滤网需要螺丝刀等工具导致的更换繁琐的问题,使得该水质处理具有便于更换滤网的特点。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图1中A区域放大示意图;图中:1、沉淀池;2、第一进水管;3、反射板;4、排泥管;5、活性炭过滤膜;6、混合纤维过滤膜;7、MBR中空膜;8、过滤池;9、电机;10、转轴;11、离心池;12、离心过滤筒;13、出水管;14、第二进水管;15、挡板;16、第三进水管;17、泥沙滤网;18、中间管;19、密封盖;20、圆柱槽;21、推块;22、滑块;23、弹簧杆;24、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式水流修复装置,包括沉淀池1、第一进水管2、反射板3、排泥管4、活性炭过滤膜5、混合纤维过滤膜6、MBR中空膜7、过滤池8、电机9、转轴10、离心池11、离心过滤筒12、出水管13、第二进水管14、挡板15、第三进水管16、泥沙滤网17、中间管18、密封盖19、圆柱槽20、推块21、滑块22、弹簧杆23和滑槽24,沉淀池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水管2,第一进水管2的一端外部设置有中间管18,中间管18的底部安装有反射板3,沉淀池1的底部内壁通过焊接固定有排泥管4,且排泥管4穿过沉淀池1的一侧,沉淀池1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泥沙滤网17,沉淀池1的一侧连接有第三进水管16,且第三进水管16的一端连接有过滤池8,过滤池8的内部均匀设置有挡板15,且上方的两个挡板15之间均匀设置有活性炭过滤膜5,且中间的两个挡板15之间均匀设置有混合纤维过滤膜6,且下方的两个挡板15之间均匀设置有MBR中空膜7,所述挡板15的两侧均匀开设有圆柱槽20,圆柱槽20的顶部安装有密封盖19,圆柱槽20的两侧内壁对应开设有滑槽24,滑槽24的内部安装有滑块22,且两个滑块2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推块21,推块21的底部设置有弹簧杆23,且弹簧杆23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MBR中空膜7,过滤池8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进水管14,且第二进水管14的一端连接有离心过滤筒12,离心过滤筒12的底部连接有转轴10,转轴10的一端通过履带连接有电机9,离心过滤筒12的外部设置有离心池11,离心池11的一侧连接有出水管13,电机9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第一进水管2、第二进水管14和第三进水管16的一端设置有水泵,且水泵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便于让水流顺利流动;转轴10的顶部套接在离心过滤筒12的底部中心处,便于转轴10驱动离心过滤筒12转动;活性炭过滤膜5、混合纤维过滤膜6和MBR中空膜7的数量均为三个,且三者均与过滤池8的内壁贴合,便于实现逐层过滤;第三进水管16的高度比泥沙滤网17的高度大五厘米,且排泥管4的高度比泥沙滤网17的高度小五厘米,便于将水和泥沙分离;当使用该水流修复装置时,先将打开水泵和电机9,此时污水从第一进水管2进入至中间管18,管下设置的反射板3使污水在池中均匀分布后沿整个过水断面缓慢上升,悬浮物沉降进入沉淀池1底部的锥形沉泥斗中,排泥管4靠静水压将泥定期排出,水流经过泥沙滤网17初步过滤后进入过滤池8,先通过活性炭过滤膜5,污水中的重金属例子被活性炭所吸附,接着通过混合纤维过滤膜6,用以滤出污水中的细菌和微粒,接着通过MBR中空膜7,此膜将微生物完全截留在膜内,大大降低了出水悬浮物密度和浊度,流出的水经过第二进水管14到达离心过滤筒12,电机9的输出轴通过传送带使转轴10带动离心过滤筒12转动,纳米离心过滤网通过细小的渗水孔对水流进行最后一步处理,从而将污水按照先后的清洁程度逐级过滤,使得过滤效果好,且无需经常将整个装置清洁,提高了该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式水流修复装置,包括沉淀池(1)、第一进水管(2)、反射板(3)、排泥管(4)、活性炭过滤膜(5)、混合纤维过滤膜(6)、MBR中空膜(7)、过滤池(8)、电机(9)、转轴(10)、离心池(11)、离心过滤筒(12)、出水管(13)、第二进水管(14)、挡板(15)、第三进水管(16)、泥沙滤网(17)、中间管(18)、密封盖(19)、圆柱槽(20)、推块(21)、滑块(22)、弹簧杆(23)和滑槽(24),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水管(2),所述第一进水管(2)的一端外部设置有中间管(18),所述中间管(18)的底部安装有反射板(3),所述沉淀池(1)的底部内壁通过焊接固定有排泥管(4),且排泥管(4)穿过沉淀池(1)的一侧,所述沉淀池(1)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泥沙滤网(17),所述沉淀池(1)的一侧连接有第三进水管(16),且第三进水管(16)的一端连接有过滤池(8),所述过滤池(8)的内部均匀设置有挡板(15),且上方的两个挡板(15)之间均匀设置有活性炭过滤膜(5),且中间的两个挡板(15)之间均匀设置有混合纤维过滤膜(6),且下方的两个挡板(15)之间均匀设置有MBR中空膜(7),所述挡板(15)的两侧均匀开设有圆柱槽(20),所述圆柱槽(20)的顶部安装有密封盖(19),所述圆柱槽(20)的两侧内壁对应开设有滑槽(24),所述滑槽(24)的内部安装有滑块(22),且两个滑块(2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推块(21),所述推块(21)的底部设置有弹簧杆(23),且弹簧杆(23)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MBR中空膜(7),所述过滤池(8)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进水管(14),且第二进水管(14)的一端连接有离心过滤筒(12),所述离心过滤筒(12)的底部连接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的一端通过履带连接有电机(9),所述离心过滤筒(12)的外部设置有离心池(11),所述离心池(11)的一侧连接有出水管(13),所述电机(9)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式水流修复装置,包括沉淀池(1)、第一进水管(2)、反射板(3)、排泥管(4)、活性炭过滤膜(5)、混合纤维过滤膜(6)、MBR中空膜(7)、过滤池(8)、电机(9)、转轴(10)、离心池(11)、离心过滤筒(12)、出水管(13)、第二进水管(14)、挡板(15)、第三进水管(16)、泥沙滤网(17)、中间管(18)、密封盖(19)、圆柱槽(20)、推块(21)、滑块(22)、弹簧杆(23)和滑槽(24),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水管(2),所述第一进水管(2)的一端外部设置有中间管(18),所述中间管(18)的底部安装有反射板(3),所述沉淀池(1)的底部内壁通过焊接固定有排泥管(4),且排泥管(4)穿过沉淀池(1)的一侧,所述沉淀池(1)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泥沙滤网(17),所述沉淀池(1)的一侧连接有第三进水管(16),且第三进水管(16)的一端连接有过滤池(8),所述过滤池(8)的内部均匀设置有挡板(15),且上方的两个挡板(15)之间均匀设置有活性炭过滤膜(5),且中间的两个挡板(15)之间均匀设置有混合纤维过滤膜(6),且下方的两个挡板(15)之间均匀设置有MBR中空膜(7),所述挡板(15)的两侧均匀开设有圆柱槽(20),所述圆柱槽(20)的顶部安装有密封盖(19),所述圆柱槽(20)的两侧内壁对应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腾飞荣晓霞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中涵能源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