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小夜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4990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小夜灯,其包括壳体及后盖,壳体下端部设置有容置腔,壳体前端部下方设置有透光孔,容置腔内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一侧设置有PCB电路板,PCB电路板上设置有感应探头;固定座上方设置有LED灯板,LED灯板上设置有LED发光灯,壳体前端中部斜向下设置有隔板,隔板与壳体内侧壁围设形成发光槽,发光槽一侧槽壁上开设有贯穿容置腔的开口,LED发光灯置于开口处,隔板后侧部固定设置有供电电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壳体前端中部斜向下设置有隔板,并在容置槽内设置固定座,在固定座上固定设置PCB电路板与LED灯板,配合在壳体内侧壁开设开口,使得LED发光灯发出的光从发光槽内散射而出,达到夜晚照明的效果,结构简单,组装便捷。

Intelligent night l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小夜灯
本技术涉及一种小夜灯
,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小夜灯。
技术介绍
小夜灯是一种新型的室内照明灯具,灯光柔和,在茫茫黑暗中,起到指引照明的作用。市面上现有的常亮的小夜灯:内部有感光元器件,白天不亮,晚上常亮,在晚上不需要照明的时候也亮,导致费电,而且亮度影响睡眠。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控制开启或关闭的智能小夜灯,结构简单,组装便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小夜灯,其包括壳体及后盖,所述后盖盖设在壳体后端部,所述壳体下端部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壳体前端部下方设置有透光孔,所述透光孔连通容置腔设置,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一侧设置有PCB电路板,所述PCB电路板上设置有感应探头,所述感应探头置于透光孔处;所述固定座上方设置有LED灯板,所述LED灯板上设置有LED发光灯,所述LED灯板与PCB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壳体前端中部斜向下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与壳体内侧壁围设形成发光槽,所述发光槽一侧槽壁上开设有贯穿容置腔的开口,所述LED发光灯置于所述开口处,所述隔板后侧部固定设置有供电电池,所述供电电池与PCB电路板电性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光孔内卡持设置有透光镜,所述透光镜凸伸出壳体的前端面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截面为L形构造,所述固定座包括固定板及支撑板,所述固定板垂直于支撑板设置,所述PCB电路板贴合设置在固定板一侧,所述LED灯板置于所述支撑板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卡柱,所述卡柱上开设有卡孔,所述固定板固定在卡柱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一侧设置有开关口,所述开关口设置有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与PCB电路板电性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电电池为矩形体构造。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为矩形体构造。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应探头为微波感应器。综上所述,本技术智能小夜灯通过在壳体前端中部斜向下设置有隔板,并在容置槽内设置固定座,在固定座上固定设置PCB电路板与LED灯板,配合在隔板与壳体内侧壁围设形成的发光槽一侧槽壁上开设贯穿容置腔的开口,使得LED发光灯发出的光从发光槽内散射而出,达到夜晚照明的效果,结构简单,组装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智能小夜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本技术智能小夜灯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本技术智能小夜灯隐藏后盖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智能小夜灯的结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智能小夜灯包括壳体10及后盖20,所述后盖20盖设在壳体10后端部,所述壳体10为矩形体构造,所述壳体10下端部设置有容置腔11,所述壳体10前端部下方设置有透光孔12,所述透光孔12连通容置腔11设置,所述透光孔12内卡持设置有透光镜30,所述透光镜30凸伸出壳体10的前端面设置。所述容置腔11内设置有固定座40,所述固定座40一侧设置有PCB电路板50,所述PCB电路板50上设置有感应探头51,所述感应探头51置于透光孔12处,所述感应探头51为微波感应器,微波感应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通过平面天线发射电磁波,当有移动物体进入到电磁波的环境时,波形反射折回,平面天线接收到反馈的波形时,后续电路经检测触发信号工作,从而产生灯亮、灭的效果,比普通荧光灯节能效果达到85%以上,寿命大幅度延长,和人体热释电感应和声控感应相比,感应距离更远,角度更广,无死区,能穿透玻璃和薄木板,不受环境、温度、灰尘等影响,在37度情况下,感应距离不会缩短,而且反映速度快,隐蔽性好。所述固定座40截面为L形构造,所述固定座40包括固定板41及支撑板42,所述固定板41垂直于支撑板42设置,所述PCB电路板50贴合设置在固定板41一侧,所述固定板41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孔411,所述壳体10内部设置有卡柱13,所述卡柱13上开设有卡孔(图未示),所述固定板41固定在卡柱13上,具体地,外部螺钉贯穿固定孔411并卡置在卡孔内,以将固定板41稳稳固定在卡柱13上。所述固定座40上方设置有LED灯板60,具体地,所述LED灯板60置于所述支撑板42上,所述LED灯板60上设置有LED发光灯61,所述LED灯板60与PCB电路板50通过电连接线电性连接。所述壳体10前端中部斜向下设置有隔板14,所述隔板14与壳体10内侧壁围设形成发光槽15,所述发光槽15一侧槽壁上开设有贯穿容置腔11的开口16,所述LED发光灯61置于所述开口16处,使得LED发光灯61发出的光线经由发光槽15散射而出,从而达到在漆黑的室内的照明作用。所述隔板14后侧部固定设置有供电电池70,所述供电电池70为矩形体构造,所述供电电池70与PCB电路板50电性连接,用于提供PCB电路板50工作所需电源。所述壳体10一侧设置有开关口17,所述开关口17设置有电源开关80,所述电源开关80与PCB电路板50电性连接,用于对PCB电路板50的供电电源的通断进行控制,从而达到LED发光灯61开启或关闭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智能小夜灯通过在壳体10前端中部斜向下设置有隔板14,并在容置槽内设置固定座40,在固定座40上固定设置PCB电路板50与LED灯板60,配合在隔板14与壳体10内侧壁围设形成的发光槽15一侧槽壁上开设贯穿容置腔11的开口16,使得LED发光灯61发出的光从发光槽15内散射而出,达到夜晚照明的效果,结构简单,组装便捷。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小夜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后盖,所述后盖盖设在壳体后端部,所述壳体下端部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壳体前端部下方设置有透光孔,所述透光孔连通容置腔设置,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一侧设置有PCB电路板,所述PCB电路板上设置有感应探头,所述感应探头置于透光孔处;所述固定座上方设置有LED灯板,所述LED灯板上设置有LED发光灯,所述LED灯板与PCB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壳体前端中部斜向下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与壳体内侧壁围设形成发光槽,所述发光槽一侧槽壁上开设有贯穿容置腔的开口,所述LED发光灯置于所述开口处,所述隔板后侧部固定设置有供电电池,所述供电电池与PCB电路板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小夜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后盖,所述后盖盖设在壳体后端部,所述壳体下端部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壳体前端部下方设置有透光孔,所述透光孔连通容置腔设置,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一侧设置有PCB电路板,所述PCB电路板上设置有感应探头,所述感应探头置于透光孔处;所述固定座上方设置有LED灯板,所述LED灯板上设置有LED发光灯,所述LED灯板与PCB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壳体前端中部斜向下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与壳体内侧壁围设形成发光槽,所述发光槽一侧槽壁上开设有贯穿容置腔的开口,所述LED发光灯置于所述开口处,所述隔板后侧部固定设置有供电电池,所述供电电池与PCB电路板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小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孔内卡持设置有透光镜,所述透光镜凸伸出壳体的前端面设置。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树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准光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