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自动调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6048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自动调平装置,包括底座和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顶升机构,所述底座上通过减震机构安装有调平机构,所述调平机构位于所述顶升机构上方,所述顶升机构的顶升盘处于最低位置时,所述顶升盘与所述调平机构的底面间隔布置,所述顶升机构的顶升盘处于最高位置时,所述顶升盘顶在所述调平机构的底面上。适用于精密仪器的调平。

An on-board automatic leve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自动调平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自动调平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许多精密仪器都需要在调平后的水平工作台上使用,而这些水平工作台分为手动调平和自动调平两种方式,自动调平一般采用将精密仪器固定在自动调平机构上,通过调平机构进行自动调平控制,自动调平机构有固定式、可移动式和车载式三种。其中,现有的大型车载自动调平机构,如车载平台、工程车、通讯车等,大多采用多点支撑原理,通过调节各液压支腿实现平台或车辆自动调平,这种调平机构调平精度低,调平时间长,且需解决多点支撑中的同步及平衡问题,控制方式较为复杂,此外,大型自动调平底座多采用机电液一体化控制技术,技术复杂、造价高昴,只适合于特定场合使用。安装在车内需调平状态下使用的中小型精密仪器,其主要技术要求为:在车内需可靠地固定,车载运输时处于减震运输状态,工作时处于刚性调平状态。根据工作要求,无法采用大型车载自动调平机构的结构形式进行安装固定,目前常用的是分体式结构,即将仪器先放置在包装箱或固定在减震器上,使用时再放置在手动或自动调平机构上使用,这样,操作使用非常不方便且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车载自动调平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车载自动调平装置,包括底座和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顶升机构,所述底座上通过减震机构安装有调平机构,所述调平机构位于所述顶升机构上方,所述顶升机构的顶升盘处于最低位置时,所述顶升盘与所述调平机构的底面间隔布置,所述顶升机构的顶升盘处于最高位置时,所述顶升盘顶在所述调平机构的底面上。本调平装置使用时,精密仪器安装在调平机构上,当本调平装置处于减震状态时,顶升机构的顶升盘与调平机构的底面间隔布置,此时,减震机构承受调平机构和精密仪器的重力并使调平机构和精密仪器处于浮动状态,从而达到了为精密仪器减震的目的;当本调平装置处于调平状态时,顶升机构的顶升盘先顶在调平机构的底面上,使精密仪器处于固定状态,然后通过调平机构来根据实际工况调平精密仪器即可。整个过程操作简单方便,且由于本调平装置为整体式结构,所以操作效率高,方便搬运和管理。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为下端开口且带翻边的筒状结构,所述固定套的顶面上设有穿插孔,所述穿插孔内安装有纵截面为T型结构的下减震套,所述下减震套内穿插有可上下移动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纵截面也为T型结构,所述导向杆的下端设有导向环,所述导向环可上下滑动的安装在所述固定套内,所述导向杆上对应所述导向环与所述固定套顶部之间的位置套装有减震复位弹簧,所述导向杆的上端通过浮动套压装在所述调平机构的底面上,所述浮动套与所述导向杆的上端之间设有上减震套,所述下减震套压装在所述浮动套与所述固定套之间。通过压装在浮动套与固定套之间的下减震套,能有效地对调平机构起到减震作用;同时,再配合减震复位弹簧能进一步地对调平机构起到减震作用;而且,减震复位弹簧还能起到复位作用;最后,加设的上减震套能更进一步地对调平机构起到减震作用,而且还能保证导向杆与调平机构的底面之间,以及导向杆与浮动套之间无间隙安装,从而能防止导向杆在减震过程中,与调平机构的底面之间以及与浮动套之间发生相对移动,进而保障了本减震机构的平稳性和可靠性。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固定套顶部与所述减震复位弹簧上端之间设有垫圈。加设的垫圈能有效地防止减震复位弹簧对固定套产生损伤,从而提高了使用寿命。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下减震套的插入所述固定套上的穿插孔内的部分的高度大于所述固定套上的穿插孔的深度。通过将下减震套的插入固定套上的穿插孔内的部分的高度设计成大于固定套上的穿插孔的深度,这样,加设的垫圈不会与固定套直接接触,从而进一步地防止了减震复位弹簧对固定套产生损伤,而且,下减震套还能对垫圈起到减震作用,从而也间接地提高了本减震机构的减震效果。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垫圈的内径与所述导向杆下端的外径相配合,所述垫圈的外径小于所述固定套的内径。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导向环的内径与所述导向杆下端的外径相配合,所述导向环的外径与所述固定套的内径相配合。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浮动套为上端开口且带翻边的筒状结构,所述浮动套的下端设有用于所述导向杆穿过的穿插孔。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上减震套的纵截面为T型结构,所述上减震套的下端插装在所述浮动套的穿插孔内且套装在所述导向杆上,所述上减震套的上端顶面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杆顶部的圆盘相配合的凹槽。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上减震套的上端顶面上的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导向杆顶部的圆盘的厚度。通过将上减震套的上端顶面上的凹槽的深度设计成小于导向杆顶部的圆盘的厚度,这样能保证导向杆与调平机构的底面之间,以及导向杆与浮动套之间无间隙安装,从而能防止导向杆在减震过程中,与调平机构的底面之间以及与浮动套之间发生相对移动,进而保障了本减震机构的平稳性和可靠性。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导向杆下端对应所述导向环下方的位置通过螺纹方式安装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导向环之间设有防松垫圈。