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样击实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5120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样击实筒,包括有底座、对开圆模和顶座,所述底座和顶座分别固定所述对开圆模的两端,所述对开圆模的一端与所述顶座对应并与外部连通,所述对开圆模内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内沿着对开圆模的对开处对称设置有内侧拆分杠杆,所述对开圆模的外侧在凹槽的同一平面上对称设置有外侧拆分杠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击实的土样成模率高,并且便于从模具中取出。

A Kind of Soil Sample Compacting Barr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样击实筒
本技术属于工程试验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土样击实筒。
技术介绍
在扰动土的三轴试验试样制备过程中,对于粘性土或者一定含水率的砂土的试样制备,在击实筒内击实成型后,由于粘聚力或者假粘聚力以及水的吸附作用等,往往整体拆模较困难,此时,一般在击实筒模型内侧涂一层较薄的凡士林。但是,由于是分层击实,在击实过程中,土体颗粒会吸附在模型内侧,由于击实锤一次次的干扰,会造成上部土体模型凡士林较少等,拆模时仍困难并且可能会出现砂土附着的现象。另外,由于击实筒是对模安装,有时会因为试验时不均匀受力造成模具高度不一,对模型土体体积有较大影响,进而影响试验结果。当试样为砂土时,采用敲击或者推土器取土样的方法会对土样产生较大干扰,甚至破损。一般的,土工试验,取模时,采用敲击或者推土器取出击实筒内的土样,如《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10》中的相关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土样击实筒的新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土样击实筒,包括有底座、对开圆模和顶座,所述底座和顶座分别固定所述对开圆模的两端,所述对开圆模的一端与所述顶座对应并与外部连通,所述对开圆模内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内沿着对开圆模的对开处对称设置有内侧拆分杠杆,所述对开圆模的外侧在凹槽的同一平面上对称设置有外侧拆分杠杆。可选地,对称的外侧拆分杠杆与对称的内侧拆分杠杆一一对应的固定连接。可选地,对称的内侧拆分杠杆的内径与所述对开圆模的内径相同。可选地,包括有一对或多对对称设置的内侧拆分杠杆以及相对应的外侧拆分杠杆。可选地,所述底座与顶座通过拉杆连接,所述拉杆的一端与底座或顶座连接,另一端与元宝螺母螺纹连接。可选地,还包括有紧箍,所述紧箍环设在所述对开圆模的外侧。可选地,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对开圆模与顶座对应的一端连通。可选地,所述套筒与所述顶座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内侧拆分杠杆为半圆形,所述外侧拆分杠杆为弧形,所述内侧拆分杠杆与外侧拆分杠杆的凸出方向相同。可选地,所述对开圆模的侧壁内侧设置有凡士林涂层。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击实的土样成模率高,并且便于从模具中取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套筒,2元宝螺母,3紧箍,4凹槽,5对开圆模,6底座,7拉杆,8内侧拆分杠杆,9外侧拆分杠杆,10顶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土样击实筒,如图1和图2所示的,包括有底座6、对开圆模5和顶座10。所述底座6和顶座10可以分别具有内凹结构,所述对开圆模5的两端嵌入在所述底座6和顶座10中。所述对开圆模5的一端与所述顶座10对应并与外部连通,用于向对开圆模5内添土并击实。所述对开圆模5内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形的凹槽4。所述凹槽4内沿着对开圆模5的对开处对称设置有内侧拆分杠杆8。所述底座6和顶座10分别固定所述对开圆模5的两端,在所述对开圆模5的侧壁在周向平面内三等分时,通过内侧拆分杠杆8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和凹槽4的轴向固定固定关系,对开圆模5由于底座6和顶座10的固定作用、内侧拆分杠杆8和凹槽4的配合关系,使得其不会发生高度不一的情况,能够防止其中土样在被击实时,对开圆模的各部分发生产生高差。所述对开圆模5的外侧在凹槽4的同一平面上对称设置有外侧拆分杠杆9。通过在对开圆模5内外的位置分别设置内侧拆分杠杆8和外侧拆分杠杆9,使得受力支点在对开圆模5外侧,土样脱模时,对外侧拆分杠杆9施力,使内侧拆分杠杆8产生沿土样径向向外的力,不对土样进行力的作用,从而减少对土样结构,或/和土样与模具之间的粘聚力的破坏。相对于现有的采用敲击或者推土器取出击实筒内的土样,通过增加杠杆装置,使得土样拆模时,改变了原有的敲击或者推土器取土样的方式,对开圆模受力均匀,减少了对土样的干扰,便于将土样取出,提高了土样成模率。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中所示的,对称的外侧拆分杠杆9与对称的内侧拆分杠杆8一一对应的固定连接。