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ASG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77319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ASG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管网,所述污水管网下端设有调节隔离池、所述调节隔离池下表面管道连接初沉池、所述初沉池下表面管道连接厌氧池,所述厌氧池下表面管道连接综合生化池,所述综合生化池管道连接二沉池、所述二沉池一侧表面设有管道一号,另一侧表面设有管道二号,所述管道一号连接清水池,所述管道二号连接污泥池,所述污泥池管道连接污泥干化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有益效果是处理后的出水指标稳定,并可根据用户需要调整出水水质,若需要回用,则仅增加消毒过程及相关设备费用。

A PASG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ASG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工艺领域,特别是一种PASG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在乡镇污水处理方面相对滞后,总体处理率仅达到26%左右,远远低于大中城市的90%以上、县级市75%以上水平。国家十三五规划:乡镇污水的处理率要达到80%以上。传统的技术运营成本高(电费、人工、药剂、污泥处理费等),导致出现“建的起,运营不起”的难题,传统技术采用露天曝气池,产生大量臭气、噪音,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必须修建几公里的输送管网而选址远离场镇修建污水厂,且周边居民有抵触行为,由于乡镇污水管网配套建设不完善等,新建乡镇污水厂则需要很大投资用在管网建设上,特别是因为选址而要投入更多的输送管网建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PASG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PASG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管网(1),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管网(1)下端设有调节隔离池(2)、所述调节隔离池(2)下表面管道连接初沉池(3)、所述初沉池(3)下表面管道连接厌氧池(4),所述厌氧池(4)下表面管道连接综合生化池(5),所述综合生化池(5)管道连接二沉池(6)、所述二沉池(6)一侧表面设有管道一号,另一侧表面设有管道二号,所述管道一号连接清水池(7),所述管道二号连接污泥池(8),所述污泥池(8)管道连接污泥干化池(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初沉池(3)的平面尺寸为L×B×H=6.0m×3.0m×4.5m。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综合生化池(5)的平面尺寸为L×B=50.0m×20.0m,总高度3.6m,有效高度3.3m。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综合生化池(5)内一侧表面设有功率为1.1KW工艺离心风机2台,所述离心风机1用1备。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清水池(7)的尺寸为L×B×H=6.0m×3.0m×4.5m,清水池内设有Q=150m/h、H=15m、P=7.5KW的清水泵一台。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污泥池(8)内下表面中心设置L×B×H=5.5m×3.0m×4.5m的污泥搅拌泵1座;污泥池(8)内设有Q=60m/h、H=18m、P=5.5KW的污泥泵一台,所述污泥池(8)的有效容积:63m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污泥干化池(9)的规格为L×B×H=5.5m×3.0m×1.0m,所述污泥干化池内下表面中心处设有Q=60m/h、H=18m、P=5.5KW的污泥搅拌泵一台。利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PASG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出水指标稳定,并可根据用户需要调整出水水质,若需要回用,则仅增加消毒过程及相关设备费用;建造成本低,省去大型设备投入,就地分散建造节省大规模输送管网投资;全套设备设施埋于地下,地表可种植花草建设公园、修建人行道或停车场等,节省用地,不影响周边整体景观;建设速度快,根据处理规模大小,建设周期仅3-6个月;运行费用低,药耗、能耗均为传统工艺的1/2-1/3;远程智能管理,无需专门管理运行人员,仅需兼职人员远程监控调试;无二次污染,运行过程无异味、无噪声,污泥量少,处理费用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PASG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污水管网;2调节隔离池;3、初沉池;4、厌氧池;5、综合生化池;6、二沉池;7、清水池;8、污泥池;9、污泥干化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PASG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管网1,污水管网1下端设有调节隔离池2、调节隔离池2下表面管道连接初沉池3、初沉池3下表面管道连接厌氧池4,厌氧池4下表面管道连接综合生化池5,综合生化池5管道连接二沉池6、二沉池6一侧表面设有管道一号,另一侧表面设有管道二号,管道一号连接清水池7,管道二号连接污泥池8,污泥池8管道连接污泥干化池9,初沉池3的平面尺寸为L×B×H=6.0m×3.0m×4.5m;综合生化池5的平面尺寸为L×B=50.0m×20.0m,总高度3.6m,有效高度3.3m;综合生化池5内一侧表面设有功率为1.1KW工艺离心风机2台,离心风机1用1备;清水池7的尺寸为L×B×H=6.0×3.0m×4.5m,清水池内设有Q=150m/h、H=15m、P=7.5KW的清水泵一台;污泥池8内下表面中心设置L×B×H=5.5m×3.0m×4.5m的污泥搅拌泵1座。