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颈一体血管斑块成像线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5156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颅颈一体血管斑块成像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头线圈壳体、左颈线圈壳体、右颈线圈壳体、头线圈单元和颈线圈单元,底座内设有连接头线圈单元、颈线圈单元的接线盒,头线圈单元采用构成头颅三维检测空间的24通道线圈单元,颈线圈单元采用构成颈部三维检测空间的8通道线圈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独特的壳体结构和32通道线圈单元设计,能够快速实现无拼接的图像采集,生成高分辨率、高清的头颅与颈部的血管图像,满足针对大面积血管的高清成像需求,减少探测扫描时间,检测效率高。

Craniocervical plaque imaging c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颅颈一体血管斑块成像线圈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使用方便、检测速度快、成像面积大、精度高的颅颈一体血管斑块成像线圈。
技术介绍
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引起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是颈动脉或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破裂引发的血栓栓塞,最终导致脑组织缺血、坏死。因此,早期发现并有效治疗动脉易损斑块,是卒中防控的关键。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则是早期发现动脉易损斑块的重要手段,磁共振成像相较于CT、X线、核医学等检查方式,其不采用电离辐射方式,让患者感觉更加舒适,且磁共振成像系统可以在不移动患者的情况下创建任何角度的图像,获得多种图像类型,图像对比度高,检测更加准确方便。目前常规的磁共振线圈的血管斑块成像效果达不到颅颈成像的诊断要求,必须配备专用的磁共振颅颈血管斑块线圈,但是现有的头部线圈与颈动脉线圈,只能分步探测检查,更换两套成像线圈来实现,信息采集的不足以达到头与颈的整条血管的大面积成像,耗时长、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颅颈一体血管斑块成像线圈,其具有独特的壳体结构和32通道单元设计,能够快速实现无拼接的图像采集,生成高分辨率、高清的头颅与颈部的血管图像,满足针对大面积血管的高清成像需求,减少探测扫描时间,检测效率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颅颈一体血管斑块成像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头线圈壳体、左颈线圈壳体、右颈线圈壳体、头线圈单元和颈线圈单元,所述头线圈壳体包括均为容腔结构的底座、侧面板、后挡板和上盖板,底座、侧面板、后挡板和上盖板围成前端开口的头部容置腔,头线圈单元安装于对应头部容置腔各部位的底座、侧面板、后挡板和上盖板的容腔内;所述左颈线圈壳体和右颈线圈壳体通过信号线缆安装于头部容置腔的前端开口外的两侧前壁上,左颈线圈壳体和右颈线圈壳体内均设有颈线圈单元;所述底座内设有连接头线圈单元、颈线圈单元的接线盒,接线盒中设有连接头线圈单元和颈线圈单元的接口电路,后挡板的外壁上设有连接线盒的接线座。作为优选,所述头线圈单元采用构成头颅三维检测空间的24通道线圈单元,颈线圈单元采用构成颈部三维检测空间的8通道线圈单元。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的前端设有超出头部容置腔的前端开口的颈部托持部,颈部托持部的上表面设置成由后至前向下弯曲的弧形面。作为优选,所述上盖板的一端通过设置缓冲阻尼铰链铰接于后挡板的顶部。作为优选,所述左颈线圈壳体和右颈线圈壳体与待检测部位直接接触的内侧壁设置成凹向的弧形面。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侧面板和后挡板为一体成型结构。作为优选,所述上盖板对应被检测者面部的区域设置成向上拱起的结构且开设用于观察的视窗,头部容置腔正下方的底座设置成向下拱起的结构。作为优选,所述上盖板和侧面板的两侧边设置相适配的卡扣件。作为优选,所述左颈线圈壳体和右颈线圈壳体设置长度可调节的连接绑带。本技术的颅颈一体血管斑块成像线圈采用分部位联合成像技术,以头颅与颈部的血管成像目标,具体采用颅颈相联合的结构、符合人体工学的头颅线圈外结构,加专用颈部的贴合结构,具体以头颅部分24通道、颈部8通道分配,联合构造32通道线设计。多通道与优化分配通道的设计,即8x3的头颅+4x2的颈部,进一步实现三维加速成像矩阵电路,阵列表面天线技术和多维阵列技术的整合,达到高信噪比、高清、高分辨率的成像及缩短扫面时间的目的。