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毛交织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4778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麻毛交织布,其包括:布料主体、经线和纬线,布料主体由经线和纬线编制而成,所述经线和纬线结构相同,所述经线包括第一亚麻纤维线和第一羊毛纤维线,所述第一羊毛纤维线的数量为两根,所述纬线包括第二亚麻纤维线和第二羊毛纤维线,所述第二羊毛纤维线的数量为两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吸湿性高、透气性强和保暖的优点,舒适性高的效果。

A linen-wool interwoven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麻毛交织布
本技术涉及的服装面料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麻毛交织布。
技术介绍
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是服装的三要素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面料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告号为CN20304919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针织面料,它包括底梳、中梳、面梳,所述的中梳采用的纱线为150D/48F涤纶低弹丝,所述的底梳、面梳采用的纱线为75D/36F涤纶长丝。这种面料虽然具有抗起球、耐顶破、弹性小和及牢度好的优点,但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由于采用了涤纶的材料,使得这种针织面料吸湿性较差,人穿着时有闷热感,皮肤不透气;同时隔热性能低,散热快,不够保暖,影响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麻毛交织布,具有吸湿性高、透气性强和保暖的优点,舒适性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麻毛交织布,包括布料主体、经线和纬线,布料主体由经线和纬线编制而成,所述经线和纬线结构相同,所述经线包括第一亚麻纤维线和第一羊毛纤维线,所述第一羊毛纤维线的数量为两根,所述纬线包括第二亚麻纤维线和第二羊毛纤维线,所述第二羊毛纤维线的数量为两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料主体的经线和纬线包括亚麻纤维线和羊毛纤维线,这样既有亚麻的优点,又有羊毛的优点。亚麻具有天然的透气性、吸湿性和排湿性。羊毛的保暖性和柔软性好。将亚麻纤维线和羊毛纤维线捻制成经线和纬线,使得亚麻和羊毛结合得更紧密,能更好地相互配合,发挥功效;同时提升了经线和纬线的抗拉强度,使得布料主体韧性高,不易损坏。两根羊毛纤维线和一根亚麻纤维线的比例,使得羊毛纤维线缠绕在外,由于羊毛柔软,直接与人体接触,保暖性强的同时提高了舒适性。由亚麻纤维线和羊毛纤维线制成的布料主体,吸湿性高、透气性强的同时兼有保暖性,舒适性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经线和纬线采用十字编织法编织成布料主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十字编织法编织,可提高布料主体的挺括性,使布料主体的表面更加细致和整齐。同时,十字编织法简单快捷,方便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经线两股为一组,所述纬线两股为一组,进行交替编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股为一组,提高了经纬线的强度,使得经线和纬线不易发生断裂的现象,增强了布料主体的韧性;同时,两股编成的经纬线还具有较厚的厚度,能够增加保暖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布料主体的四周连接有封边层,所述封边层包括封边织线,所述封边织线与布料主体侧边平行且与布料主体十字编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封边层对麻毛交织布四周的经线和纬线进行封闭固定,减少经线和纬线从布料主体上出现脱线的情况,增加布料主体的牢固性,增加麻毛交织布内部结构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布料主体内纺织有导电纤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电纤维具有导电性,可以将人体与布料主体接触产生的静电导出,提升了麻毛交织布的防静电性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布料主体内表面设有耐磨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耐磨层在布料主体和人体皮肤之间,与皮肤直接接触,避免皮肤与布料主体直接接触造成摩擦损伤,不仅对皮肤进行保护,而且提升了麻毛交织布的耐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布料主体的外表面设有抗菌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菌层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它可以高效去除吸附到布料主体上的细菌、真菌和霉菌,保持织物清洁,并能抑制细菌再生和繁殖,从而增加布料主体的抗菌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菌层外表面设有防水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层阻隔外部的水进入布料主体,防水效果较高。