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金永专利>正文

一种水下人工钓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5535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下人工钓位,包括相互铰接的前平台和后平台,前平台和后平台均包括基板以及设置在基板上的浮力盒和定位盒,浮力盒和定位盒上均开设有进排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水下人工钓位能够在有水草的水域形成不会导致鱼钩挂底的钓位,前平台和后平台充水下沉后可将水草压在平台下面,平台触底后,抛竿使鱼钩落于钓位形成的平台上,可彻底解决鱼钩挂底的问题,在基板的下部可安装窝料盒,起到一次打窝,长期诱鱼的效果,并可利用提手或拉环固定探鱼器的摄像头,实现可视钓鱼。在该装置上加装遥控推进装置,可实现将其放到任何想要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人工钓位
本技术涉及钓鱼辅助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水下人工钓位。
技术介绍
钓鱼是一项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休闲运动,对于钓鱼爱好者来说,大家都知道打窝比钓技重要,钓位比打窝重要,说明钓位的选择在钓鱼活动中非常重要,有一句钓鱼谚语说“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闹”,意思是钓位需要选择在有水草的地方。但在实践当中,在有水草的地方钓鱼,有草的地方鱼才多,才容易钓上鱼,但是在钓住鱼后,鱼钩经常会挂在水下的杂草等障碍物上,造成挂钩断线,甚至断杆跑鱼。目前的解决方法大致有三种,一种是人工潜水拔草或用拔草装置清理出一块钓位,这种方法往往不容易将草拔净效果不好,同时受季节和水深的影响,该方法无法在全年使用,另一种是通过主线和子线搭配,主线使用强度较高的钓线,子线使用强度较低的钓线,主线直接与鱼竿相连,子线通过一个八字环与主线相连,这样在鱼钩挂到水草的时候,直接拉主线,将子线拉断,通过舍弃子线和鱼钩保住八字环以上部分,这种方法因主线太粗灵敏度不够也影响钓鱼效果;还有一种是使用脱钩器(市场有卖),一旦鱼钩挂草后将其沿钓线滑到鱼钩处,使其挂住水草拉拽脱钩器的高强度连线,使鱼钩脱困,但是其实际使用效果往往不尽人意;上述三种方法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鱼钩挂底的问题,只能经常更换钓位。钓鱼本身是一项快乐的活动,但是因为鱼钩经常挂草、断钩断线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心情,这就违背了钓鱼要钓草的初衷,对钓鱼乐趣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水下人工钓位,在野外有水草的水域中钓鱼时不会挂底的人工钓位,满足钓鱼爱好者在有水草区域钓鱼的需求。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下人工钓位,包括相互铰接的前平台和后平台,前平台和后平台均包括基板以及设置在基板上的浮力盒和定位盒,浮力盒和定位盒上均开设有进排水孔。作为本技术一种水下人工钓位的进一步优化:同一基板上的两个浮力盒之间通过第一连通管相互连通,两个定位盒之间通过第二连通管相互连通,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上设置有排水阀。作为本技术一种水下人工钓位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浮力盒上进排水孔的数量及孔径需满足以下条件:人工钓位下水后可在水上漂浮2-6min。作为本技术一种水下人工钓位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定位盒上进排水孔的数量及孔径需满足以下条件:定位盒充满水的时间大于10min。作为本技术一种水下人工钓位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前平台的基板上远离铰接件的一侧还设置有导向盒,导向盒架设在两个定位盒之间,导向盒上设置有进排水孔和排水阀。作为本技术一种水下人工钓位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前平台和后平台的两侧边均设置有用于前平台和后平台展开状态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拉紧螺丝以及三个固定环,其中两个固定环设置在前平台上,另外一个固定环设置在后平台上,拉紧螺丝的一端与前平台上靠近铰接端的固定环连接,拉紧螺丝的另一端为可与固定环连接的挂钩。作为本技术一种水下人工钓位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前平台远离铰接端的一端设置有挂环,前平台和后平台远离铰接端的一端均设置有把手。作为本技术一种水下人工钓位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定位盒设置在基板的边角处。作为本技术一种水下人工钓位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前平台和后平台的基板上还设置有窝料盒,基板上开设有多个与窝料盒内部联通的散料孔,窝料盒上设置有投料口,投料口处设置有可打开/闭合的盖板。作为本技术一种水下人工钓位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前平台和后平台的基板上可固定探鱼器的摄像头。