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6593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雨水回收装置,用以回收雨水并排除其中的杂质,具有一本体,该本体的内部形成一进水空间以及一排水空间,并使进入该进水空间的雨水形成一涡流,其中,该进水空间设有一能抑制该涡流高度上升的扰流装置,且该扰流装置于该进水空间中形成有由下而上纵向排列的一第一扰流区及一第二扰流区,该第一扰流区设有与该进水空间的中心轴线形成第一距离的第一阻挡块,该第二扰流区设有与该中心轴线形成第二距离的第二阻挡块,又该第一距离大于该第二距离,故能够在雨水水量不同时,皆能针对不同水量所形成的不同高度的涡流的顶部部分进行扰流。

Rainwater recover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雨水回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雨水回收装置,尤指一种不需额外动力来运作,并能够将回收到的水中杂质排除的雨水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虽然随着社会基础建设的进步,如何取得水资源已经不再是麻烦的问题,然而,除了可以使用传统的供水系统,收集集水区的降雨并通过管路输送取得水资源外,为了不浪费来自大自然的恩赐,还可以利用能够收集雨水的装置,通过收集建筑物排水系统中的废水来妥善利用资源。为了达到所述功效,在过去有中国台湾新型专利M513230号提供一种雨水回收装置100,如图1A至图1D所示,该雨水回收装置100具有一本体10,该本体10具有一上筒体110、一下筒体120、一入水口111,一出水口121,以及位于该本体10底部的排污口122,该本体10的内部设有一隔板13,而区分出位于该本体10的内部的上方由该上筒体110及该隔板13所构成的进水空间11,以及位于所述本体10的内部,位于所述进水空间11下方由该下筒体120及该隔板13所构成的排水空间12。其中,如图1B至图1D所示,该隔板13中央形成有连通所述进水空间11及所述排水空间12的通孔131,所述入水口111位于该进水空间11的底部,且该入水口111于该上筒体510的壁面113上所形成的一入水口111的开口方向平行于所述通孔131的切线方向,使得该进入所述进水空间11的雨水能够形成一涡流30,然后排入该排水空间12中;而关于所述本体50结构的其他内容请参考该案说明书,在此就不加以赘述。而这样的装置在使用时,如图1C及图1D所示,当形成涡流30后,为了防止因进水量增加使得涡流30逐渐增高,于该进水空间11的顶部还贴设有一设有多数个凸起部202的扰流垫201,作为一扰流装置以干涉该涡流30所形成的漏斗结构31的顶缘,这使得涡流30中接触到该凸起部202的雨水将偏离原路径而溅入该涡流30所形成的漏斗结构31中并进入该通孔131,而能够增加单位时间内流进该通孔131的雨水量以便抑制该涡流30的高度继续上升。然而,当雨量过大使得进入进水空间11的水量过多,而形成如图1E所示的状况时,由于水量的增加,将使得涡流30的高度淹过该扰流垫201的凸起部202,甚至高到抵顶该盖体而使涡流30的厚度大幅超过该凸起部202时,使该凸起部202将失去原先的破坏涡流30的顶缘的水流的功能,使该进水空间11内的水压逐渐升高,甚至使该盖体破损或脱离而造成淹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水回收装置,能对应流经回收装置中不同水量所产生涡流进行扰流动作。本专利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水回收装置,能在不大幅增加装置体积的情况下,对应流经回收装置中的多种水量所产生涡流进行扰流动作。为实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雨水回收装置,包含:包含具有一形成一入水口、一出水口及一排污口的本体,所述本体的内部设有一中央形成一通孔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本体的内部分隔成一进水空间以及一位于所述进水空间下方的排水空间,所述入水口连通所述进水空间,而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排污口连通所述排水空间,其中,所述入水口的开口方向平行于所述通孔的切线方向,使得进入所述进水空间的雨水产生一涡流,所述进水空间设有一能抑制所述涡流高度上升的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空间中央具有一中心轴线,且所述扰流装置设于所述进水空间中,并由下而上纵向形成有的一第一扰流区以及一第二扰流区,所述第一扰流区设有至少一第一阻挡块,所述一第一阻挡块与所述中心轴线形成一第一距离,而所述第二扰流区设有至少一第二阻挡块,所述第二阻挡块与所述中心轴线形成一第二距离,又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关于所述进水空间中各组件的详细配置,所述的雨水回收装置于一实施例中,在所述进水空间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扰流区之间,形成有一不进行扰流的稳流区。而关于所述第一阻挡块与所述第二阻挡块的安装样态,所述的雨水回收装置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阻挡块与第二阻挡块皆连接于所述进水空间的壁面上,而所述第一阻挡块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阻挡块的厚度。所述的雨水回收装置于另一类实施例中,所述扰流装置包含一设置于所述第二扰流区顶部的挡板,所述第一阻挡块及所述第二阻挡块连结于所述挡板上,而所述第一阻挡块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阻挡块的厚度。所述的雨水回收装置于一类实施例中,所述扰流装置包含一设置于所述第二扰流区顶部的挡板,所述第一阻挡块连接于所述进水空间的一壁面上,所述第二阻挡块连结于所述挡板上,使所述第二阻挡块与所述壁面之间形成有一间隔距离。