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风遮阳设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5478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风遮阳设施,包括支撑柱、横向托举线、纵向托举线、固定用斜拉绳、地桩和遮阳网;所述横向托举线和纵向托举线交叉固定在支撑柱顶端,所述固定用斜拉绳一端捆绑在支撑柱顶部,拉紧后另一端捆绑在地桩上,所述遮阳网固定铺设在横向托举线、纵向托举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抗风型简易遮阳设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用作农业栽培生产设施,能够解决现行简易遮阳设施不抗风或抗风性能弱、单个设施遮阳面积小、遮阳网下空间狭小的缺陷,本遮阳设施通过将相关构建的合理组合与优化,使该遮阳设施具有较强的抗风性能,大小可自由调整的遮阳面积及适宜的遮阳网下操作空间。

A Wind-resistant Sunshade Fac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风遮阳设施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业栽培设施,具体涉及一种农业用抗风遮阳设施。
技术介绍
农业生产中使用的简易遮阳设施普遍存在仅使用支撑柱去支撑遮阳网或在使用支撑柱、托举线、过程中存在设计不合理的情况,导致此类遮阳设施不抗风或抗风性能差,遭遇风雨天气极易出现遮阳设施垮塌的现象;而抗风性能较强的简易遮阳设施则存在遮阳网离地高度低影响遮阳网下生产操作、遮阳面积小的缺陷,制约着高温烈日下的农业生产及生产规模。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风遮阳设施,该设施是一个能抵抗强风、遮阳网离地高度适合人工网下操作且遮阳面积可根据生产需要进行调整的抗风型简易遮阳设施。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如本技术所述一种抗风遮阳设施,包括支撑柱、横向托举线、纵向托举线、固定用斜拉绳、地桩和遮阳网;所述横向托举线和纵向托举线交叉固定在支撑柱顶端,所述固定用斜拉绳一端捆绑在支撑柱顶部,拉紧后另一端捆绑在地桩上,所述遮阳网铺设在横向托举线、纵向托举线上。其中,所述支撑柱呈柱状结构垂直插入地面矩阵式排列,其数量可通过调整支撑柱数量而调整遮阳面积,顶部距地面高度1~2.5米之间,每一根支撑柱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距离相同,介于3~5米之间。将一根根支撑柱呈矩阵式排列垂直插入地面使其简易固定住,相邻两根支撑柱之间的距离为3~5米,根据生产需要确定支撑柱横向和纵向排数,使其所覆盖的范围或面积符合生产要求。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柱为楠竹、木柱、合金或钢筋水泥柱。其中,所述横向托举线、纵向托举线在同一平面上,相互呈十字交叉,形成一个个矩形方块,横向托举线、纵向托举线组成托举线。进一步地,所述横向托举线、纵向托举线为塑料钢、钢丝或铁丝。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用斜拉绳为塑料钢、钢丝或铁丝,其与地面的夹角介于30°到60°之间。其中,所述地桩为打入地面的一种固定用结构,为木桩、金属地桩。通过自身与地面的紧密结合,使与其相连接的设施或物体在一定程度和方向上受到一个力的作用。所述地桩仅为固定结构,在支撑柱矩阵最边缘一圈的每一根支撑柱所在矩阵线的反向延长线上打下地桩,地桩距每根支撑柱的水平距离与支撑柱顶部距地面的距离相同或相近。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柱形成的矩阵的横向和纵向的支撑柱的个数均为奇数,除矩阵四条边上的支撑柱外,在横向和纵向的方向上均为奇数的支撑柱在其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均要安装地桩并拉设固定斜拉绳。矩阵四条边上的支撑柱除四个角的四根支撑柱有两根水平呈90°的固定用斜拉绳外,边缘其他支撑柱均只有一根固定用斜拉绳,斜拉绳位于矩阵横向或纵向方向的延长线上。该设计对支撑柱起一个向下的拉力作用,可以牢牢地将支撑柱拉住,固定在地面上,防止起大风时风将遮阳网吹起而带动支撑柱一起被拉起,同时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均要安装地桩并拉设固定斜拉绳,防止横纵向斜拉绳在矩阵内部某个地方出现断线而出现断线的那一横向或纵向整体出现倒塌或倾斜的现象。将一根根支撑柱形成的矩阵进行坐标化处理,将左下角的那个支撑柱所在点命为坐标(1,1),从左往右设为坐标轴的横轴(x轴),从下往上设为坐标轴的纵轴(y轴),相邻支撑柱之间在坐标轴水平面上的横向及纵向的距离均为1,则可以据此将整个支撑柱矩阵中的每一根支撑柱用一个坐标(x,y)进行表示。支撑柱矩阵中有斜拉绳的支撑柱为:一、支撑柱矩阵最外围的四条边上所在的支撑柱,斜拉绳安装在矩阵横向或纵向的反向延长线上。四条边上除了四个角的支撑柱安装两个地桩,并拉设两条不同方向的斜拉绳外,四条边上其他支撑柱均只安装一个地桩,拉设一根斜拉绳。二、支撑柱矩阵内部坐标轴横坐标及纵坐标均为奇数的支撑柱,如(3,3),(3,5),(5,3),(5,5),(5,7)……这些支撑柱在其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均要安装地桩并拉设斜拉绳(四条边上的支撑柱除外)。其中,所述横向托举线、纵向托举线之间的交叉点通过扎丝将两根线进行捆扎并捆绑在支撑柱顶部。在支撑柱矩阵横向排列和纵向排列上安装托举线,托举线横、纵向交叉点用扎丝捆扎并固定在每个交叉点相对应的支撑柱顶部,且每根横向和纵向托举线均要拉紧绷直。