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分质供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77313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分质供水系统,包括初级过滤箱,所述初级过滤箱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高压水泵,第一高压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有自来水进管,第一高压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有自来水出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初级过滤箱、第一高压水泵、无烟煤过滤层、细砂过滤层、粗砂过滤层、第一活性炭过滤层、软水箱、吸附树脂颗粒、软化水出管、第二高压水泵、RO主机、集水箱、臭氧发生器、杀菌箱、滤菌过滤网、第二活性炭过滤层和紫外线杀菌灯的配合使用,解决了传统的智能分质供水系统不能很好的对自来水进行处理,难以满足使用者的健康要求的问题,该智能分质供水系统具备处理效果好的优点,提高了智能分质供水系统的实用性。

An Intelligent Water Supply System with Different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分质供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分质供水
,具体为一种智能分质供水系统。
技术介绍
分质供水是指以自来水为原水,把自来水中生活用水和直接饮用水分开,另设管网,直通住户,实现饮用水和生活用水分质、分流,达到直饮的目的,并满足优质优用、低质低用的要求,管道分质供水是在居住小区内设净水站,将自来水进一步深度处理、加工和净化,在原有的自来水管道系统上,再增设一条独立的优质供水管道,将水输送至用户,供居民直接饮用,其特点是省去了运输和搬运,用户可随时打开水龙头去用,为避免二次污染,采用的管道应不会腐蚀、结垢,水的价格相对应桶装、瓶装纯净水便宜得多,一般家庭能接受。自来水中的有害物质通过生活用水进入人体,包括皮肤吸收和食道吸收,这就需要用到智能分质供水系统,然而传统的智能分质供水系统不能很好的对自来水进行处理,难以满足使用者的健康要求,不便于使用,降低了智能分质供水系统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分质供水系统,具备便于使用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智能分质供水系统不能很好的对自来水进行处理,难以满足使用者的健康要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分质供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分质供水系统,包括初级过滤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过滤箱(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高压水泵(2),所述第一高压水泵(2)的进水口连通有自来水进管(3),所述第一高压水泵(2)的出水口连通有自来水出管(4),所述自来水出管(4)远离第一高压水泵(2)的一端与初级过滤箱(1)连通,所述初级过滤箱(1)的内腔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无烟煤过滤层(5)、细砂过滤层(6)、粗砂过滤层(7)和第一活性炭过滤层(8),所述初级过滤箱(1)右侧的底部连通有硬水进管(9),所述硬水进管(9)远离初级过滤箱(1)的一端连通有软水箱(10),所述软水箱(10)的内腔设置有吸附树脂颗粒(11),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分质供水系统,包括初级过滤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过滤箱(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高压水泵(2),所述第一高压水泵(2)的进水口连通有自来水进管(3),所述第一高压水泵(2)的出水口连通有自来水出管(4),所述自来水出管(4)远离第一高压水泵(2)的一端与初级过滤箱(1)连通,所述初级过滤箱(1)的内腔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无烟煤过滤层(5)、细砂过滤层(6)、粗砂过滤层(7)和第一活性炭过滤层(8),所述初级过滤箱(1)右侧的底部连通有硬水进管(9),所述硬水进管(9)远离初级过滤箱(1)的一端连通有软水箱(10),所述软水箱(10)的内腔设置有吸附树脂颗粒(11),所述软水箱(10)的顶部连通有软化水出管(12),所述软化水出管(12)的底部延伸至软水箱(10)的内腔,所述软化水出管(12)的顶部连通有软化水进管(13),所述软化水进管(13)远离软化水出管(12)的一端连通有第二高压水泵(14),所述第二高压水泵(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RO主机(15),所述第二高压水泵(14)的出水口连通有软化水出管(16),所述RO主机(15)的进水口与软化水出管(16)连通,所述RO主机(15)的废水出口连通有废水出管(32),所述RO主机(15)净水出口连通有净水出管(17),所述净水出管(17)远离RO主机(15)的一端连通有集水箱(18),所述集水箱(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臭氧发生器(19),所述臭氧发生器(19)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辉煌杜丕斌杜建华林培典林齐良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福龙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