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网切换电路
本技术涉及网络切换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网切换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在大量的使用计算机技术,例如:工矿企业、事业单位日常管理大都依赖于计算机技术;同时计算机病毒及网络黑客借助网络技术也在日益泛滥,如果一台工作在一个局域网(内网)上的计算机受到病毒的袭击而瘫痪,就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特别像一些连续工作的工业生产企业、一些重要的事业单位,例如银行,其后果更是无法想象,会造成数据库服务器受到病毒和黑客的攻击使关键数据丢失或泄漏,带来非常大的损失;因此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或者互联网)之间的切换就显得特别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路简单,工作稳定,使用方便的双网切换电路。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双网切换电路,包括切换电路;其中,所述切换电路连接有与内网连接的第一网络接口和与外网连接的第二网络接口,所述切换电路还连接有控制所述切换电路进行内网与外网切换的控制电路。本技术所述的双网切换电路,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场效应管和第二场效应管,所述第一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网切换电路,包括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电路连接有与内网连接的第一网络接口和与外网连接的第二网络接口,所述切换电路还连接有控制所述切换电路进行内网与外网切换的控制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网切换电路,包括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电路连接有与内网连接的第一网络接口和与外网连接的第二网络接口,所述切换电路还连接有控制所述切换电路进行内网与外网切换的控制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网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场效应管和第二场效应管,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有开关,所述开关的2引脚,3引脚,4引脚均接地,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还连接有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电源的正极连接或与所述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还可以与外部电路的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漏极并联有第二电阻,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还连接有静电保护二极管,所述静电保护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还连接有第三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还连接有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还与所述切换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和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均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网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连接有指示灯电路,所述指示灯电路包括第三场效应管,第四场效应管,红色发光二极管以及绿色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红色发光二极管负极连接,所述红色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有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栅极还连接有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绿色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绿色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有第六电阻,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场效应管和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源极均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网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电路包括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的1引脚连接有第七电阻,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3引脚连接有第八电阻,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继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德义,王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智微智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