通过将导向环设计成由锁紧螺母安装固定,这样方便了后期的维护,同时,加设的防松垫圈能有效地防止锁紧螺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松脱。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固定套上端的外径、所述下减震套上端的外径以及所述浮动套下端的外径均一致。通过将固定套上端的外径、下减震套上端的外径以及浮动套下端的外径设计成均一致,这样能保证各零部件之间受力均衡,从而一方面提高了减震效果,另一方面提高了使用寿命。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固定套、所述下减震套、所述导向杆以及所述浮动套的轴线均在同一直线上。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调平机构包括外框、中框和内框,所述内框的顶面为用于安装精密仪器的仪器安装面,所述内框的两侧分别通过一根内框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中框内,所述中框的两侧分别通过一根中框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外框内,所述外框安装在所述减震机构上且所述外框位于所述顶升机构上方,所述内框的转动方向与所述中框的转动方向垂直布置,所述外框与所述中框之间设有用于调整所述中框水平度的中框调平组件,所述中框与所述内框之间设有用于调整所述内框水平度的内框调平组件。通过将内框和中框均设计成可转动结构,并将内框的转动方向设计成与中框的转动方向垂直布置,再在外框与中框之间加设中框调平组件,中框与内框之间加设内框调平组件,从而可以通过配合调整中框调平组件和内框调平组件来实现内框的调平,进而达到精密仪器调平的目的。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中框调平组件包括转销座、中框调平座、中框蜗杆轴、中框调平电机和中框调平齿轮,所述转销座的横截面为U型结构,所述转销座安装在所述外框上对应所述中框的位置且所述转销座的U型结构的开口朝向所述中框,所述中框调平座为筒状结构,所述中框调平座下端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转销座内对应的位置,所述中框调平座的转动方向朝向所述转销座的U型结构的开口且所述中框调平座的转动方向与所述中框的转动方向一致,所述中框蜗杆轴沿着所述中框调平座的轴线可自转地安装在所述中框调平座内,所述中框调平座朝向所述中框的侧壁上设有可让所述中框蜗杆轴中部的齿外露的开口,所述中框调平电机倒装在所述中框调平座的底面上且所述中框调平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中框蜗杆轴相连,所述中框调平齿轮安装在所述中框上对应所述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自动调平装置,包括底座(1)和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的顶升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通过减震机构(3)安装有调平机构(4),所述调平机构(4)位于所述顶升机构(2)上方,所述顶升机构(2)的顶升盘(2a)处于最低位置时,所述顶升盘(2a)与所述调平机构(4)的底面间隔布置,所述顶升机构(2)的顶升盘(2a)处于最高位置时,所述顶升盘(2a)顶在所述调平机构(4)的底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自动调平装置,包括底座(1)和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的顶升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通过减震机构(3)安装有调平机构(4),所述调平机构(4)位于所述顶升机构(2)上方,所述顶升机构(2)的顶升盘(2a)处于最低位置时,所述顶升盘(2a)与所述调平机构(4)的底面间隔布置,所述顶升机构(2)的顶升盘(2a)处于最高位置时,所述顶升盘(2a)顶在所述调平机构(4)的底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自动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3)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的固定套(3a),所述固定套(3a)为下端开口且带翻边的筒状结构,所述固定套(3a)的顶面上设有穿插孔,所述穿插孔内安装有纵截面为T型结构的下减震套(3b),所述下减震套(3b)内穿插有可上下移动的导向杆(3c),所述导向杆(3c)的纵截面也为T型结构,所述导向杆(3c)的下端设有导向环(3d),所述导向环(3d)可上下滑动的安装在所述固定套(3a)内,所述导向杆(3c)上对应所述导向环(3d)与所述固定套(3a)顶部之间的位置套装有减震复位弹簧(3e),所述导向杆(3c)的上端通过浮动套(3f)压装在所述调平机构(4)的底面上,所述浮动套(3f)与所述导向杆(3c)的上端之间设有上减震套(3g),所述下减震套(3b)压装在所述浮动套(3f)与所述固定套(3a)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自动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3a)顶部与所述减震复位弹簧(3e)上端之间设有垫圈(3h)。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载自动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减震套(3b)的插入所述固定套(3a)上的穿插孔内的部分的高度大于所述固定套(3a)上的穿插孔的深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载自动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3h)的内径与所述导向杆(3c)下端的外径相配合,所述垫圈(3h)的外径小于所述固定套(3a)的内径。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自动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环(3d)的内径与所述导向杆(3c)下端的外径相配合,所述导向环(3d)的外径与所述固定套(3a)的内径相配合。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自动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套(3f)为上端开口且带翻边的筒状结构,所述浮动套(3f)的下端设有用于所述导向杆(3c)穿过的穿插孔。