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液芯柱替换的反渗透膜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6190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便于液芯柱替换的反渗透膜元件,包括滤芯外壳,所述滤芯外壳的一端内表面与密封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板的表面与橡胶密封垫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密封垫的表面与液芯柱的一端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液芯柱的表面与第一密封圈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液芯柱的表面与第二密封圈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液芯柱的表面与渗透收集网格的表面活动连接。该便于液芯柱替换的反渗透膜元件,通过用手旋转滤芯外壳盖使滤芯外壳盖与滤芯外壳分离开,再旋转端盖,使端盖带动液芯柱旋转,使得液芯柱与密封板分离开,从而可以很方便快捷的把进水分流网格与液芯柱分离开,达到了便于液芯柱替换的效果。

A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Element for Replacement of Liquid Core Colum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液芯柱替换的反渗透膜元件
本技术涉及净水设备
,具体为一种便于液芯柱替换的反渗透膜元件。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家用水处理设备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所使用。利用反渗透膜元件的净水机产品因为体积小巧,安装方便等原因越来越多的普及到千家万户。随着这些净水机反渗透膜滤芯的周期性更换使用,反渗透膜元件的需求量日益增长,拥有着巨大的市场。液芯柱是反渗透膜元件的一个基体部件,现有技术中的液芯柱,液芯柱的表面均布开设有通孔,使反渗透膜产出的纯水沿着滤布导流至液芯柱的流道孔内,这是家用反渗透膜元件常用的技术手段。但是现有液芯柱的结构有缺点,由于滤网滤布是直接用胶水粘接在光滑的液芯柱表面上,导致粘接的效果不理想,出现密封不严的隐患,会发生漏水的情况,从而影响了水质。在更换液芯柱时先要去除胶水,才能让液芯柱与滤网滤布分离开来,但液芯柱的表面总是有少许的残留胶水,用外力强行去除会伤到液芯柱的表面,导致液芯柱的表面凹凸不平,需要重新修复液芯柱,使得更换液芯柱不方便且非常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液芯柱替换的反渗透膜元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液芯柱替换的反渗透膜元件,包括滤芯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外壳(1)的一端内表面与密封板(2)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板(2)的表面与橡胶密封垫(3)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密封垫(3)的表面与液芯柱(4)的一端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液芯柱(4)的表面与第一密封圈(5)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液芯柱(4)的表面与第二密封圈(6)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液芯柱(4)的表面与渗透收集网格(7)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渗透收集网格(7)的表面与膜片(8)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膜片(8)的表面与进水分流网格(9)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液芯柱(4)的另一端表面与端盖(10)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端盖(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液芯柱替换的反渗透膜元件,包括滤芯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外壳(1)的一端内表面与密封板(2)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板(2)的表面与橡胶密封垫(3)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密封垫(3)的表面与液芯柱(4)的一端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液芯柱(4)的表面与第一密封圈(5)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液芯柱(4)的表面与第二密封圈(6)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液芯柱(4)的表面与渗透收集网格(7)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渗透收集网格(7)的表面与膜片(8)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膜片(8)的表面与进水分流网格(9)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液芯柱(4)的另一端表面与端盖(10)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端盖(10)的表面与第一浓水密封圈(11)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浓水密封圈(11)的表面与滤芯外壳(1)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滤芯外壳(1)的另一端表面与第二浓水密封圈(12)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浓水密封圈(12)的表面与滤芯外壳盖(13)的表面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光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海若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