污泥池8内设有Q=60m/h、H=18m、P=5.5KW的污泥泵一台,污泥池8的有效容积:63m3;污泥干化池9的规格为L×B×H=5.5m×3.0m×1.0m,污泥干化池内下表面中心处设有Q=60m/h、H=18m、P=5.5KW的污泥搅拌泵一台。本实施方案的特点为,污水依次经过污水管网、调节隔离池、初沉池、厌氧池、综合生化池、二沉池、清水池后达到排放标准利用;污水依次经过污水管网、调节隔离池、初沉池、厌氧池、综合生化池、经过二沉池、污泥池后可实现污泥干化以及污泥外运。处理后的出水指标稳定,并可根据用户需要调整出水水质,若需要回用,则仅增加消毒过程及相关设备费用;建造成本低,省去大型设备投入,就地分散建造节省大规模输送管网投资;全套设备设施埋于地下,地表可种植花草建设公园、修建人行道或停车场等,节省用地,不影响周边整体景观;建设速度快,根据处理规模大小,建设周期仅3-6个月;运行费用低,药耗、能耗均为传统工艺的1/2-1/3;远程智能管理,无需专门管理运行人员,仅需兼职人员远程监控调试;无二次污染,运行过程无异味、无噪声,污泥量少,处理费用低在本实施方案中污水通过市政污水管网1自流至隔渣收集池内,提升到初沉池内沉砂。沉积的泥沙和淤泥泵至污泥池。确保后续工艺的稳定进行;初沉池上清夜平流进入厌氧生化池内,厌氧发酵处理;厌氧生化池末端设置工艺控制泵,整个自控由FUSION控制平台执行。控制进入综合生化池(PASG核心设施)污水的流速、流量和通风量。综合生化池具有很强的生物脱氮能力,对低浓度的生活污水处理效果尤为突出,经该工艺段处理后的出水COD、氨氮等主要指标达到GB18918-2002一级标准A类;综合生化池后续设置有集水池,功能为收集综合生化池处理后的中水,集水池不具备处理功能。中水在收集池提升至二沉池沉淀。沉淀综合生化池脱落的部分菌膜,使出水SS达到排放的要求。同时,若因污水进水P浓度超过设计标准时,二沉池可加药除磷。沉淀的污泥通过污泥泵送至污泥池;二沉池的上清液进入清水池内,利用泵外排。完成整个处理过程。如若中水需要回用,清水池兼具接触消毒池的功能;对于整个处理工艺收集的沉积污泥、泥沙、和产生的少量剩余污泥等,本工艺采用污泥干化池干化后外运填埋或者好氧堆肥的处理方式。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
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技术的原理,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ASG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管网(1),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管网(1)下端设有调节隔离池(2)、所述调节隔离池(2)下表面管道连接初沉池(3)、所述初沉池(3)下表面管道连接厌氧池(4),所述厌氧池(4)下表面管道连接综合生化池(5),所述综合生化池(5)管道连接二沉池(6)、所述二沉池(6)一侧表面设有管道一号,另一侧表面设有管道二号,所述管道一号连接清水池(7),所述管道二号连接污泥池(8),所述污泥池(8)管道连接污泥干化池(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ASG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管网(1),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管网(1)下端设有调节隔离池(2)、所述调节隔离池(2)下表面管道连接初沉池(3)、所述初沉池(3)下表面管道连接厌氧池(4),所述厌氧池(4)下表面管道连接综合生化池(5),所述综合生化池(5)管道连接二沉池(6)、所述二沉池(6)一侧表面设有管道一号,另一侧表面设有管道二号,所述管道一号连接清水池(7),所述管道二号连接污泥池(8),所述污泥池(8)管道连接污泥干化池(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ASG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沉池(3)的平面尺寸为L×B×H=6.0m×3.0m×4.5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ASG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生化池(5)的平面尺寸为L×B=50.0m×20.0m,总高度3.6m,有效高度3.3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ASG生活污水处理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文中
申请(专利权)人:常德中天蓝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