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艳星专利>正文

一种胸腔引流管及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6064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胸腔引流管及引流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主管、支管和连接管,支管设有两根,主管的前端连接于连接管的后端,两根支管的后端共同连接于连接管的前端,两根支管并列设置,在两根支管之间设有易撕连接部,在支管的前端设有开口,在支管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导通孔,多个导通孔沿支管的长度方向呈单列,位于不同支管的导通孔的朝向相反且在支管的长度方向错位排列。使用时沿着易撕连接部将两根支管分离,分离的两根支管同时插入到患者的胸腔内进行引流,若一根支管阻塞,另一根支管还能够顺利引流,避免因阻塞而引发并发症;两根支管上错位且反向设置的导通孔处于不同的平面,进一步的避免了支管的阻塞。

A Thoracic Drainage Tube and Drainag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腔引流管及引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胸腔引流管及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在心胸外科疾病治疗历史上,胸腔积液的充分彻底引流是治疗心胸外科疾病最重要的治疗手段,胸腔引流管广泛应用于心胸外科手术中,对于胸腔积液的性质不明确的情况,胸腔有积液或为气胸、脓胸、恶性胸腔积液、以及进行胸膜腔内给药的患者都需要进行胸腔引流术,通过胸腔引流管将胸腔内的污物排出体外。在胸外科临床实践中,胸腔引流管广泛应用于气胸、胸腔积液的引流。目前临床普遍应用的胸腔引流管采用带侧孔的橡胶或医用硅胶管,常用的胸腔引流管是一根长约40cm的管,管侧壁有侧孔以提高引流效率,引流管在局麻条件下置入患侧胸膜腔内或开胸术后留置在胸膜腔内,为了保持引流管在胸腔内的长短不变,需将放置好的导管与胸壁皮肤缝上,以达到固定的目的。然而在临床治疗中,现有的引流管容易阻塞,导致引流液排出不通畅,引发并发症,胸腔积液引流通畅与否,事关疾病治疗的成败与病人生命安危;引流管固定不可靠,易造成引流管管周漏气形成皮下气肿、管周渗液引起感染,并发症增多,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胸腔引流管及引流装置,用以解决现有引流管易阻塞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胸腔引流管,其包括主管、支管和连接管,所述支管设有两根,所述主管的前端连接于所述连接管的后端,两根所述支管的后端共同连接于所述连接管的前端,两根所述支管并列设置,在两根所述支管之间设有易撕连接部,在所述支管的前端设有开口,在所述支管的侧壁上设有多个连通支管内外的导通孔,多个所述导通孔沿所述支管的长度方向呈单列且间隔设置,位于不同所述支管的所述导通孔的朝向相反,且位于不同所述支管的所述导通孔在所述支管的长度方向错位排列。其中,所述导通孔呈椭圆形。其中,位于同一所述支管的所述导通孔在所述支管的长度方向的间距为2cm。其中,所述主管和所述支管以及所述连接管的材质均为生物相容性材料。其中,所述连接管的横断面呈椭圆形。其中,所述连接管的长度为5cm。其中,所述胸腔引流管还包括加药管,所述加药管的中段与所述主管为一体结构且平行,所述加药管的前段与任一所述支管为一体结构且平行。其中,所述胸腔引流管还包括固定气囊及充气囊,所述固定气囊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气囊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固定气囊分别固定于所述连接管的前后两端,沿所述连接管的外壁设有一根连通两个所述固定气囊的连通管,后侧的所述固定气囊与所述充气囊通过一根充气管连接。其中,所述胸腔引流管还包括加药管、固定气囊及充气囊,所述加药管的中段与所述主管为一体结构且平行,所述加药管的前段与任一所述支管为一体结构且平行,所述固定气囊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气囊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固定气囊分别固定于所述连接管的前后两端,沿所述连接管的外壁设有一根连通两个所述固定气囊的连通管,后侧的所述固定气囊与所述充气囊通过一根充气管连接。为解决现有引流管易阻塞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胸腔引流装置,其包括上述的胸腔引流管。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胸腔引流管及引流装置,使用时根据实际需要对支管的长度进行裁剪,然后沿着易撕连接部将并列设置的两根支管分离,分离的两根支管同时插入到患者的胸腔内进行引流,即便一根支管阻塞,另一根支管还能够顺利引流,避免因阻塞而引发并发症;两根支管上错位且反向设置的导通孔位于不同的平面,在两根支管分布在不同位置的情况下,导通孔可处于多种不同的平面内,进一步的避免了支管的阻塞。