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手机后盖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59947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8:42
一种新型手机后盖及其生产工艺,涉及光电产品技术领域,其包括防爆基材层和PC板材层,所述防爆基材层为流延成型或涂布而成的脂肪族TPU薄膜或者为涂布丙烯酸树脂并经UV固化形成的丙烯酸树脂薄膜或者为PC基材,所述防爆基材层上涂覆有一层由丙烯酸压敏胶或热熔胶形成胶粘层,所述PC板材层的一面涂覆有一层硬化层,所述PC板材层的另一面涂布有一层水汽阻隔涂层并与胶粘层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在极大程度上避免加工过程中材料发生翘曲变形,并且减少出现泡点,提高产品良率。

A New Type of Mobile Phone Back Cover and Its Production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手机后盖及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电产品
,尤其指一种新型手机后盖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智能手机一类的电子产品深入千家万户,成为了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2G时代到3G时代再到4G时代,以及即将普及的5G通讯,手机的后盖材料也由最初的塑料到金属,再到玻璃陶瓷,再到通讯良好的PC与PMMA复合材料,产品始终在不断创新着。在对手机3D盖板的研究中,PC/PMMA复合板材成为了当下的热点。由于5G时代的来临,手机3D盖板市场也面临着重新洗牌,玻璃和陶瓷将趁势而上,金属则面临着淘汰,而传统的塑料或将迎来“重生”。现有的PC+PMMA手机后盖生产工艺基本为:PC+PMMA复合板材→UV转印纹理→PVD增亮→丝印油墨→裁切→热弯成型→淋涂硬化层→UV固化→CNC修边→成型,该工艺的主要缺陷有:1、PC材料与PMMA材料的热收缩率不一致,导致传统PC+PMMA板材复合防爆膜再进行UV转印、拉丝之后进行高温环测时会产生翘曲反弹从而引发变形,并且传统的防爆膜无法满足四曲面的成型和深曲面的热弯;2、片材转印和PVD镀膜的效率过低,成本非常高;3、现有的加工方式通常在PC材料先热弯定型后,再进行淋涂或者浸涂硬化材料,这样会产生较大的气味和泡点,导致产品良率低,生产成本也相应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手机后盖及其生产工艺,可在极大程度上避免加工过程中材料发生翘曲变形,并且减少出现泡点,提高产品良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手机后盖,包括防爆基材层和PC板材层,所述防爆基材层为流延成型或涂布而成的脂肪族TPU薄膜或者为涂布丙烯酸树脂并经UV固化形成的丙烯酸树脂薄膜或者为PC基材,所述防爆基材层上涂覆有一层由丙烯酸压敏胶或热熔胶形成胶粘层,所述PC板材层的一面涂覆有一层硬化层,所述PC板材层的另一面涂布有一层水汽阻隔涂层并与胶粘层复合。进一步地,所述防爆基材层的下表面通过UV转印纹理形成一层UV转印层,所述UV转印层的下表面通过溅镀形成一层PVD增亮层,所述PVD增亮层的下表面通过UV油墨丝印形成一层UV油墨丝印层。或者,所述防爆基材层的下表面通过UV油墨丝印形成一层UV油墨丝印层,所述防爆基材层的上表面通过溅镀形成一层PVD增亮层,所述PVD增亮层的上表面通过UV转印纹理形成一层UV转印层,所述胶粘层涂覆在UV转印层上。或者,所述防爆基材层的上表面通过UV油墨丝印形成一层UV油墨丝印层,所述UV油墨丝印层的上表面通过溅镀形成一层PVD增亮层,所述PVD增亮层的上表面通过UV转印纹理形成一层UV转印层,所述胶粘层涂覆在UV转印层上。优选地,所述防爆基材层的厚度为30-150um;所述PC板材层为厚度0.3-1mm的光学注塑级PC膜;所述胶粘层的厚度为10-30um;所述硬化层为采用无溶剂涂料或PM溶剂在PC板材层表面固化形成的一层硬度为4-6H的硬化耐磨结构,所述硬化层的厚度为8-20um;所述水汽阻隔涂层的厚度为0.1-1um,其水汽透过率≤10mL/m2×24h、氧气阻隔率≤1g/m2×24h,其表面的达因值≥42,其硬度为1H。