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槽机构、排种装置及播种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5415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种槽机构、排种装置及播种机,包括种槽内壳及种槽外壳,所述种槽内壳可推拉的安装于所述种槽外壳内,所述种槽机构还设置有螺钉,所述种槽外壳设置有若干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种槽内壳设置有第二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螺纹通孔与所述第二螺纹通孔水平方向上对应设置并通过所述螺钉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所述种槽机构、排种装置及播种机,首先通过所述种槽内壳可推拉的安装于所述种槽外壳内可以适应各种长度的山药种,解决了因适应不同长度的山药种而需更换种槽机构带来的不便。

Seed trough mechanism, seed metering device and see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槽机构、排种装置及播种机
本技术属于播种
,尤其涉及一种种槽机构、排种装置及播种机。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山药的机械化种植有了一定发展,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还相对落后,生产效率较低。随着我国农机作业水平不断提高,山药的松土、开沟、播种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然而播种机构的设计还存在一定问题,制约着山药机械化播种的发展,山药整体机械化程度还很低。山药播种机的种槽机构是整机的核心,也是技术开发的重点项目和难点项目,种槽机构的稳定性对播种效果有着重要影响,是农机农艺结合的关键所在。在我国,山药种植方式主要以人工种植为主,部分过程实现机械化,但是种槽机构存在适用范围窄等问题,后期调整工作繁复,针对这些现象设计一款可调节式种槽,以加大种槽的适用范围。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种槽机构、排种装置及播种机,该种槽机构、排种装置及播种机能够可以适应各种长度的山药种,解决因适应不同长度的山药种而需更换种槽机构带来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能够适应各种长度的山药种,解决因适应不同长度的山药种而需更换种槽机构带来的不便。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种槽机构,用于放置山药种,包括种槽内壳及种槽外壳,所述种槽内壳可推拉的安装于所述种槽外壳内,所述种槽外壳包括第一侧挡板、第一弧面挡板及第一平面挡板,所述第一侧挡板、所述第一弧面挡板及所述第一平面挡板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种槽内壳包括第二侧挡板、第二弧面挡板及第二平面挡板,所述第二侧挡板、所述第二弧面挡板及所述第二平面挡板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第一弧面挡板与所述第二弧面挡板相对接触设置,所述第一平面挡板与所述第二平面挡板相对接触设置,所述第一侧挡板与所述第二侧挡板相对背离设置;所述种槽机构还设置有螺钉,所述第一弧面挡板设置有若干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二弧面挡板设置有第二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螺纹通孔与所述第二螺纹通孔水平方向上对应设置并通过所述螺钉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种槽内壳设置有锥状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所述种槽内壳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弧面挡板凸设有用于限位所述第二弧面挡板的第一条形限位块,所述第一平面挡板凸设有用于限位所述第二平面挡板的第二条形限位块。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平面挡板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种槽机构的固定件。一种排种装置,所述排种装置包括排种传动机构及前述的种槽机构;所述排种传动机构包括用于连接驱动设备的排种主动轴及排种从动轴,所述排种主动轴安装有主动链轮,所述排种从动轴设置有从动链轮,所述排种传动机构还包括环形链条,所述主动链轮与所述从动链轮通过所述环形链条连接;所述种槽机构与所述环形链条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排种装置设置有多个所述种槽机构,多个所述种槽机构均匀固定在所述环形链条上。作为优选,所述排种装置还包括排种保护壳体,所述排种保护壳体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种槽机构及所述排种传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排种保护壳体内,所述排种保护壳体侧部设置有进种口,所述排种保护壳体底部设置有排种口。一种播种机,包括至少一个前述的排种装置。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本技术的所述种槽机构、排种装置及播种机,首先通过所述种槽内壳可推拉的安装于所述种槽外壳内可以适应各种长度的山药种,解决了因适应不同长度的山药种而需更换种槽机构带来的不便;2、本技术的所述种槽机构、排种装置及播种机,通过种槽机构的所述种槽内壳设置有锥状的所述导向块,利用其导向块的倾斜结构使山药种发芽的一端滑至与所述第一侧挡板或者第二侧挡板接触及多个所述种槽机构均匀固定在所述环形链条上,以控制株距均匀。