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调节固定的气管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6056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于调节固定的气管导管,包括固定夹和开垫式气管导管,所述开垫式气管导管贯穿固定夹的内部,且开垫式气管导管的一端设置有可插入人体内部的气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开垫式气管导管上安装可滑动式的固定夹,且在固定夹的内部设有气管导管孔和吸痰管孔,然后经过锯齿状夹口按压,使固定夹固定在开垫式气管导管上,解决了麻醉过程中,因肌松恢复而导致患者不自觉的咬管行为,从而避免发生窒息现象,另外可以将开垫式气管导管固定的更加牢固,使得固定好后能清晰的读取插管深度刻度,而且能够保护患者的牙齿,减少牙龈、口唇等软组织的损伤,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麻醉医生工作量。

An easy-to-adjust and fix tracheal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于调节固定的气管导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领域,具体是一种易于调节固定的气管导管。
技术介绍
随着重症呼吸监护技术和机械通气技术的迅速发展,气管插管已经成为临床抢救危急重症患者呼吸功能障碍以及外科手术呼吸支持的重要手段,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气管导管已经成为麻醉医生手中最为重要的武器,目前市场上,气管导管的种类繁多,有单腔气管导管、喉罩以及双腔气管导管。这些气管导管虽然用途不一,但是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缺陷:无法防止患者因咬管而产生窒息,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另外准备牙垫并固定,增加麻醉医生工作量,并将牙垫与气管导管一起固定,较为繁琐,且导管固定深度容易受影响,固定后再次读取导管深度较为困难,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研发了一种既可以良好通气,又能防止患者咬管的专用器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调节固定的气管导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易于调节固定的气管导管,包括固定夹和开垫式气管导管,所述开垫式气管导管贯穿固定夹的内部,且开垫式气管导管的一端设置有可插入人体内部的气囊,所述固定夹的一端内壁设置有夹口,且固定夹的两端外壁边缘处远离气囊的一侧均设置有挡板,所述固定夹的两端外壁边缘处靠近挡板的后侧位置处设置有软胶块,且固定夹的两外侧壁靠近挡板的后侧均设置有拉环。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夹的内部对应开垫式气管导管的外部位置处设置有气管导管孔,所述气管导管孔的内径大于开垫式气管导管的外径。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夹的内部靠近夹口的内侧位置处设置有吸痰管孔,所述吸痰管孔与气管导管孔之间设置有吻合口。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夹的外壁对应气管导管孔和吸痰管孔的外部位置处设置有凸起环,且凸起环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孔,固定孔的内壁设置有凸起块。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开垫式气管导管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刻度线。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管导管孔和吸痰管孔的内壁均设置有防滑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使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通过在开垫式气管导管上安装可滑动式的固定夹,且在固定夹的内部设有气管导管孔和吸痰管孔,然后经过锯齿状夹口按压,使固定夹固定在开垫式气管导管上,并在固定夹的外部靠近挡板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软胶块,便于对患者的牙齿进行保护,且通过在固定夹的两外侧壁靠近挡板的后侧均设置有拉环,方便用线或固定带打结并绕着患者脖子上进行固定,解决了麻醉过程中,因为肌松恢复而导致患者不自觉的咬管行为,从而避免发生窒息现象,另外可以将开垫式气管导管固定的更加牢固,使得固定好后能清晰的读取插管深度刻度,而且能够保护患者的牙齿,减少牙龈、口唇等软组织的损伤,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麻醉医生工作量。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易于调节固定的气管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易于调节固定的气管导管中凸起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夹;2、开垫式气管导管;3、气管导管孔;4、吸痰管孔;5、吻合口;6、夹口;7、挡板;8、软胶块;9、拉环;10、气囊;11、凸起环;12、固定孔;13、凸起块。