进一步的,相对应的外侧拆分杠杆9与内侧拆分杠杆8可以是一体成型或者是通过焊接等方式进行固定连接的,使得受力点位于所述对开圆模5的外侧,减少可能对土样结构的破坏。在一些实施例中,对称的内侧拆分杠杆8的内径与所述对开圆模5的内径相同,使得在凹槽4嵌入内侧拆分杠杆8后,保障模具底部与顶部的平整,进而保证了土样的规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对开圆模5的内部为圆柱形中空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有多对对称设置的内侧拆分杠杆以及相对应的外侧拆分杠杆,使得对对开圆模5进行拆解时力量分散的更加均匀。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中所示的,所述底座6与顶座10通过拉杆7连接,通过拉杆7使得所述底座6与顶座10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能够固定住所述对开圆模5的两端或者解除固定。所述拉杆7的一端与底座6或顶座10连接,另一端与元宝螺母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拉杆7的一端可以与底座6或顶座10转动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中所示的,还包括有紧箍3,所述紧箍3环设在所述对开圆模5的外侧,用于在将所述对开圆模5固定在底座6与顶座10之间或取出时,防止其意外自行散开,导致装配或取样失败。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中所示的,还包括套筒1,所述套筒1与所述对开圆模5与顶座10对应的一端连通,用于引导土样进入对开圆模5内,并且延伸对开圆模5的高度,使得土样击实完成,取出对开圆模5能够尽可能地保持对开圆模5中土样的充满度,对对开圆模5的内部体积充分利用。进一步的,所述套筒1与所述顶座10可以是固定连接的,例如一体成型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中所示的,所述内侧拆分杠杆8为半圆形,所述外侧拆分杠杆9为弧形,所述内侧拆分杠杆8与外侧拆分杠杆9的凸出方向相同,便于技术人员使用手机勾住外侧拆分杠杆9进行发力对对开圆模5进行拆解。另一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对开圆模5可以是两侧对称的结构;也可以是如图2中所示的三部分中心对称组成,便于使用内侧拆分杠杆8对其轴向方向进行固定,防止高差,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开圆模的侧壁内侧设置有凡士林涂层,进一步的便于分离土样,防止其结构在拆解对开圆模5时发生损坏。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成分或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不同地区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成分。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成分的方式。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技术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当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样击实筒,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座、对开圆模和顶座,所述底座和顶座分别固定所述对开圆模的两端,所述对开圆模的一端与所述顶座对应并与外部连通,所述对开圆模内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内沿着对开圆模的对开处对称设置有内侧拆分杠杆,所述对开圆模的外侧在凹槽的同一平面上对称设置有外侧拆分杠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样击实筒,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座、对开圆模和顶座,所述底座和顶座分别固定所述对开圆模的两端,所述对开圆模的一端与所述顶座对应并与外部连通,所述对开圆模内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内沿着对开圆模的对开处对称设置有内侧拆分杠杆,所述对开圆模的外侧在凹槽的同一平面上对称设置有外侧拆分杠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样击实筒,其特征在于,对称的外侧拆分杠杆与对称的内侧拆分杠杆一一对应的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样击实筒,其特征在于,对称的内侧拆分杠杆的内径与所述对开圆模的内径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样击实筒,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对或多对对称设置的内侧拆分杠杆以及相对应的外侧拆分杠杆。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景春赵福全何旭升王炳华黄钟晖张世荣孟庆军杨磊李晓峰孙双喜何玉华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铁道大学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