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门临时封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4884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洞门临时封堵装置,包括封堵组件,包括堵板与密封垫,所述堵板贴设于所述洞门口,所述密封垫围绕洞门并设于所述堵板与洞门四周的主体结构之间;支撑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支撑与多个第二支撑,所述第一支撑与所述第二支撑均包括固定部与可向所述第一支撑或所述第二支撑端部延伸方向自由伸缩的活动部,所述第一支撑斜向设于所述堵板顶部与底面结构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横向设于底面结构上,所述第二支撑的活动部抵靠于所述堵板的底部;抗浮组件,所述抗浮组件设于所述堵板上方的洞门主体结构上。本装置采用支撑组件对堵板进行加固保证密封垫压紧起到止水目的,所述堵板上沿仅需大于稳定水位标高1m即可,抗浮组件可以防止堵板上移。

Temporary blocking device for tunnel d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洞门临时封堵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来说涉及洞门临时封堵装置。
技术介绍
盾构法是暗挖法施工中的一种全机械化施工方法,盾构法施工已应用在地铁建设、市政管廊、引水工程等诸多领域,盾构接收是盾构法施工过程中尤为重要的施工节点,而洞门封堵又是盾构接收施工的重要环节,洞门封堵完成才可认为盾构接收完成。盾构接收井或者中途经过的节点井施工完成后,需要等待盾构掘进的时间过长,期间因透水风险往往需要对洞门进行临时封堵,为停止降水创造可能,从而节约降水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洞门临时封堵装置,通过支撑组件对堵板与密封垫进行加固挤压解决问题,达到密封止水的目的。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提供洞门临时封堵装置,包括:封堵组件,包括堵板与密封垫,所述堵板贴设于所述洞门口,所述密封垫围绕洞门并设于所述堵板与洞门四周的主体结构之间;支撑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支撑与多个第二支撑,所述第一支撑与所述第二支撑均包括固定部与可向所述第一支撑或所述第二支撑端部延伸方向自由伸缩的活动部,所述第一支撑斜向设于所述堵板顶部与底面结构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横向设于底面结构上,所述第二支撑的活动部抵靠于所述堵板的底部;抗浮组件,所述抗浮组件设于所述堵板上方的洞门主体结构上。本技术洞门临时封堵装置的有益效果:本装置不用重新加工新的设备,采用管片间挤压式止水的原理,采用所述密封垫封堵于所述堵板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贴缝,然后采用所述支撑组件对所述堵板进行加固,将所述堵板通过所述支撑组件固定于漏水区域作为第一道封堵,所述支撑组件需要有所述第一支撑与所述第二支撑共同作用,最后在所述活动部施加压力作用在所述堵板上保证所述密封垫压紧起到止水目的,所述堵板上沿仅需大于稳定水位标高1m即可。且所述堵板上方需要用抗浮组件进行抗浮处理,可以抵抗所述第一支撑作用于所述堵板时会产生向上的力,防止所述堵板上移,起到定位所述堵板的作用。本技术洞门临时封堵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密封垫设于所述堵板上或设于所述洞门的主体结构上。可以将所述密封垫粘设于所述堵板上或者洞门的主体结构上,后期主要靠所述支撑组件的挤压起到防水的作用,方便本装置的安装与拆卸。本技术洞门临时封堵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两端分别设有固定支架,所述第一支撑的活动部通过所述固定支架与底面结构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的固定部通过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堵板连接。所述固定支架可以不受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具体结构影响,起到于所述堵板、底面结构固定的作用。本技术洞门临时封堵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支架为三角支架,所述三角支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支撑两端端面契合的放置面。所述固定支架可以不限于是三角支架,可以是任意起到连接与承接所述第一支撑架的支架,所述三角支架可以改变受力方向,方便所述第一支撑与所述堵板及底面结构更好的连接。本技术洞门临时封堵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三角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撑两端、所述三角支架与所述堵板之间及所述三角支架与所述底面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螺接。这样不仅可以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也可以方便拆卸。本技术洞门临时封堵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活动部包括锥形底座与连接筒,所述连接筒与所述锥形底座之间设有可向所述活动部端部延伸方向自由伸缩的滑杆,所述锥形底座通过所述滑杆连接于所述连接筒的一端,所述滑杆在所述连接筒内自由伸缩移动,所述固定部连接于所述连接筒的另一端,所述锥形底座上设有用于顶推所述连接筒的千斤顶。所述锥形底座的可以设有一个或者多个千斤顶,通过千斤顶的带动所述滑杆的伸缩,调节所述锥形底座与所述连接筒之间的距离,达到所述支撑组件顶紧所述堵板的目的。本技术洞门临时封堵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支撑中至少有二所述第一支撑的固定部位于所述密封垫的位置,多个所述第二支撑中至少有一所述第二支撑的活动部位于所述密封垫的位置。这样可以对所述密封垫起到更好的固定作用,防止所述支撑组件施加压力的时候,有些所述密封垫的部位不受力造成松动,影响防水、止水的效果。本技术洞门临时封堵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抗浮组件由多个膨胀螺栓组成。