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一种新型手机后盖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以流延成型或涂布而成的脂肪族TPU薄膜或者涂布丙烯酸树脂并经UV固化形成的丙烯酸树脂薄膜或者PC基材作为防爆基材层,在所述防爆基材层的下表面通过UV转印纹理形成一层UV转印层;b)在所述UV转印层的下表面通过溅镀形成一层PVD增亮层;c)在所述PVD增亮层的下表面通过UV油墨丝印形成一层UV油墨丝印层;d)在所述防爆基材层的上表面涂覆一层由丙烯酸压敏胶或热熔胶形成胶粘层,然后在胶粘层上复合一层离型膜,从而得到一种具有纹理、镀膜增量且已丝印的防爆膜;e)在所述PC板材层的一面采用无溶剂涂料或PM溶剂涂覆形成一层硬化层;f)在所述PC板材层的另一面涂布一层水汽阻隔涂层;g)撕掉所述胶粘层上的离型膜,使所述PC板材层带有水汽阻隔涂层的一面与胶粘层复合在一起,形成手机后盖板材;h)将所述手机后盖板材进行冲切,将其裁切成为规则形状的手机后盖板材;i)对所述规则形状的手机后盖板材进行热弯成型,得到热弯后的手机后盖板材;j)对所述热弯后的手机后盖板材进行CNC修边,从而得到手机后盖产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一种新型手机后盖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以流延成型或涂布而成的脂肪族TPU薄膜或者涂布丙烯酸树脂并经UV固化形成的丙烯酸树脂薄膜或者PC基材作为防爆基材层,在所述防爆基材层的下表面通过UV油墨丝印形成一层UV油墨丝印层;b)在所述防爆基材层的上表面通过溅镀形成一层PVD增亮层;c)在所述PVD增亮层的上表面通过UV转印纹理形成一层UV转印层;d)在所述UV转印层的上表面涂覆一层由丙烯酸压敏胶或热熔胶形成胶粘层,然后在胶粘层上复合一层离型膜,从而得到一种具有纹理、镀膜增量且已丝印的防爆膜;e)在所述PC板材层的一面采用无溶剂涂料或PM溶剂涂覆形成一层硬化层;f)在所述PC板材层的另一面涂布一层水汽阻隔涂层;g)撕掉所述胶粘层上的离型膜,使所述PC板材层带有水汽阻隔涂层的一面与胶粘层复合在一起,形成手机后盖板材;h)将所述手机后盖板材进行冲切,将其裁切成为规则形状的手机后盖板材;i)对所述规则形状的手机后盖板材进行热弯成型,得到热弯后的手机后盖板材;j)对所述热弯后的手机后盖板材进行CNC修边,从而得到手机后盖产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一种新型手机后盖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以流延成型或涂布而成的脂肪族TPU薄膜或者涂布丙烯酸树脂并经UV固化形成的丙烯酸树脂薄膜或者PC基材作为防爆基材层,在所述防爆基材层的上表面通过UV油墨丝印形成一层UV油墨丝印层;b)在所述UV油墨丝印层的上表面通过溅镀形成一层PVD增亮层;c)在所述PVD增亮层的上表面通过UV转印纹理形成一层UV转印层;d)在所述UV转印层的上表面涂覆一层由丙烯酸压敏胶或热熔胶形成胶粘层,然后在胶粘层上复合一层离型膜,从而得到一种具有纹理、镀膜增量且已丝印的防爆膜;e)在所述PC板材层的一面采用无溶剂涂料或PM溶剂涂覆形成一层硬化层;f)在所述PC板材层的另一面涂布一层水汽阻隔涂层;g)撕掉所述胶粘层上的离型膜,使所述PC板材层带有水汽阻隔涂层的一面与胶粘层复合在一起,形成手机后盖板材;h)将所述手机后盖板材进行冲切,将其裁切成为规则形状的手机后盖板材;i)对所述规则形状的手机后盖板材进行热弯成型,得到热弯后的手机后盖板材;j)对所述热弯后的手机后盖板材进行CNC修边,从而得到手机后盖产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防爆基材层为流延成型或涂布而成的脂肪族TPU薄膜或者为涂布丙烯酸树脂并经UV固化形成的丙烯酸树脂薄膜或者为PC基材,其可做到超薄且柔软,拉伸性也较好,并且弯曲时内应力极小,在用于多曲面屏内防爆时具有极佳的服贴性,再由于该防爆基材层与PC板材层都是各向均一材质,不存在收缩形变不一的情况,从而可在极大程度上避免加工过程中出现防爆层翘曲变形从而与PC板材层分离的情况,贴合不良率远远低于现有的PET内防爆膜(产品不良率可低于3%),不仅如此,由于PC板材层的表面涂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手机后盖,包括