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诱茶籽象甲成虫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75472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引诱茶籽象甲成虫的组合物,按照体积份数包括:金银花精油、穿心莲精油、顺‑3‑己烯‑1‑醇、顺‑3‑己烯基乙酸脂、3‑庚酮、己醛和壬醛;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有机物混合液;B、溶解明胶和阿拉伯胶制备包裹溶液;C、搅拌条件下,将包裹溶液加入至有机物混合液中混合均匀;D、凝聚、固化制得缓释组合物;在搅拌条件下,向步骤C制得的混合液中加入醋酸调节混合液中pH值为3.8至4,混合液中产生凝聚,制得具有缓释效果的组合物;该发明专利技术有针对性的吸引茶籽象甲成虫,配合对应的捕虫器,可以有效防控油茶园茶籽象甲危害。同时,该发明专利技术未使用有机溶剂和化学农药,对油茶园的生态和环境负面影响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诱茶籽象甲成虫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籽象甲防治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引诱茶籽象甲成虫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茶籽象甲[TeaseedweeviI]是一种茶树害虫,学名:CurculiochinensisChevrolat,又称山茶象或者油茶象甲,通过成虫补充营养、产卵及幼虫在果内取食种仁造成危害,导致油茶和茶籽树落果。同时,幼虫为害后,茶果内堆满粉末状或棍状粪便,种仁易发霉变质,对茶油品质影响显著。当前,几乎所有结实的油茶树或茶籽树均会被茶籽象甲危害,其造成的落果率达到20%以上。发生规律:茶籽象甲在浙江多数地区2年1代,以成虫或幼虫在土中越冬。5月上中旬成虫出土,6月上旬至7月中旬为成虫出土盛期,成虫喜阴湿,飞翔力弱,有假死性;成虫以取食油茶果汁液为补充营养。成虫取食10至18天后交尾,再经8至13天后产卵。卵产于种仁内,每头雌虫一生可产100粒卵。卵经15天孵化,幼虫4龄,70至90天后老熟。8至10月老熟幼虫将果壳咬开3~5mm的圆孔出果并入土越冬,翌年8至9月化蛹,蛹期约30天,羽化继续以成虫越冬。茶籽象甲的防治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各项防控技术各有优劣。其中,物理防治可以采取在茶籽象甲成虫盛发期,利用其假死性使用振荡法进行人工捕杀,其优点是对环境友好,缺点是费时费工,人工成本过高;化学防治是指通过化学农药对茶籽象甲成虫进行防治,其优点是简便高效,缺点是存在油茶果实农药残留、食品安全隐患、环境污染等问题;生物防治是指通过虫生真菌、昆虫病原线虫等对茶籽象甲进行控制,但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利用植物挥发物或聚集信息素来引诱、防治茶园害虫是一种高效且对环境友好的防治方法。在专利申请号201310299817.9《一种利用多种诱集植物协同控制虫害的茶叶》的中国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以下技术方案:在茶园内及其四周人工种植诱集植物绊根草、双穗雀稗、蕨类、野燕、节节麦,发挥协同诱集作用,把多种害虫引诱到诱集植物上,然后集中诱杀害虫,减少虫害对茶树的直接损害;提高茶园生物多样性,作为天敌的培育圃,促进天敌的自然控制虫害作用,应用该专利技术技术,茶园免喷洒化学农药,可生产出不含任何农药残留的茶叶。但是该项专利中的技术方案对茶籽象甲的针对性较差,对茶籽象甲的防治效果达不到生产实际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诱茶籽象甲成虫的组合物,配合对应的捕虫器,该专利技术能够有针对性的引诱、防控茶籽象甲成虫,减轻油茶园的茶籽象甲危害。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引诱茶籽象甲成虫的组合物,按照体积份数包括以下物质:优选按照体积份数包括以下物质:更优选按照体积份数包括以下物质:本专利技术通过进一步优选各物质的用量和配比,提高对茶籽象甲的引诱效果。进一步优选还包括明胶和阿拉伯胶。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原有的组合物中添加明胶和阿拉伯胶,通过明胶和阿拉伯胶与己醛和壬醛之间的交联反应,对茶籽象甲成虫具有引诱效果的有机物混合液进行分散和包覆,从而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具有缓释效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金银花精油和穿心莲精油中加入顺-3-己烯-1-醇、顺-3-己烯基乙酸脂、3-庚酮、己醛和壬醛,配合捕虫器可以有效引诱茶籽象甲成虫,降低其对油茶树和茶籽树的危害,针对性和目标性更强;同时本专利技术减少了有机溶剂和化学农药的使用,对环境友好,对油茶和茶籽果实安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诱茶籽象甲成虫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制得的组合物具有缓释效果,能够在茶园中长时间挥发;同时避免了有机溶剂的使用,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配合对应的捕虫器,本专利技术可以有效防控茶籽象甲危害。