有益效果一、本技术的水下人工钓位能够在有水草的水域形成不会导致鱼钩挂底的钓位,前平台和后平台充水下沉后可将水草压在平台下面,平台触底后,抛竿使鱼钩落于钓位形成的平台上,可彻底解决鱼钩挂底的问题;二、本技术的水下人工钓位能够实现一次打窝长期诱鱼的目的,如果配上合适的、状态较好的经济钓饵,将会效果更好;三、本技术的水下人工钓位具有自定位的功能,随着平台沉入水中,定位盒内尚未充满水,在定位盒进水的过程中会产生上浮的水泡,由于四个定位盒分布在钓位的四个边角处,因此,通过气泡形成的区域即可确定水下钓位的位置;四、本技术的水下人工钓位具有携带及使用方便的特点,钓位由相互铰接的前平台和后平台组成,携带过程中,将两个平台折叠后,用箱板扣固定其形状如一个手提箱,当需要使用时,将两个平台展开并通过拉紧螺丝将其临时固定即可;五、本技术的水下人工钓位可在前平台和后平台的基板上可固定探鱼器的摄像头,实现可视化钓鱼,增加钓鱼的趣味性;六、本技术的水下人工钓位可加装遥控推进装置,通过遥控推进装置可将钓位放到任何想要的位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水下人工钓位(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水下人工钓位(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水下人工钓位沉入水下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前平台,2、后平台,3、基板,4、浮力盒,5、定位盒,6、进排水孔,7、导向盒,8、挂环,9、第一连通管,10、第二连通管,11、窝料盒,12、把手,13、排水阀,14、固定环,15、拉紧螺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所示:一种水下人工钓位,包括相互铰接的前平台1和后平台2,前平台1和后平台2均包括基板3以及设置在基板3上的浮力盒4和定位盒5,浮力盒4和定位盒5上均开设有进排水孔6,基板3的表面对应浮力盒4和定位盒5的位置开设有进排水孔6,本实施中前平台1和后平台2通过设置在浮力盒4上的合页铰接在一起,合页的两个扇片分别固定在前平台1和后平台2的浮力盒4上,这样的铰接方式可以使前平台1和后平台2相对折叠后,整个人工钓位呈现类似手提箱的形状,便于携带。前平台1远离铰接端的一端设置有挂环8,挂环8用于绑定回收绳,一方面在放置人工钓位时可调整钓位的位置,另一方面,当结束钓鱼时,通过回收绳将钓位拉出水面,前平台1和后平台2远离铰接端的一端均设置有把手12,把手12是为了方便携带而设计的。同一基板3上的两个浮力盒4之间通过第一连通管9相互连通,两个定位盒5之间通过第二连通管10相互连通,第一连通管9和第二连通管10上设置有排水阀13,第一连通管9架设在两个浮力盒4之间,将两个浮力盒4联通,第二连通管10架设在两个定位盒5之间,将两个定位盒5联通,第一连通管9和第二连通管10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通过连通管上的排水阀13可将盒内的水快速排出,另一个作用是起到支撑条的作用,进一步加强钓位的稳固性。浮力盒4的作用是控制整个人工钓位在水面上漂浮的时间,定位盒5的作用是在人工钓位完全沉入水中以后,通过冒泡的方式供岸上的人寻找人工钓位的位置,浮力盒4和定位盒5上均开设有进排水孔6,且浮力盒4上进排水孔6的直径大于定位盒5上进排水孔6的直径,浮力盒4上进排水孔6的数量及孔径需满足以下条件:人工钓位下水后可在水上漂浮5min,避免浮力盒4充水较快,在尚未找到合适的沉水区域的情况下,提前下沉。定位盒5上进排水孔6的数量及孔径需满足以下条件:定位盒5充满水的时间为25min,目的是使定位盒5的作用时间达到一定时间,避免下钓竿时,定位盒5已充满水,不再冒泡的情况发生。为了避免人工钓位在下沉过程中,绑有回收绳的前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人工钓位,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铰接的前平台(1)和后平台(2),前平台(1)和后平台(2)均包括基板(3)以及设置在基板(3)上的浮力盒(4)和定位盒(5),浮力盒(4)和定位盒(5)上均开设有进排水孔(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人工钓位,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铰接的前平台(1)和后平台(2),前平台(1)和后平台(2)均包括基板(3)以及设置在基板(3)上的浮力盒(4)和定位盒(5),浮力盒(4)和定位盒(5)上均开设有进排水孔(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人工钓位,其特征在于:同一基板(3)上的两个浮力盒(4)之间通过第一连通管(9)相互连通,两个定位盒(5)之间通过第二连通管(10)相互连通,第一连通管(9)和第二连通管(10)上设置有排水阀(1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人工钓位,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盒(4)上进排水孔(6)的数量及孔径需满足以下条件:人工钓位下水后可在水上漂浮2-6min。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人工钓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盒(5)上进排水孔(6)的数量及孔径需满足以下条件:定位盒(5)充满水的时间为10min以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人工钓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平台(1)的基板(3)上远离铰接件的一侧还设置有导向盒(7),导向盒(7)架设在两个定位盒(5)之间,导向盒(7)上设置有进排水孔(6)和排水阀(13)。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永李荷娟马江南李新宝李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李金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