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采用了经线和纬线结构相同,经线包括第一亚麻纤维线和第一羊毛纤维线,纬线包括第二亚麻纤维线和第二羊毛纤维线的技术,从而能够产生布料主体吸湿性高、透气性强的同时兼有保暖性,舒适性高的效果;2.采用了经线两股为一组,纬线两股为一组,进行交替编织的技术,从而使得经线和纬线不易发生断裂的现象,增强了布料主体的韧性;3.采用了布料主体的四周连接有封边层的技术,从而能够产生增加麻毛交织布内部结构的稳定性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布料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耐磨层、抗菌层、防水层和布料主体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布料主体;2、经线;3、纬线;21、第一亚麻纤维线;22、第一羊毛纤维线;31、第二亚麻纤维线;32、第二羊毛纤维线;4、封边层;41、封边织线;5、导电纤维;6、耐磨层;7、抗菌层;8、防水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麻毛交织布,包括布料主体1、经线2和纬线3,布料主体1由经线2和纬线3采用十字编织法编织而成。十字编织法是纺织中一种常见的编织法,操作简单快捷。采用十字编织法编织,可提高布料主体1的挺括性,使布料主体1的表面更加细致和整齐,提升了布料主体1的美观性。参照图1,经线2和纬线3结构相同,经线2包括第一亚麻纤维线21和第一羊毛纤维线22,第一羊毛纤维线22的数量为两根,纬线3包括第二亚麻纤维线31和第二羊毛纤维线32,第二羊毛纤维线32的数量为两根。第一亚麻纤维线21和第二亚麻纤维线31的直径为10~20nm,第一羊毛纤维线22和第二羊毛纤维线32直径为80~85nm。这样制成的经线2和纬线3既有亚麻的优点,又有羊毛的优点。将亚麻纤维线和羊毛纤维线捻制成经线2和纬线3,使得亚麻和羊毛结合得更紧密,能更好地相互配合,发挥功效。亚麻纤维具有天然的仿锤形结构和独特的果胶质斜边孔结构,与皮肤接触即形成毛细现象。它遇热张开,吸收人体的汗液和热量,并将吸收到的汗液及热量均匀传导出去,使人体皮肤温度下降。亚麻具有天然的透气性、吸湿性、清爽性和排湿性,吸湿放湿速度快,可协助皮肤排汗。羊毛的保暖性好,手感丰满,穿着舒适。亚麻和羊毛配合使用,使得由亚麻纤维线和羊毛纤维线制成的布料主体1吸湿性高、透气性强的同时兼有保暖性,舒适性高。此外,这样使得制成的经线2和纬线3较粗,提升了经线2和纬线3的抗拉强度,使得布料主体1韧性高,不易损坏。采用两根羊毛纤维线和一根亚麻纤维线的比例,使得羊毛纤维线缠绕在外,直接与人体接触,由于羊毛柔软,保暖性强的同时提高了舒适性。由亚麻纤维线和羊毛纤维线制成的布料主体1,不仅强度高,而且吸湿性高、透气性强的同时兼有保暖性,舒适性高。参照图1,经线2两股为一组,纬线3两股为一组,采用十字编织法法进行编织。两股为一组,使得经线2和纬线3的抗拉性得到提高,不易发生断裂的现象,这样制成的布料主体1的韧性得到提高。参照图2,布料主体1的四周连接有封边层4,封边层4包括封边织线41,封边织线41与布料主体1侧边平行且与布料主体1十字编织。封边层4对麻毛交织布四周的经线2和纬线3进行封闭固定,减少线2和纬线3散开的情况。参照图1,布料主体1内纺有导电纤维5,导电纤维5位于每两组经线2之间,与纬线3十字编织。导电纤维5具有导电性,可以将静电导出,这样使得布料主体1的防静电性能得到提升。参照图3,布料主体1内表面设有耐磨层6。耐磨层6由涤纶长丝纺织而成。涤纶长丝的耐磨性较高。由涤纶长丝制成的耐磨层6在布料主体1和人体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麻毛交织布,包括布料主体(1)、经线(2)和纬线(3),布料主体(1)由经线(2)和纬线(3)编制而成,其特征是:所述经线(2)和纬线(3)结构相同,所述经线(2)包括第一亚麻纤维线(21)和第一羊毛纤维线(22),所述第一羊毛纤维线(22)的数量为两根,所述纬线(3)包括第二亚麻纤维线(31)和第二羊毛纤维线(32),所述第二羊毛纤维线(32)的数量为两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麻毛交织布,包括布料主体(1)、经线(2)和纬线(3),布料主体(1)由经线(2)和纬线(3)编制而成,其特征是:所述经线(2)和纬线(3)结构相同,所述经线(2)包括第一亚麻纤维线(21)和第一羊毛纤维线(22),所述第一羊毛纤维线(22)的数量为两根,所述纬线(3)包括第二亚麻纤维线(31)和第二羊毛纤维线(32),所述第二羊毛纤维线(32)的数量为两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毛交织布,其特征是:所述经线(2)和纬线(3)采用十字编织法编织成布料主体(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毛交织布,其特征是:所述经线(2)两股为一组,所述纬线(3)两股为一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绍斌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金泰恒亚麻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