其中,关于所述的雨水回收装置于所述具有挡板的实施例中的所述挡板的详细设计,所述挡板设有至少一用以保持所述挡板的高度的支撑件,且所述挡板的外周设有一个邻近边缘位置的固定部,所述至少一第二阻挡块安装于所述固定部。此外,为了方便安装及更换所述扰流装置,所述的雨水回收装置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挡板的顶部设有一握把。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所述技术方案的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回收装置的进水空间中的扰流装置,为了对应在水量不同时,仅针对涡流的顶部部分进行扰流,设置有对应不同的水量而以阻挡块进行扰流的第一扰流区及第二扰流区,且其中,设置于较高的位置中,第二扰流区的阻挡块,距离进水空间的中央轴线的距离,小于设置于较低的位置中,第一扰流区的阻挡块距该中心线的第一距离,能够在不大幅增加装置高度的情况下,对应不同水量所产生的不同形状的涡流,仅针对涡流的顶部部分进行扰流动作;且其中,本专利技术并没有对构成该阻挡块的组件的形状、安装位置、及尺寸进行限制。附图说明图1A为先前技术中的雨水回收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雨水回收装置的于进水口处的剖面示意图;图1C及图1D为图1A中的雨水回收装置的作动示意图;图1E为图1A的雨水回收装置于进水量较大的状况时的示意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雨水回收装置于一第一实施例中的剖面示意图;图2B及图2C为图2A装置的作动示意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雨水回收装置于一第二实施例中的扰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3B为图3A的扰流装置于另一角度观察的立体示意图;图3C为图3A的扰流装置的仰视图;图3D为图3A的扰流装置设置于进水空间中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雨水回收装置于一第三实施例中的剖面示意图;图5A为本专利技术雨水回收装置于一第四实施例中的扰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5B为图5A的扰流装置设置于进水空间中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雨水回收装置于一第五实施例中的扰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500-雨水回收装置;10、50-本体;11、51-进水空间;110、510-上筒体;111、511-入水口;512-中心轴线;113、513-壁面;514-间隔距离;515-阻挡块;12、52-排水空间;520-下筒体;121、521-出水口;122、522-排污口;13、53-隔板;131、531-通孔;54-稳流区;201-扰流件;202-凸起部;61-第一扰流区;610-第一阻挡块;611-第一厚度;612-第一距离;613-第一长度;62-第二扰流区;620-第二阻挡块;621-第二厚度;622-第二距离;623-第二长度;630-第三阻挡块;30、70-涡流;31、71-漏斗结构;40-扰流器;41-挡板;42-支撑件;43-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水回收装置,具有一形成一入水口、一出水口及一排污口的本体,所述本体的内部设有一中央形成一通孔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本体的内部分隔成一进水空间以及一位于所述进水空间下方的排水空间,所述入水口连通所述进水空间,而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排污口连通所述排水空间,其中,所述入水口的开口方向平行于所述通孔的切线方向,使得进入所述进水空间的雨水产生一涡流,所述进水空间设有一能抑制所述涡流高度上升的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空间中央具有一中心轴线,且所述扰流装置设于所述进水空间中,并由下而上纵向形成一第一扰流区以及一第二扰流区,所述第一扰流区设有至少一第一阻挡块,所述第一阻挡块与所述中心轴线形成一第一距离,而所述第二扰流区设有至少一第二阻挡块,所述第二阻挡块与所述中心轴线形成一第二距离,又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1.25 TW 1071027351.一种雨水回收装置,具有一形成一入水口、一出水口及一排污口的本体,所述本体的内部设有一中央形成一通孔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本体的内部分隔成一进水空间以及一位于所述进水空间下方的排水空间,所述入水口连通所述进水空间,而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排污口连通所述排水空间,其中,所述入水口的开口方向平行于所述通孔的切线方向,使得进入所述进水空间的雨水产生一涡流,所述进水空间设有一能抑制所述涡流高度上升的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空间中央具有一中心轴线,且所述扰流装置设于所述进水空间中,并由下而上纵向形成一第一扰流区以及一第二扰流区,所述第一扰流区设有至少一第一阻挡块,所述第一阻挡块与所述中心轴线形成一第一距离,而所述第二扰流区设有至少一第二阻挡块,所述第二阻挡块与所述中心轴线形成一第二距离,又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空间的底部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韦翔李淑敏钟文禄
申请(专利权)人:宝阀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