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水产养殖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5454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7: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水产养殖池,包括转向连接段和直线连接段,转向连接段为弧形结构,直线连接段为直线形结构,包括壁面和底面,壁面倾斜设置,并连接于底面的侧边,壁面与底面围成内侧面和外侧面相适配,两端为连接端,转向连接段和直线连接段的连接端与转向连接段或直线连接段相连接,并使转向连接段和直线连接段首尾相接形成环形结构,通过将水产养殖池分为转向连接段和直线连接段,壁面与底面连接形成相互适配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便于在部件状态下的转向连接段和直线连接段在高度方向上叠放,节省存放空间,在运输中提高了便捷性,在装配时通过连接端首尾相接形成环形结构的养殖池进行水产养殖,保证了养殖池的养殖容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水产养殖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水产养殖池。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众对水产品需求量也在不断上升,此时,依靠传统捕捞已经难以满足大众的需求。为了解决传统捕捞难以满足需求的问题,大量人工水产养殖池应运而生,水产养殖池依靠连通自持系统,为养殖池内的环境提供保证。然而,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水产养殖池主要采用一次性成型的大型池体进行养殖处理,在水产养殖池的运输和存放过程中均占用有大量的空间,造成存放和运输的不便,当水产养殖池的数量较多时,存放空间的空间利用率低便成为使用单位头疼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装配式水产养殖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水产养殖池的运输和存放过程中均占用有大量的空间,造成存放和运输的不便,当水产养殖池的数量较多时,存放空间的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水产养殖池,包括转向连接段;所述转向连接段为弧形结构,包括壁面和底面,壁面倾斜设置,并连接于底面的侧边,从转向连接段的壁面与底面的端面延伸出两个连接端;所述转向连接段首尾相接形成环形结构。进一步地,还包括直线连接段,所述直线连接段为直线形结构,包括壁面和底面,包括壁面和底面,壁面倾斜设置,并连接于底面的侧边,直线连接段的壁面与底面围成的内侧面和外侧面相适配,直线连接段的两端为连接端;所述转向连接段和直线连接段的连接端与转向连接段或直线连接段相连接,并首尾相接形成环形结构。进一步地,还包括封闭板,所述封闭板连接于转向连接段和直线连接段形成的环形结构的内环面上。进一步地,所述封闭板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竖直设置于封闭板上,并与封闭板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挡板通过合页与封闭板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转向连接段和直线连接段的连接端通过胶粘方式进行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转向连接段和直线连接段的壁面数量为两个,壁面设置于底面的两侧,并使转向连接段和直线连接段的竖直截面形成U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转向连接段和直线连接段的底面设有沟槽,所述沟槽沿转向连接段和直线连接段的两端方向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转向连接段和直线连接段的壁面顶部设有折边。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将水产养殖池分为转向连接段和直线连接段,壁面与底面连接形成相互适配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便于在部件状态下的转向连接段和直线连接段在高度方向上叠放,节省存放空间,提高了存放区域的利用率,且在运输中提高了便捷性,在装配时通过连接端首尾相接形成环形结构的养殖池进行水产养殖,保证了养殖池的养殖容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装配式水产养殖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转向连接段的叠放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直线连接段的叠放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转向连接段的叠放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直线连接段的叠放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装配式水产养殖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中装配式水产养殖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中装配式水产养殖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中封闭板的细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1、转向连接段;102、直线连接段;103、壁面;1031、折边;104、底面;1041、沟槽;1042、连接端;105、封闭板;1051、挡板;1052、合页。