作为优选,所述扎丝为起捆扎作用的易扭曲金属材质线型部件。一般可徒手扭曲捆扎。进一步地,所述遮阳网通过扎丝捆扎固定在有固定用斜拉绳的支撑柱上的横向托举线和纵向托举线交叉点上。将适宜规格的遮阳网铺放到托举线上面并平整展开,由横向托举线和纵向托举线将其托住,遮阳网与有固定用斜拉绳的支撑柱的接触处用扎丝将遮阳网捆扎固定在此处的横纵向托举线上。遮阳网为耐老化遮阳网,其规格根据生产实际而定,一般为6针规格。本技术中支撑柱与横向托物线、纵向托物线矩阵式组合构成遮阳网托举网架,斜拉绳通过地桩从不同方向将托举网架(主要是支撑柱)固定住,除四个角的四根支撑柱有两根水平呈90°的固定用斜拉绳外,边缘其他支撑柱均只有一根固定用斜拉绳;横向托物线、纵向托物线与支撑柱交点处用扎丝紧固,遮阳网位于托举线上方并通过扎丝相距一定间隔固定在托举线上。工作原理:第一步,首先测量需要搭建抗风遮阳设施所在区域的长、宽,根据搭建抗风遮阳设施区域长、宽在保证相邻支撑柱之间横向或纵向距离介于3~5米之间的条件下,选择合适的横向或纵向相邻距离,使支撑柱矩阵横向的排数或纵向的列数均为奇数(奇数排或奇数列)。可以参考公式进行计算:设遮阳网搭建区域长度为x,宽度为y,相邻支撑柱之间的横向或纵向距离为a,需搭建的支撑柱矩阵的横向为Z2排,纵向为Z1列,则:aZ2=xaZ1=y3≤a≤5Z1、Z2均为奇数x/5≤Z1≤x/3x/5≤Z2≤x/3根据上述公式和条件即可得出支撑柱矩阵横向的排数和纵向的列数的数值范围,在这个范围内选择一个奇数数值,从而可以得出矩阵中相邻支撑柱之间横向或纵向的距离。接下来就可以开始搭建抗风型简易遮阳设施相关设施。首先,在支撑柱矩阵每根支撑柱所对应的坐标点挖掘一个个深度为20厘米的坑洞(坑洞大小以可以放进支撑柱为宜)。然后将一根根支撑柱插入挖好的坑洞中,并填土压实固定。然后,需要设置斜拉绳的支撑柱在要拉设斜拉绳的方向上安装地桩,并在地桩与支撑柱顶部之间拉设斜拉绳。在支撑柱矩阵横向和纵向方向均拉设横向托举线和纵向托举线。其中,无论横向托举线还是纵向托举线在经过每一根支撑柱时均要在所经过的支撑柱上缠绕一圈,并用扎丝或其他易打结绳索简易绑扎固定,使托举线不会在支撑柱上滑动。横向或纵向托举线的两头均多层缠绕式捆扎固定在支撑柱矩阵的四条边上所对应的支撑柱上。最后,根据搭建区域面积裁取适宜大小的遮阳网铺设在横向和纵向托举线上(搭建面积较大时,可以使用多块遮阳网拼接在一起组成一块大型遮阳网),在横纵向托举线交叉点处用扎丝将遮阳网固定在横纵向托举线的交叉点上并可同时将横向托举线与纵向托举线在两者的交叉点将其固定在一起。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的抗风型简易遮阳设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用作农业栽培生产设施,能够解决现行简易遮阳设施不抗风或抗风性能弱、单个设施遮阳面积小、遮阳网下空间狭小的缺陷,本遮阳设施通过将相关构建的合理组合与优化,使该遮阳设施具有较强的抗风性能,大小可自由调整的遮阳面积及适宜的遮阳网下操作空间。现阶段的抗风型农业遮阳设施普遍存在结构复杂,造价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风遮阳设施,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1)、横向托举线(2)、纵向托举线(3)、固定用斜拉绳(4)、地桩(5)和遮阳网(6);所述横向托举线(2)和纵向托举线(3)交叉固定在支撑柱(1)顶端,所述固定用斜拉绳(4)一端捆绑在支撑柱(1)顶部,拉紧后另一端捆绑在地桩(5)上,所述遮阳网(6)铺设在横向托举线(2)、纵向托举线(3)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风遮阳设施,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1)、横向托举线(2)、纵向托举线(3)、固定用斜拉绳(4)、地桩(5)和遮阳网(6);所述横向托举线(2)和纵向托举线(3)交叉固定在支撑柱(1)顶端,所述固定用斜拉绳(4)一端捆绑在支撑柱(1)顶部,拉紧后另一端捆绑在地桩(5)上,所述遮阳网(6)铺设在横向托举线(2)、纵向托举线(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风遮阳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呈柱状结构垂直插入地面矩阵式排列,顶部距地面高度1~2.5米之间,每一根支撑柱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距离相同,介于3~5米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风遮阳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为楠竹、木柱、合金或钢筋水泥柱。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风遮阳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托举线(2)、纵向托举线(3)在同一平面上,相互呈十字交叉,形成一个个矩形方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风遮阳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托举线(2)、纵向托举线(3)为塑料钢、钢丝或铁丝。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风遮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韦孟月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节能汉川光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