相较于其他防治方法,本专利技术省时省工,节约了油茶园的人工成本投入;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有效降低了油茶或茶籽上的农药残留,提高了茶油的质量安全,保障了油茶园的可持续发展。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引诱茶籽象甲成虫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有机物混合液;将金银花精油、穿心莲精油、顺-3-己烯-1-醇、顺-3-己烯基乙酸脂、3-庚酮、己醛和壬醛按照所述体积比混合均匀;B、溶解明胶和阿拉伯胶制备包裹溶液;将明胶和阿拉伯胶溶解于水,调节明胶和阿拉伯胶水溶液的pH值为8至9获得包裹溶液;C、搅拌条件下,将包裹溶液加入至有机物混合液中混合均匀;D、凝聚、固化制得缓释组合物;在搅拌条件下,向步骤C制得的混合液中加入醋酸,调节混合液pH值为3.8至4,混合液中产生凝聚,制得具有缓释效果的组合物。优选所述步骤B中包裹溶液中明胶的质量分数为10%,所述步骤B中包裹溶液中阿拉伯胶的质量分数为5%。通过控制明胶和阿拉伯胶的用量,用于引诱茶籽象甲的组合物在挥发的过程中还具有一定的己醛和壬醛,保证本专利技术制得的组合物对茶籽象甲成虫具有强烈有效的引诱作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将溶解有明胶和阿拉伯胶的包裹溶液在搅拌条件下加入至具有引诱茶籽象甲效果的有机物混合液;包裹溶液在搅拌的机械力作用下分散于有机物混合液中,由于包裹溶液为水溶液,包裹溶液小液滴分散在有机物混合液中,每一小液滴于有机物混合液接触的界面处,包裹溶液中的明胶与有机物混合溶液中的部分己醛、壬醛发生交联反应,形成均匀混合的悬浊液;在通过凝聚、固化步骤,明胶进一步缩小空间间隙,提高了整个体系的热稳定性,通过包裹溶液对有机物混合液进行包覆和分散,从而使得制得的组合物不仅具有引诱茶籽象甲的效果,同时还具有缓释的功能,不仅有效延长本专利技术制得组合物发挥效用的时间,并且保证组合物对茶籽象甲具有强烈的引诱作用;相比较于现有技术中一般性信息素诱芯的制备,本专利技术避免了使用有机溶剂对具有引诱效果的组合物进行溶解,减少有机溶剂的用量,减少了环境污染;本专利技术制备步骤简单,方便操作;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明胶和阿拉伯胶能够自然分解,对环境友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引诱茶籽象甲成虫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A、制备有机物混合液;将金银花精油、穿心莲精油、顺-3-己烯-1-醇、顺-3-己烯基乙酸脂、3-庚酮、己醛和壬醛按照表1记载的体积比混合均匀;B、溶解明胶和阿拉伯胶制备包裹溶液;称取如表1所示的阿拉伯胶和明胶,加去离子水制成所需浓度的胶液,用20%氧氧化钠溶液调节pH为8。将明胶和阿拉伯胶分别溶解于水,调节明胶和阿拉伯胶水溶液的pH值获得包裹溶液;其中包裹溶液中明胶、阿拉伯胶和水的用量详见表1所示;包裹溶液的pH值详见表2所示;C、45℃搅拌15min,将包裹溶液加入至有机物混合液中悬混均匀;D、凝聚、固化制得缓释组合物;在搅拌条件下,向步骤C制得的混合液中加入醋酸调节混合液中pH值详见表2,混合液中产生凝聚,凝聚后继续搅拌一定时间,制得具有缓释效果的组合物一。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详见表1所示和表2,制得具有缓释效果的组合物二。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详见表1所示和表2,制得具有缓释效果的组合物三。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详见表1所示和表2,制得具有缓释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诱茶籽象甲成虫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体积份数包括以下物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诱茶籽象甲成虫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体积份数包括以下物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诱茶籽象甲成虫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体积份数包括以下物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引诱茶籽象甲成虫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体积份数包括以下物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诱茶籽象甲成虫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明胶和阿拉伯胶。5.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引诱茶籽象甲成虫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有机物混合液;将金银花精油、穿心莲精油、顺-3-己烯-1-醇、顺-3-己烯基乙酸脂、3-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轶周小军郑寨生孔向军朱丽燕何晓婵袁名安田磊陈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匠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