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载自动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减震套(3g)的纵截面为T型结构,所述上减震套(3g)的下端插装在所述浮动套(3f)的穿插孔内且套装在所述导向杆(3c)上,所述上减震套(3g)的上端顶面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杆(3c)顶部的圆盘相配合的凹槽。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车载自动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减震套(3g)的上端顶面上的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导向杆(3c)顶部的圆盘的厚度。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自动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3c)下端对应所述导向环(3d)下方的位置通过螺纹方式安装有锁紧螺母(3i),所述锁紧螺母(3i)与所述导向环(3d)之间设有防松垫圈。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自动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3a)上端的外径、所述下减震套(3b)上端的外径以及所述浮动套(3f)下端的外径均一致。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自动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3a)、所述下减震套(3b)、所述导向杆(3c)以及所述浮动套(3f)的轴线均在同一直线上。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自动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平机构(4)包括外框(4a)、中框(4b)和内框(4c),所述内框(4c)的顶面为用于安装精密仪器(a)的仪器安装面,所述内框(4c)的两侧分别通过一根内框转轴(4d)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中框(4b)内,所述中框(4b)的两侧分别通过一根中框转轴(4e)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外框(4a)内,所述外框(4a)安装在所述减震机构(3)上且所述外框(4a)位于所述顶升机构(2)上方,所述内框(4c)的转动方向与所述中框(4b)的转动方向垂直布置,所述外框(4a)与所述中框(4b)之间设有用于调整所述中框(4b)水平度的中框调平组件(4f),所述中框(4b)与所述内框(4c)之间设有用于调整所述内框(4c)水平度的内框调平组件(4g)。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车载自动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调平组件(4f)包括转销座(4f1)、中框调平座(4f2)、中框蜗杆轴(4f3)、中框调平电机(4f4)和中框调平齿轮(4f5),所述转销座(4f1)的横截面为U型结构,所述转销座(4f1)安装在所述外框(4a)上对应所述中框(4b)的位置且所述转销座(4f1)的U型结构的开口朝向所述中框(4b),所述中框调平座(4f2)为筒状结构,所述中框调平座(4f2)下端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转销座(4f1)内对应的位置,所述中框调平座(4f2)的转动方向朝向所述转销座(4f1)的U型结构的开口且所述中框调平座(4f2)的转动方向与所述中框(4b)的转动方向一致,所述中框蜗杆轴(4f3)沿着所述中框调平座(4f2)的轴线可自转地安装在所述中框调平座(4f2)内,所述中框调平座(4f2)朝向所述中框(4b)的侧壁上设有可让所述中框蜗杆轴(4f3)中部的齿外露的开口,所述中框调平电机(4f4)倒装在所述中框调平座(4f2)的底面上且所述中框调平电机(4f4)的输出端与所述中框蜗杆轴(4f3)相连,所述中框调平齿轮(4f5)安装在所述中框(4b)上对应所述中框蜗杆轴(4f3)的位置且所述中框调平齿轮(4f5)与所述中框蜗杆轴(4f3)中部的齿啮合,所述转销座(4f1)上对应所述中框调平座(4f2)上端的位置设有用于将所述中框调平座(4f2)压向所述中框调平齿轮(4f5)的中框弹性压紧件(4f6)。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车载自动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调平座(4f2)下端两侧分别通过一根中框转销(4f7)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转销座(4f1)内壁上对应的位置。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车载自动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蜗杆轴(4f3)与所述中框调平电机(4f4)同轴布置。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车载自动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弹性压紧件(4f6)为中框弹簧销,所述中框弹簧销包括横向固定安装在所述转销座(4f1)上端侧壁上的中框外壳(4f6a),所述中框外壳(4f6a)内滑动安装有T型结构的中框压紧销(4f6b),所述中框压紧销(4f6b)一端压紧在所述中框调平座(4f2)的外壁上,所述中框压紧销(4f6b)另一端套装有中框压紧弹簧(4f6c),所述中框压紧弹簧(4f6c)一端与所述T型结构的中框压紧销(4f6b)的T型台阶相抵,所述中框压紧弹簧(4f6c)另一端与所述中框外壳(4f6a)的内壁相抵。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车载自动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压紧销(4f6b)套装有所述中框压紧弹簧(4f6c)的一端贯穿所述中框外壳(4f6a)并向外延伸设有中框拉环(4f6d)。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车载自动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蜗杆轴(4f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峰温传义龙登坛何云峰张惠李兰春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江航天万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