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5164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其防尘能力得到提高,防止碎屑落在图像传感器片。其中的驱动装置包括:活动体,环绕活动体设置的外壳,其上固定所述外壳的底座,其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活动体进行活动;所述底座具有内圈防尘凸台和外圈防尘凸台,所述活动体具有活动防尘凸台,所述活动防尘凸台介于所述内圈防尘凸台和所述外圈防尘凸台之间。

Driver, camera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尤其涉及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的防尘结构。
技术介绍
公开号为“CN208044172U”的专利公开了一体化防尘镜头、音圈马达和摄像模组。该一体化防尘镜头包括载体结构和设置在所述载体结构内的镜头结构,所述镜头结构和载体结构为一体化结构。该一体化防尘镜头能够有效减少外界灰尘进入到音圈马达内部。此外,载体结构的外周向上凸出形成有第一防尘环,所述第一防尘环的内侧和所述载体结构的主体之间形成有第一防尘槽;所述载体结构的外周向下凸出形成有第二防尘环,所述第二防尘环的内侧和所述载体结构的主体之间形成第二防尘槽。在装配进音圈马达内后,所述第一防尘槽位于该一体化防尘镜头和外壳的顶面通光孔之间的缝隙下方,用于沉积从该缝隙进入到音圈马达内的外界灰尘,所述第二防尘槽与音圈马达的底座配合,用于阻挡从该一体化防尘镜头和底座之间的缝隙进入到音圈马达内的外界灰尘。然而,此类驱动装置的动子(主要是镜头载体)运动过程中动子和定子部分撞击起屑,主要撞击发生在动子和壳体撞击,动子和底座撞击,动子和磁石撞击。撞击后碎屑会聚积在底座防尘环附近,马达倒置拍照时碎屑颗粒随重力落入底座防尘环内圈聚集在图像传感器上影响拍照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其防尘能力得到提高,防止碎屑落在图像传感器片。一种驱动装置包括:活动体,环绕活动体设置的外壳,其上固定所述外壳的底座,其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活动体进行活动;其中,所述底座具有内圈防尘凸台和外圈防尘凸台,所述活动体具有活动防尘凸台,所述活动防尘凸台介于所述内圈防尘凸台和所述外圈防尘凸台之间。在所述驱动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圈防尘凸台与所述活动防尘凸台之间的间距、所述外圈防尘凸台与所述活动防尘凸台之间的间距分别大于所述活动体在垂直于光轴方向的活动范围。在所述驱动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圈防尘凸台为环形。在所述驱动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体具有多个撞击凸台,所述撞击凸台设置在所述外圈防尘凸台的径向外侧。在所述驱动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圈防尘凸台的内周面与由所述活动体及其上搭载物构造的整体的外周面相比,在径向上更靠内侧。在所述驱动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在所述外圈防尘凸台的径向外侧还具有平面部,所述平面部与所述外圈防尘凸台限定集尘空间。在所述驱动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磁石和线圈,其中的一方设置在外壳上且另一方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弹性元件,其将所述活动体可活动地支撑在所述底座和所述外壳限定的空间中。一种摄像装置,包括镜头、驱动装置以及图像传感器,所述驱动装置为任一所述的驱动装置,所述镜头设置成所述活动体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图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光轴方向的后侧。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所述的摄像装置。通过前述的驱动装置,改变了底座防尘环结构,使动子和定子撞击起的碎屑在驱动装置倒置拍摄时由于外圈防尘凸台的阻挡,防尘能力得到提高,防止碎屑落在图像传感器片。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图1是驱动装置的半剖视图。图2是驱动装置的尘屑移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述公开了多种不同的实施所述的主题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或者实施例。为简化公开内容,下面描述了各元件和排列的具体实例,当然,这些仅仅为例子而已,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例如在说明书中随后记载的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方或者上面形成,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直接联系的方式形成的实施方式,也可包括在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形成附加特征的实施方式,从而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可以不直接联系。