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采用颅颈相联合的结构,头颅线圈的外壳体符合人体工学的、颈线圈的外壳体设计成贴合颈部专用的结构,实现分布于头颅与颈部血管的大范围整体成像;(2)、采用多通道与优化分配通道的设计,8x3的头颅线圈单元加上4x2的颈线圈单元,各线圈单元采用三维加速成像矩阵电路和多维阵列等技术,三维加速性能极佳,实现快速扫面,成像质量卓越、分辨率高;(3)、头颅部分采用开合式结构,检测更加方便、快捷和舒适。附图说明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前视图;图3是图1的右视图;图4是图1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颅颈一体血管斑块成像线圈,包括头线圈壳体、左颈线圈壳体8、右颈线圈壳体9、头线圈单元和颈线圈单元,头线圈壳体包括均为容腔结构的底座1、侧面板2、后挡板3和上盖板4,底座1、侧面板2、后挡板3和上盖板4围成前端开口的头部容置腔5,头线圈单元安装于对应头部容置腔5各部位的底座1、侧面板2、后挡板3和上盖板4的容腔内;所述左颈线圈壳体8和右颈线圈壳体9通过信号线缆10安装于头部容置腔5的前端开口外的两侧前壁上,左颈线圈壳体8和右颈线圈壳体9内均设有颈线圈单元;所述底座1内设有连接头线圈单元、颈线圈单元的接线盒,接线盒中设有连接头线圈单元和颈线圈单元的接口电路,后挡板3的外壁上设有连接线盒的接线座31。具体地,优选头线圈单元采用构成头颅三维检测空间的24通道线圈单元,颈线圈单元采用构成颈部三维检测空间的8通道线圈单元,联合构造32通道线设计,后挡板上的接线座中插入包括32通道的线束,同时传输头线圈单元和颈线圈单元的磁共振检测信号,成像面积大、质量好、效率高。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底座1的前端设有超出头部容置腔5的前端开口的颈部托持部6,颈部托持部6的上表面设置成由后至前向下弯曲的弧形面,左颈线圈壳体8和右颈线圈壳体9与待检测部位直接接触的内侧壁设置成凹向的弧形面,使预部托持部更加贴合被检测者的颈部,更加舒适。上盖板4对应被检测者面部的区域设置成向上拱起的结构且开设用于观察的视窗41,头部容置腔5正下方的底座设置成向下拱起的结构,方便头部伸入到头部容置腔中。本实施例中,上盖板4的一端通过设置缓冲阻尼铰链7铰接于后挡板3的顶部,上盖板4和侧面板2的两侧边设置相适配的卡扣件13,即形成头颅部分的开合式结构,检测时更加方便、快捷和舒适。此外,左颈线圈壳体8和右颈线圈壳体9设置长度可调节的连接绑带11,绑带11上优选设有位置可调的下巴定位套,进一步起到固定作用,使检测时颈线圈壳体不易产生位移,检测结果更加准确。本技术优选底座1、侧面板2和后挡板3为一体成型结构,制造和使用方便,外形更加美观。本技术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颅颈一体血管斑块成像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头线圈壳体、左颈线圈壳体(8)、右颈线圈壳体(9)、头线圈单元和颈线圈单元,所述头线圈壳体包括均为容腔结构的底座(1)、侧面板(2)、后挡板(3)和上盖板(4),底座(1)、侧面板(2)、后挡板(3)和上盖板(4)围成前端开口的头部容置腔(5),头线圈单元安装于对应头部容置腔(5)各部位的底座(1)、侧面板(2)、后挡板(3)和上盖板(4)的容腔内;所述左颈线圈壳体(8)和右颈线圈壳体(9)通过信号线缆(10)安装于头部容置腔(5)的前端开口外的两侧前壁上,左颈线圈壳体(8)和右颈线圈壳体(9)内均设有颈线圈单元;所述底座(1)内设有连接头线圈单元、颈线圈单元的接线盒,接线盒中设有连接头线圈单元和颈线圈单元的接口电路,后挡板(3)的外壁上设有连接线盒的接线座(31)。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0.17 CN 20182168013801.一种颅颈一体血管斑块成像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头线圈壳体、左颈线圈壳体(8)、右颈线圈壳体(9)、头线圈单元和颈线圈单元,所述头线圈壳体包括均为容腔结构的底座(1)、侧面板(2)、后挡板(3)和上盖板(4),底座(1)、侧面板(2)、后挡板(3)和上盖板(4)围成前端开口的头部容置腔(5),头线圈单元安装于对应头部容置腔(5)各部位的底座(1)、侧面板(2)、后挡板(3)和上盖板(4)的容腔内;所述左颈线圈壳体(8)和右颈线圈壳体(9)通过信号线缆(10)安装于头部容置腔(5)的前端开口外的两侧前壁上,左颈线圈壳体(8)和右颈线圈壳体(9)内均设有颈线圈单元;所述底座(1)内设有连接头线圈单元、颈线圈单元的接线盒,接线盒中设有连接头线圈单元和颈线圈单元的接口电路,后挡板(3)的外壁上设有连接线盒的接线座(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颈一体血管斑块成像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线圈单元采用构成头颅三维检测空间的24通道线圈单元,颈线圈单元采用构成颈部三维检测空间的8通道线圈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颈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春生孟宪平李叶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万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