采用膨胀螺栓安装方便、操作简单,适应性好,与主体结构之间的包裹力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洞门临时封堵装置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洞门临时封堵装置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洞门临时封堵装置支撑组件示意图。附图标记与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堵板11;密封垫12;第一支撑21;第二支撑22;活动部23;固定部24;锥形底座231;连接筒232;固定支架3;抗浮组件4;水位标高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显示了本技术洞门临时封堵装置的侧视图。参阅图2显示了本技术洞门临时封堵装置的正视图,结合图1与图2,本技术洞门临时封堵装置包括:封堵组件,包括堵板11与密封垫12,所述堵板11贴设于所述洞门口,所述密封垫12围绕洞门并设于所述堵板11与洞门四周的主体结构之间;支撑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支撑21与多个第二支撑22,所述第一支撑21与所述第二支撑22均包括固定部24与可向所述第一支撑21或所述第二支撑22端部延伸方向自由伸缩的活动部23,所述第一支撑21斜向设于所述堵板11顶部与底面结构之间,所述第二支撑22横向设于底面结构上,所述第二支撑22的活动部23抵靠于所述堵板11的底部;抗浮组件4,所述抗浮组件4设于所述堵板11上方的洞门主体结构上。本装置不用重新加工新的设备,采用管片间挤压式止水的原理,采用所述密封垫12封堵于所述堵板11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贴缝,然后采用所述支撑组件对所述堵板11进行加固,将所述堵板11通过所述支撑组件固定于漏水区域作为第一道封堵,所述支撑组件需要有所述第一支撑21与所述第二支撑22共同作用,最后在所述活动部23施加压力作用在所述堵板11上保证所述密封垫12压紧起到止水目的,所述堵板11上沿仅需大于稳定水位标高5一米即可。且所述堵板11上方需要用抗浮组件4进行抗浮处理,可以抵抗所述第一支撑21作用于所述堵板11时会产生向上的力,防止所述堵板11上移,起到定位所述堵板11的作用。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垫12设于所述堵板11上或设于所述洞门的主体结构上。可以将所述密封垫12粘设于所述堵板11上或者洞门的主体结构上,后期主要靠所述支撑组件的挤压起到防水的作用,方便本装置的安装与拆卸。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21两端分别设有固定支架3,所述第一支撑21的活动部23通过所述固定支架3与底面结构连接,所述第一支撑21的固定部24通过所述固定支架3与所述堵板11连接。所述固定支架3可以不受所述第一支撑21的具体结构影响,起到于所述堵板11、底面结构固定的作用。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架3为三角支架,所述三角支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支撑21两端端面契合的放置面。所述固定支架可以不限于是三角支架,可以是任意起到连接与承接所述第一支撑21的支架,所述三角支架可以改变受力方向,方便所述第一支撑21与所述堵板11及底面结构更好的连接。所述三角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撑21两端、所述三角支架与所述堵板11之间及所述三角支架与所述底面结构之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洞门临时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封堵组件,包括堵板与密封垫,所述堵板贴设于所述洞门口,所述密封垫围绕洞门并设于所述堵板与洞门四周的主体结构之间;支撑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支撑与多个第二支撑,所述第一支撑与所述第二支撑均包括固定部与可向所述第一支撑或所述第二支撑端部延伸方向自由伸缩的活动部,所述第一支撑斜向设于所述堵板顶部与底面结构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横向设于底面结构上,所述第二支撑的活动部抵靠于所述堵板的底部;抗浮组件,所述抗浮组件设于所述堵板上方的洞门主体结构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洞门临时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封堵组件,包括堵板与密封垫,所述堵板贴设于所述洞门口,所述密封垫围绕洞门并设于所述堵板与洞门四周的主体结构之间;支撑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支撑与多个第二支撑,所述第一支撑与所述第二支撑均包括固定部与可向所述第一支撑或所述第二支撑端部延伸方向自由伸缩的活动部,所述第一支撑斜向设于所述堵板顶部与底面结构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横向设于底面结构上,所述第二支撑的活动部抵靠于所述堵板的底部;抗浮组件,所述抗浮组件设于所述堵板上方的洞门主体结构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洞门临时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设于所述堵板上或设于所述洞门的主体结构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洞门临时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两端分别设有固定支架,所述第一支撑的活动部通过所述固定支架与底面结构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的固定部通过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堵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洞门临时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海龙高琳张学良韦维冯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