此外,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胸腔引流管,当需要对胸腔内注入药业辅助引流或者治疗时,仅需通过加药管即可将药物注入到胸腔内,避免乐二次穿刺带给病患的痛苦;而且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胸腔引流管,在将支管插入胸腔后,利用充气囊对固定气囊进行充气,充气后的固定气囊与连接管整体上呈哑铃形,前侧的固定气囊卡在胸腔内,后侧的固定气囊卡在胸腔外,避免缝针对病患造成的二次伤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胸腔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胸腔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胸腔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4提供的胸腔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管,2-支管,3-易撕连接部,4-导通孔,5-加药管,6-固定气囊,7-充气囊,8-连通管,9-充气管,10-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实施例1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胸腔引流管及引流装置,该引流装置包括胸腔引流管,用以解决现有引流管易阻塞的问题,主要应用但不限于在:1、胸腔疾病所引起的胸腔积液和积气的充分引流;2、常规胸腔疾病开胸手术术后胸腔积液的充分引流;3、微创电视胸腔镜手术术后胸腔积液或积气的充分引流;4、心脏外科手术术后纵膈与心包腔(胸腔)积液的充分引流,通过剑凸下置管,达到心包腔与纵膈同时引流;5、双胸腔疾病手术后积液引流,比如双侧气胸、双侧肺部肿瘤等,通过剑凸下置管,达到双胸腔引流。如图1和2所示,胸腔引流管包括主管1、支管2和连接管10,所述主管1和所述支管2以及连接管10的材质均为生物相容性材料,生物相容性材料是指与生物组织之间具有良好相容性的材料,可以防止材料与机体接触对细胞及全身产生毒性、刺激性、凝血功能异常、溶血、致畸性、炎症、致突变、致癌等危害。具体地,可以是硅胶、尼龙、聚酰胺等,通过将套管的材质限定为生物相容性材料,使支管2可被安装在人体或动物的组织内,使用时,主管1位于体外,支管2插入胸腔内,使用时连接管10位于人体胸腔的插入口,连接管10的长度约为5cm,连接管10的横断面呈椭圆形,也就是呈扁状结构,扁状结构的厚度跟据成人的肋骨之间的间距设计,不会因厚度过大而对胸壁肋间神经压迫引起疼痛,这也是设计椭圆形或偏扁圆的原因,所述支管2设有两根,所述主管1的前端连接于所述连接管10的后端,两根所述支管2的后端共同连接于所述连接管10的前端,两根所述支管2并列设置,在两根所述支管2之间设有易撕连接部3,使用时沿易撕连接部3撕开,使两根支管2在胸腔内处于不同的位置,有利于引流,同时不同位置分布的支管2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因阻塞导致的引流不畅,因为一根支管2阻塞了,还有另外一根支管2可以引流,在所述支管2的前端设有开口(图中未画出),在所述支管2的侧壁上设有多个连通支管2内外的导通孔4,开口和导通孔4均用来提供胸腔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胸腔引流管包括主管(1)、支管(2)和连接管(10),所述支管(2)设有两根,所述主管(1)的前端连接于所述连接管(10)的后端,两根所述支管(2)的后端共同连接于所述连接管(10)的前端,两根所述支管(2)并列设置,在两根所述支管(2)之间设有易撕连接部(3),在所述支管(2)的前端设有开口,在所述支管(2)的侧壁上设有多个连通支管(2)内外的导通孔(4),多个所述导通孔(4)沿所述支管(2)的长度方向呈单列且间隔设置,位于不同所述支管(2)的所述导通孔(4)的朝向相反,且位于不同所述支管(2)的所述导通孔(4)在所述支管(2)的长度方向错位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胸腔引流管包括主管(1)、支管(2)和连接管(10),所述支管(2)设有两根,所述主管(1)的前端连接于所述连接管(10)的后端,两根所述支管(2)的后端共同连接于所述连接管(10)的前端,两根所述支管(2)并列设置,在两根所述支管(2)之间设有易撕连接部(3),在所述支管(2)的前端设有开口,在所述支管(2)的侧壁上设有多个连通支管(2)内外的导通孔(4),多个所述导通孔(4)沿所述支管(2)的长度方向呈单列且间隔设置,位于不同所述支管(2)的所述导通孔(4)的朝向相反,且位于不同所述支管(2)的所述导通孔(4)在所述支管(2)的长度方向错位排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孔(4)呈椭圆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所述支管(2)的所述导通孔(4)在所述支管(2)的长度方向的间距为2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1)和所述支管(2)以及所述连接管(10)的材质均为生物相容性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0)的横断面呈椭圆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0)的长度为5cm。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胸腔引流管,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星熊素华李梓行
申请(专利权)人:李艳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