另外,这些公开内容中可能会在不同的例子中重复附图标记和/或字母。该重复是为了简要和清楚,其本身不表示要讨论的各实施方式和/或结构间的关系。进一步地,当第一元件是用与第二元件相连或结合的方式描述的,该说明包括第一和第二元件直接相连或彼此结合的实施方式,也包括采用一个或多个其他介入元件加入使第一和第二元件间接地相连或彼此结合。在后述实施方式中,前、后以活动体3上搭载透镜的光轴为参考。无特别说明的情况下,轴向指该光轴方向,径向指垂直于该光轴方向的方向。如图1所示,驱动装置包括活动体3、外壳2、底座1、磁石5、线圈4、前侧弹簧7、后侧弹簧6。活动体3为镜头载体,或者镜头载体搭载镜头,或者是镜头载体与镜头一体成型结构,其内周为圆形而外周为圆形或多边形。外壳2通常由磁性材料制成,包括外环壁21、端壁22以及内环壁23,外环壁21为连续壁体,内环壁23为连续或者不连续壁体。底座1上固定外壳2的外环壁21。多个磁石5设置在外壳2的外环壁21的内周侧上。线圈4设置在活动体3的外周上。前侧弹簧7的外周边固定在外壳2上,而内周边固定在透镜载体3的前侧,后侧弹簧6的外周边固定在底座1上,而内周边固定在透镜载体3的后侧。线圈4通电后,与磁石5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力,活动体3据此进行活动,活动方向包括光轴方向的移动或垂直光轴方向的移动。继续参照图1,底座1具有内圈防尘凸台11和外圈防尘凸台12,活动体3具有活动防尘凸台13,活动防尘凸台13介于内圈防尘凸台11和外圈防尘凸台12之间。在图1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动子包括活动体3和线圈4等,定子包括底座1、外壳2、磁石5等。如图2所示,动子和定子部分撞击起屑,主要撞击发生在动子和外壳2撞击,动子和底座1撞击,动子和磁石5撞击。撞击后碎屑9会聚积在底座1上的外圈防尘凸台12附近。当倒置驱动装置时,碎屑9沿着图2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移动,由于外圈防尘凸台12的阻挡,因此难以进入到外圈防尘凸台12和内圈防尘凸台11之间,从而不会聚集在图像传感器8上。如图2所示,内圈防尘凸台11与活动防尘凸台13之间的间距D2、外圈防尘凸台12与活动防尘凸台13之间的间距D1分别大于活动体3在垂直于光轴方向的活动范围。由于大于动子在水平方向的机械限位后的活动范围,因此可进一步避免载体防尘环与底座上的各防尘环撞击起屑。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外圈防尘凸台12为间隔的多个凸条。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外圈防尘凸台12为连续的环形。在图中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活动体3具有比外圈防尘凸台12还要靠径向向外的位置,在这些位置具有多个撞击凸台,撞击凸台设置在外圈防尘凸台12的径向外侧。将撞击的位置设置在外圈防尘凸台12的径向外侧,因此由于撞击产生的尘屑只会发生在外圈防尘凸台12的径向外侧,不会进入到外圈防尘凸台12和内圈防尘凸台11之间,进一步防止了尘屑进入到图像传感器8上。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外圈防尘凸台12的内周面与活动体3上搭载的线圈4构成的整体的外周面相比,在径向上更靠内侧。如此获得技术效果是,当聚集在外圈防尘凸台12外周侧的尘屑由于倒置按照如图2所示的箭头A方向进行移动时,尘屑不会由于定子轴肩平面阻挡而进入到外圈防尘凸台12和内圈防尘凸台11之间,进而防止尘屑进入到图像传感器8。如图1和图2所示,底座1在外圈防尘凸台12的径向外侧还具有平面部14,平面部14与外圈防尘凸台12限定集尘空间,尘屑9就聚集在该集尘空间中。外壳2的外环壁21与底座1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驱动装置,包括:活动体;外壳,环绕活动体设置;底座,其上固定所述外壳;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活动体在所述外壳和所述底座限定的空间内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具有内圈防尘凸台和外圈防尘凸台,所述活动体具有活动防尘凸台,所述活动防尘凸台介于所述内圈防尘凸台和所述外圈防尘凸台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驱动装置,包括:活动体;外壳,环绕活动体设置;底座,其上固定所述外壳;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活动体在所述外壳和所述底座限定的空间内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具有内圈防尘凸台和外圈防尘凸台,所述活动体具有活动防尘凸台,所述活动防尘凸台介于所述内圈防尘凸台和所述外圈防尘凸台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防尘凸台与所述活动防尘凸台之间的间距、所述外圈防尘凸台与所述活动防尘凸台之间的间距分别大于所述活动体在垂直于光轴方向的活动范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防尘凸台为环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体具有多个撞击凸台,所述撞击凸台设置在所述外圈防尘凸台的径向外侧。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冯东辉周聚鹤
申请(专利权)人: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