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级米蕈三阶段纯菌接种固态发酵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5514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级米蕈三阶段纯菌接种固态发酵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日照干燥米糠和紫米一段时间后打碎;加入浓缩香菇发酵液,获得基础原料;将出芽酵母菌植入基础原料,发酵28天后获得第一道原料;将牛樟菇菌植入基础原料,发酵75天后获得第二道原料;将北虫草菌植入基础原料,发酵90天后获得第三道原料;将三道原料混合,并低温干燥磨细粉;取样细粉,并化验,以保证细粉符合加工标准。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一种超级米蕈三阶段纯菌接种固态发酵加工工艺,通过浓缩香菇发酵液与米糠和紫米混合,以及一系列的发酵制得超级米蕈,使得米蕈具有免疫赋活功能,且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固态发酵加工工艺,工艺简单,环保,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A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Three-stage Pure Bacteria Inoculation for Super Mushro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级米蕈三阶段纯菌接种固态发酵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级米蕈三阶段纯菌接种固态发酵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米蕈是一种多醣体复合物,是以米糠所含有的多醣,大约是5%的水溶性食物纤维(半纤维素hemicellulosesB)为主要原料,再以食用蕈类-椎茸分离出来的酵素,经过生物学方法制成-RiceBranAarabinoxylanCompound米糠阿拉伯聚木糖复合物,且米蕈可以协助调节虚弱免疫系统。米糠中的半纤维素B是以阿拉伯糖和木糖为主要构成糖的具有复杂结构的食物纤维,它虽然具有分子量较小的特征,但是在不做任何处理的情况下,并不具有免疫赋活等功能,只有当通过香菇菌丝的培养而得到碳水化合物分解复合酶对米糠中的半纤维素B进行部分加水分解时,才具有免疫赋活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级米蕈三阶段纯菌接种固态发酵加工工艺。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超级米蕈三阶段纯菌接种固态发酵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自然农法米糠和紫米,并日照干燥一段时间后打碎;步骤2:在打碎后的米糠和紫米混合物中加入浓缩香菇发酵液,获得基础原料;步骤3:将出芽酵母菌植入基础原料,并在温度为26~28℃,及相对湿度为75~80%的环境下,发酵28天后获得第一道原料;步骤4:将牛樟菇菌植入基础原料,并在温度为29~31℃,及相对湿度为75~80%的环境下,发酵75天后获得第二道原料;步骤5:将北虫草菌植入基础原料,并在温度29~31℃,及相对湿度75~80%的环境下,发酵90天后获得第三道原料;步骤6:将第一道原料、第二道原料和第三道原料混合均匀,并低温干燥28小时后磨细粉;步骤7:取样细粉,并化验,以保证细粉符合加工标准。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米糠和紫米接受日照干燥的时长为18小时。优选的,所述步骤6中低温干燥的温度为45℃。优选的,所述步骤6中细粉的酸碱值PH为3.5。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提供一种超级米蕈三阶段纯菌接种固态发酵加工工艺,通过浓缩香菇发酵液与米糠和紫米混合,以及一系列的发酵制得超级米蕈,使得米蕈具有免疫赋活功能,且本专利技术采用固态发酵加工工艺,工艺简单,环保,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超级米蕈三阶段纯菌接种固态发酵加工工艺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级米蕈三阶段纯菌接种固态发酵加工工艺,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自然农法米糠和紫米,并日照干燥一段时间后打碎;步骤2:在打碎后的米糠和紫米混合物中加入浓缩香菇发酵液,获得基础原料;步骤3:将出芽酵母菌植入基础原料,并在温度为26~28℃,及相对湿度为75~80%的环境下,发酵28天后获得第一道原料;步骤4:将牛樟菇菌植入基础原料,并在温度为29~31℃,及相对湿度为75~80%的环境下,发酵75天后获得第二道原料;步骤5:将北虫草菌植入基础原料,并在温度29~31℃,及相对湿度75~80%的环境下,发酵90天后获得第三道原料;步骤6:将第一道原料、第二道原料和第三道原料混合均匀,并低温干燥28小时后磨细粉;步骤7:取样细粉,并化验,以保证细粉符合加工标准。