防爆基材层(1)和PC板材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基材层(1)为流延成型或涂布而成的脂肪族TPU薄膜或者为涂布丙烯酸树脂并经UV固化形成的丙烯酸树脂薄膜或者为PC基材,所述防爆基材层(1)上涂覆有一层由丙烯酸压敏胶或热熔胶形成胶粘层(3),所述PC板材层(2)的一面涂覆有一层硬化层(4),所述PC板材层(2)的另一面涂布有一层水汽阻隔涂层(5)并与胶粘层(3)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手机后盖,包括防爆基材层(1)和PC板材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基材层(1)为流延成型或涂布而成的脂肪族TPU薄膜或者为涂布丙烯酸树脂并经UV固化形成的丙烯酸树脂薄膜或者为PC基材,所述防爆基材层(1)上涂覆有一层由丙烯酸压敏胶或热熔胶形成胶粘层(3),所述PC板材层(2)的一面涂覆有一层硬化层(4),所述PC板材层(2)的另一面涂布有一层水汽阻隔涂层(5)并与胶粘层(3)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手机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基材层(1)的下表面通过UV转印纹理形成一层UV转印层(6),所述UV转印层(6)的下表面通过溅镀形成一层PVD增亮层(7),所述PVD增亮层(7)的下表面通过UV油墨丝印形成一层UV油墨丝印层(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手机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基材层(1)的下表面通过UV油墨丝印形成一层UV油墨丝印层(8),所述防爆基材层(1)的上表面通过溅镀形成一层PVD增亮层(7),所述PVD增亮层(7)的上表面通过UV转印纹理形成一层UV转印层(6),所述胶粘层(3)涂覆在UV转印层(6)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手机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基材层(1)的上表面通过UV油墨丝印形成一层UV油墨丝印层(8),所述UV油墨丝印层(8)的上表面通过溅镀形成一层PVD增亮层(7),所述PVD增亮层(7)的上表面通过UV转印纹理形成一层UV转印层(6),所述胶粘层(3)涂覆在UV转印层(6)上。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新型手机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基材层(1)的厚度为30-150um;所述PC板材层(2)为厚度0.3-1mm的光学注塑级PC膜;所述胶粘层(3)的厚度为10-30um;所述硬化层(4)为采用无溶剂涂料或PM溶剂在PC板材层(2)表面固化形成的一层硬度为4-6H的硬化耐磨结构,所述硬化层(4)的厚度为8-20um;所述水汽阻隔涂层(5)的厚度为0.1-1um,其水汽透过率≤10mL/m2×24h、氧气阻隔率≤1g/m2×24h,其表面的达因值≥42,其硬度为1H。6.一种新型手机后盖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以流延成型或涂布而成的脂肪族TPU薄膜或者涂布丙烯酸树脂并经UV固化形成的丙烯酸树脂薄膜或者PC基材作为防爆基材层,在所述防爆基材层的下表面通过UV转印纹理形成一层UV转印层;b)在所述UV转印层的下表面通过溅镀形成一层PVD增亮层;c)在所述PVD增亮层的下表面通过UV油墨丝印形成一层UV油墨丝印层;d)在所述防爆基材层的上表面涂覆一层由丙烯酸压敏胶或热熔胶形成胶粘层,然后在胶粘层上复合一层离型膜,从而得到一种具有纹理、镀膜增量且已丝印的防爆膜;e)在所述PC板材层的一面采用无溶剂涂料或PM溶剂涂覆形成一层硬化层;f)在所述PC板材层的另一面涂布一层水汽阻隔涂层;g)撕掉所述胶粘层上的离型膜,使所述PC板材层带有水汽阻隔涂层的一面与胶粘层复合在一起,形成手机后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亮谢金沛
申请(专利权)人:衡山县佳诚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