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易于调节固定的气管导管,包括固定夹1和开垫式气管导管2,开垫式气管导管2贯穿固定夹1的内部,且开垫式气管导管2的一端设置有可插入人体内部的气囊10,固定夹1的一端内壁设置有夹口6,且固定夹1的两端外壁边缘处远离气囊10的一侧均设置有挡板7,固定夹1的两端外壁边缘处靠近挡板7的后侧位置处设置有软胶块8,且固定夹1的两外侧壁靠近挡板7的后侧均设置有拉环9。在图1中:固定夹1的内部对应开垫式气管导管2的外部位置处设置有气管导管孔3,气管导管孔3的内径大于开垫式气管导管2的外径,便于开垫式气管导管2安装在固定夹1的内部。在图1中:固定夹1的内部靠近夹口6的内侧位置处设置有吸痰管孔4,吸痰管孔4与气管导管孔3之间设置有吻合口5,便于吸痰管的安装。在图1中:固定夹1的外壁对应气管导管孔3和吸痰管孔4的外部位置处设置有凸起环11,且凸起环1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孔12,固定孔12的内壁设置有凸起块13,便于增加与气管导管孔3和吸痰管孔4之间的摩擦力,进而方便对气管导管孔3和吸痰管孔4进行固定,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滑动影响医护人员的操作。在图1中:开垫式气管导管2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刻度线,便于操作者读取插管深度。在图1中:气管导管孔3和吸痰管孔4的内壁均设置有防滑纹,便于进一步的增加固定夹1对气管导管孔3和吸痰管孔4的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开垫式气管导管2上安装可滑动式的固定夹1,固定夹1为一种柔软材质的构件,便于防止固定夹1过硬对口腔造成损害,且在固定夹1的内部设有气管导管孔3和吸痰管孔4,固定夹1的内部对应开垫式气管导管2的外部位置处设置有气管导管孔3,气管导管孔3的内径大于开垫式气管导管2的外径,便于开垫式气管导管2安装在固定夹1的内部,且固定夹1的外壁对应气管导管孔3和吸痰管孔4的外部位置处设置有凸起环11,且凸起环1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孔12,固定孔12的内壁设置有凸起块13,便于增加与气管导管孔3和吸痰管孔4之间的摩擦力,进而方便对气管导管孔3和吸痰管孔4进行固定,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滑动影响医护人员的操作,然后通过对锯齿状夹口6进行按压,使固定夹1固定在开垫式气管导管2的外部,通过在固定夹1的外部靠近挡板7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软胶块8,便于对患者的牙齿进行保护,且通过在固定夹1的两外侧壁靠近挡板7的后侧均设置有拉环9,方便用线或固定带打结并绕着患者脖子上进行固定,解决了麻醉过程中,因为肌松恢复而导致患者不自觉的咬管行为,从而避免发生窒息现象,另外可以将开垫式气管导管2固定的更加牢固,且开垫式气管导管2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刻度线,使得固定好后能清晰的读取插管深度刻度,而且能够保护患者的牙齿,减少牙龈、口唇等软组织的损伤,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麻醉医生工作量。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于调节固定的气管导管,包括固定夹(1)和开垫式气管导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垫式气管导管(2)贯穿固定夹(1)的内部,且开垫式气管导管(2)的一端设置有可插入人体内部的气囊(10),所述固定夹(1)的一端内壁设置有夹口(6),且固定夹(1)的两端外壁边缘处远离气囊(10)的一侧均设置有挡板(7),所述固定夹(1)的两端外壁边缘处靠近挡板(7)的后侧位置处设置有软胶块(8),且固定夹(1)的两外侧壁靠近挡板(7)的后侧均设置有拉环(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调节固定的气管导管,包括固定夹(1)和开垫式气管导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垫式气管导管(2)贯穿固定夹(1)的内部,且开垫式气管导管(2)的一端设置有可插入人体内部的气囊(10),所述固定夹(1)的一端内壁设置有夹口(6),且固定夹(1)的两端外壁边缘处远离气囊(10)的一侧均设置有挡板(7),所述固定夹(1)的两端外壁边缘处靠近挡板(7)的后侧位置处设置有软胶块(8),且固定夹(1)的两外侧壁靠近挡板(7)的后侧均设置有拉环(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调节固定的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1)的内部对应开垫式气管导管(2)的外部位置处设置有气管导管孔(3),所述气管导管孔(3)的内径大于开垫式气管导管(2)的外径。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威王军黄东晓汪昊星高宏王志萍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