例如,72℃稳定度测试、大肠杆菌测试、金黄葡萄球菌测试、农药检测和重金属检测等。实施例2:一种超级米蕈三阶段纯菌接种固态发酵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自然农法米糠和紫米,并日照干燥18小时后打碎;步骤2:在打碎后的米糠和紫米混合物中加入浓缩香菇发酵液,获得基础原料;步骤3:将出芽酵母菌植入基础原料,并在温度为26~28℃,及相对湿度为75~80%的环境下,发酵28天后获得第一道原料;步骤4:将牛樟菇菌植入基础原料,并在温度为29~31℃,及相对湿度为75~80%的环境下,发酵75天后获得第二道原料;步骤5:将北虫草菌植入基础原料,并在温度29~31℃,及相对湿度75~80%的环境下,发酵90天后获得第三道原料;步骤6:将第一道原料、第二道原料和第三道原料混合均匀,并45℃低温干燥28小时后磨细粉,且细粉的酸碱值PH为3.5。步骤7:取样细粉,并化验,以保证细粉符合加工标准。实施例3:一种超级米蕈三阶段纯菌接种固态发酵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自然农法米糠和紫米,并日照干燥18小时后打碎;步骤2:在打碎后的米糠和紫米混合物中加入浓缩香菇发酵液,获得基础原料;步骤3:将出芽酵母菌植入基础原料,并在温度为28℃,及相对湿度为80%的环境下,发酵28天后获得第一道原料;步骤4:将牛樟菇菌植入基础原料,并在温度为31℃,及相对湿度为80%的环境下,发酵75天后获得第二道原料;步骤5:将北虫草菌植入基础原料,并在温度31℃,及相对湿度80%的环境下,发酵90天后获得第三道原料;步骤6:将第一道原料、第二道原料和第三道原料混合均匀,并45℃低温干燥28小时后磨细粉,且细粉的酸碱值PH为3.5。步骤7:取样细粉,并化验,以保证细粉符合加工标准。本专利技术所提供一种超级米蕈三阶段纯菌接种固态发酵加工工艺,通过浓缩香菇发酵液与米糠和紫米混合,以及一系列的发酵制得超级米蕈,使得米蕈具有免疫赋活功能,且本专利技术采用固态发酵加工工艺,工艺简单,环保,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以上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级米蕈三阶段纯菌接种固态发酵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自然农法米糠和紫米,并日照干燥一段时间后打碎;步骤2:在打碎后的米糠和紫米混合物中加入浓缩香菇发酵液,获得基础原料;步骤3:将出芽酵母菌植入基础原料,并在温度为26~28℃,及相对湿度为75~80%的环境下,发酵28天后获得第一道原料;步骤4:将牛樟菇菌植入基础原料,并在温度为29~31℃,及相对湿度为75~80%的环境下,发酵75天后获得第二道原料;步骤5:将北虫草菌植入基础原料,并在温度29~31℃,及相对湿度75~80%的环境下,发酵90天后获得第三道原料;步骤6:将第一道原料、第二道原料和第三道原料混合均匀,并低温干燥28小时后磨细粉;步骤7:取样细粉,并化验,以保证细粉符合加工标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级米蕈三阶段纯菌接种固态发酵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自然农法米糠和紫米,并日照干燥一段时间后打碎;步骤2:在打碎后的米糠和紫米混合物中加入浓缩香菇发酵液,获得基础原料;步骤3:将出芽酵母菌植入基础原料,并在温度为26~28℃,及相对湿度为75~80%的环境下,发酵28天后获得第一道原料;步骤4:将牛樟菇菌植入基础原料,并在温度为29~31℃,及相对湿度为75~80%的环境下,发酵75天后获得第二道原料;步骤5:将北虫草菌植入基础原料,并在温度29~31℃,及相对湿度75~80%的环境下,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贝霞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贝敏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