3、本技术的所述种槽机构、排种装置及播种机,结构简单维修方便;4、本技术的所述种槽机构、排种装置及播种机可以控制株距均匀,达到合理密植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种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种槽机构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种槽机构的又一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排种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排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排种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图中:1、种槽机构;11、种槽外壳;111、第一平面挡板;112、第一弧面挡板;1121、第一螺纹通孔;113、第一侧挡板;114、固定件;12、种槽内壳;121、第二平面挡板;122、第二弧面挡板;1221、第二螺纹通孔;123、第二侧挡板;124、导向块;13、螺钉;2、排种传动机构;21、排种主动轴;211、主动链轮;22、排种从动轴;221、从动链轮;23、环形链条;3、排种保护壳体;31、进种口;32、排种口;321、第一排种板;3211、第一排种板第一侧;3212、第一排种板第二侧;322、第二排种板;323、第三排种板;4、机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术语“内”、“外”、“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种槽机构1,用于放置山药种,包括种槽内壳12及种槽外壳11,所述种槽内壳12可推拉的安装于所述种槽外壳11内,所述种槽外壳11包括第一侧挡板113、第一弧面挡板112及第一平面挡板111,所述第一侧挡板113、所述第一弧面挡板112及所述第一平面挡板111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种槽内壳12包括第二侧挡板123、第二弧面挡板122及第二平面挡板121,所述第二侧挡板123、所述第二弧面挡板122及所述第二平面挡板121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第一弧面挡板112与所述第二弧面挡板122相对接触设置,所述第一平面挡板111与所述第二平面挡板121相对接触设置,所述第一侧挡板113与所述第二侧挡板123相对背离设置;所述种槽机构1还设置有螺钉13,所述第一弧面挡板112设置有若干第一螺纹通孔1121,所述第二弧面挡板122设置有第二螺纹通孔1221,所述第一螺纹通孔1121与所述第二螺纹通孔1221水平方向上对应设置并通过所述螺钉13固定连接,通过所述螺钉13将所述第二螺纹通孔1221与不同位置的所述第一螺纹通孔1121连接以调节所述种槽机构1的长度。作为优选,所述种槽内壳12设置有锥状的导向块124,所述导向块124与所述种槽内壳12固定连接,利用导向块124的倾斜结构使山药种发芽的一端滑至与所述第一侧挡板113或者第二侧挡板123接触。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弧面挡板112凸设有用于限位所述第二弧面挡板122的第一条形限位块,所述第一平面挡板111凸设有用于限位所述第二平面挡板121的第二条形限位块。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平面挡板111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种槽机构1的固定件114。一种排种装置,所述排种装置包括排种传动机构2及前述的种槽机构1;如图4所示,所述排种传动机构2包括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种槽机构,用于放置山药种,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槽内壳及种槽外壳,所述种槽内壳可推拉的安装于所述种槽外壳内,所述种槽外壳包括第一侧挡板、第一弧面挡板及第一平面挡板,所述第一侧挡板、所述第一弧面挡板及所述第一平面挡板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种槽内壳包括第二侧挡板、第二弧面挡板及第二平面挡板,所述第二侧挡板、所述第二弧面挡板及所述第二平面挡板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第一弧面挡板与所述第二弧面挡板相对接触设置,所述第一平面挡板与所述第二平面挡板相对接触设置,所述第一侧挡板与所述第二侧挡板相对背离设置;所述种槽机构还设置有螺钉,所述第一弧面挡板设置有若干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二弧面挡板设置有第二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螺纹通孔与所述第二螺纹通孔水平方向上对应设置并通过所述螺钉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种槽机构,用于放置山药种,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槽内壳及种槽外壳,所述种槽内壳可推拉的安装于所述种槽外壳内,所述种槽外壳包括第一侧挡板、第一弧面挡板及第一平面挡板,所述第一侧挡板、所述第一弧面挡板及所述第一平面挡板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种槽内壳包括第二侧挡板、第二弧面挡板及第二平面挡板,所述第二侧挡板、所述第二弧面挡板及所述第二平面挡板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第一弧面挡板与所述第二弧面挡板相对接触设置,所述第一平面挡板与所述第二平面挡板相对接触设置,所述第一侧挡板与所述第二侧挡板相对背离设置;所述种槽机构还设置有螺钉,所述第一弧面挡板设置有若干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二弧面挡板设置有第二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螺纹通孔与所述第二螺纹通孔水平方向上对应设置并通过所述螺钉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槽内壳设置有锥状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所述种槽内壳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面挡板凸设有用于限位所述第二弧面挡板的第一条形限位块,所述第一平面挡板凸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晨郭春生刘惠敏李心志王庆轩刘鑫坤国立伟赵金爽周捷王文向潘志国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农业大学山东菏泽鲁源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