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燃煤发电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火力发电
,具体为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燃煤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能源结构“多煤少油缺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70%以上。同时,全面推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依靠现有的先进燃煤锅炉技术(如:循环流化床锅炉),同时,开发新型的高效率动力循环系统(如: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进一步提高煤电转换效率,降低发电成本。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也可以与燃煤锅炉集成,代替汽轮机组,形成新型火力发电系统,考虑到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深度回热的特点,工质进入热源的温度较高,与燃煤锅炉集成时,势必造成锅炉排烟温度过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排烟温度,确保锅炉效率,同时,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也需要优化调整以提高循环效率,所以必须对整个系统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燃煤发电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如何集成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构成新型的发电系统,保证系统的高效率,并提高机组的经济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燃煤发电系统,包括炉膛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燃煤发电系统,包括炉膛(1)和一次再热器(12),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1)的内壁安置有膜式壁(10),且炉膛(1)的上端安置有二级过热器(11),所述炉膛(1)的顶部外端连接有分离器(2),且分离器(2)的底端连接有回料阀(3),所述回料阀(3)底部的一端接入炉膛(1),且回料阀(3)底部的另一端连接有外置换热器(5),所述外置换热器(5)的出口接入炉膛(1)的底部一端,所述分离器(2)的上端连接有尾部烟道(4),且尾部烟道(4)的底端安置有低温省煤器(6),所述尾部烟道(4)的中部安装有中温省煤器(7),且尾部烟道(4)的顶端衔接有高温省煤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燃煤发电系统,包括炉膛(1)和一次再热器(12),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1)的内壁安置有膜式壁(10),且炉膛(1)的上端安置有二级过热器(11),所述炉膛(1)的顶部外端连接有分离器(2),且分离器(2)的底端连接有回料阀(3),所述回料阀(3)底部的一端接入炉膛(1),且回料阀(3)底部的另一端连接有外置换热器(5),所述外置换热器(5)的出口接入炉膛(1)的底部一端,所述分离器(2)的上端连接有尾部烟道(4),且尾部烟道(4)的底端安置有低温省煤器(6),所述尾部烟道(4)的中部安装有中温省煤器(7),且尾部烟道(4)的顶端衔接有高温省煤器(8),所述一次再热器(12)安置于高温省煤器(8)的顶端,且一次再热器(12)的外侧衔接有二次再热器(13),所述外置换热器(5)的中部安装有一级过热器(9),所述膜式壁(10)的左端连接有煤进口(14),且煤进口(14)的底端设置有石灰石进口(15),所述二级过热器(11)的顶端连接有高压透平(22),且高压透平(22)的出口连接有中压透平(23),所述中压透平(23)的外端安置有发电机(24),所述二次再热器(13)的出口端连接有低压透平(25),且低压透平(25)的出口端连接有高温空气预热器(21),所述高温空气预热器(21)的工质侧出口一端连接有中温空气预热器(20),且高温空气预热器(21)的工质侧出口另一端安置有一次分流压缩机(26),所述中温空气预热器(20)的工质侧出口一端衔接有低温空气预热器(19),且中温空气预热器(20)的工质侧出口一端安置有二次分流压缩机(27),所述低温空气预热器(19)的工质侧出口一端连接有预冷器(29),且预冷器(29)的出口端连接有主压缩机(28),所述低温空气预热器(19)的外端一端连接有高压风进口(16),且高压风进口(16)的底端设置有一次风进口(17),所述一次风进口(17)的下端安置有二次风进口(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燃煤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透平(22)、中压透平(23)和低压透平(25)进口温度为500~8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燃煤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透平(22)进口压力为20~40MPa。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燃煤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2)上部出口连接尾部烟道(4),且尾部烟道(4)内自下而上布置低温省煤器(6)、中温省煤器(7)、高温省煤器(8),而且高温省煤器(8)以上分成平行的两个烟道,并且分别布置一次再热器(12)和二次再热器(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燃煤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空气预热器(19)的高压风、一次风、二次风的出口分别连接中温空气预热器(20)的高压风、一次风、二次风的进口,且中温空气预热器(20)的高压风、一次风、二次风的出口分别连接高温空气预热器(21)的高压风、一次风、二次风的进口,而且高温空气预热器(21)的高压风、一次风、二次风的出口分别连接回料阀(3)和外置换热器(5)、高压风进口(16)、炉膛(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开云,黄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