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实施例一请一并参阅图1、图2以及图3,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水产养殖池,包括转向连接段101和直线连接段102,转向连接段101和直线连接段102均具有壁面103和底面104,转向连接段101为弧形结构,直线连接段102为直线型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转向连接段为四分之一的环形结构,可由两个转向连接段拼接成半环形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使用单个半环形结构的转向连接段,使得使用者可依据实际需要进行选用)。壁面103连接于底面104的两侧,使得壁面103与底面104的竖直方向截面形成U形结构,且壁面103倾斜设置,由壁面103和底面104形成了转向连接段101和直线连接段102的外侧面和内侧面,转向连接段101、直线连接段102的外侧面和内侧面相互适配。转向连接段101和直线连接段102的两端为连接端1042,转向连接段101和直线连接段102通过连接端1042与转向连接段101或直线连接段102相连接。根据上述结构,在装配式水产养殖池的具体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对装配式水产养殖池的转向连接段和直线连接段进行存放时,将多个转向连接段和直线连接段分别层叠放置,层叠放置的情况下,位于下方的转向连接段内侧面与位于上方的转向连接段外侧面相适配,位于下方的直线连接段内侧面与位于上方的直线连接段外侧面相适配,并贴合设置,使得层叠设置的转向连接段和直线连接段在高度方向上贴紧,减少了存放状态下的占用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在拼装过程中,转向连接段相互排浆形成两个半环形结构,直线连接段依据所需长度及池体容量连接于两个半环形结构的转向连接段之间,并采用胶粘的方式,连接转向连接段和直线连接段。完成拼接后,向养殖池内灌注养殖水体,对水产开始养殖处理在,装配时通过连接端首尾相接形成环形结构的养殖池进行水产养殖,保证了养殖池的养殖容量。实施例二请一并参阅图4、图5以及图6,本实施例公开了另外一种装配式水产养殖池,包括转向连接段101、直线连接段102和封闭板105,转向连接段101和直线连接段均设有一个壁面103和一个底面104,转向连接段101和直线连接段首尾相接形成环形结构,并在环形结构中部留出空档,封闭板105装配于环形结构的空档上,使得池体形成一个完整的腔体结构。请参阅图6,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包括挡板1051,挡板竖直设置于封闭板105上。通过设置挡板,便于对池体内的空间进行分隔,或者形成一个圆环形的水流通路。请参阅图6,在上述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中,挡板1051可通过合页1052结构铰接于封闭板105上,并可通过封闭板上预设的凸起或者定位销结构定位于竖直状态。请参阅图2,在某些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沟槽1041,沟槽1041设置于转向连接段101和直线连接段102的底面104上。通过设置沟槽,实现了对污物的堆放,避免污物散落各处造成养殖环境变差的问题,在转向连接段和直线连接段仅具有单个壁面时,叠放状态的转向连接段和直线连接段可通过沟槽定位,避免部件的散落。请参阅图2,在某些优选实施例中,壁面103的顶部设有折边1031,通过设置壁面上的折边,使得壁面得到了折边的支撑,避免壁面弯折,或在叠放状态下难以取出的问题。请一并参阅图3以及图4,转向连接段101和直线连接段102的两个连接端,一端为上凸连接端,另一端为下凹连接端,下凹连接端与相邻的转向连接段101或直线连接段102的上凸连接端相配合,上凸连接端与相邻转向连接段101或直线连接段102的下凹连接端相配合,并通过胶粘等方式相连接。请参阅图7,在某些优选实施例中,装配式水产养殖池单纯依靠多个转向连接段首尾相接,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环状结构的装配式水产养殖池,实现了简化连接段种类,便于存储及转运的效果。请一并参阅图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水产养殖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连接段;所述转向连接段为弧形结构,包括壁面和底面,壁面倾斜设置,并连接于底面的侧边,从转向连接段的壁面与底面的端面延伸出两个连接端;所述转向连接段首尾相接形成环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水产养殖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连接段;所述转向连接段为弧形结构,包括壁面和底面,壁面倾斜设置,并连接于底面的侧边,从转向连接段的壁面与底面的端面延伸出两个连接端;所述转向连接段首尾相接形成环形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水产养殖池,还包括直线连接段,所述直线连接段为直线形结构,包括壁面和底面,包括壁面和底面,壁面倾斜设置,并连接于底面的侧边,直线连接段的壁面与底面围成的内侧面和外侧面相适配,直线连接段的两端为连接端;所述转向连接段和直线连接段的连接端与转向连接段或直线连接段相连接,并首尾相接形成环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水产养殖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闭板,所述封闭板连接于转向连接段和直线连接段形成的环形结构的内环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翎陈叙张丽娟龚晖陈永聪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