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模具的前模回针拉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4513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拉钩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模具的前模回针拉钩结构。包括产品,还包括B板、前模顶针板导、斜顶和弹簧导向杆,所述的B板的上部设有A板,所述的A板的上部设有分流板,所述的分流板的上部设有面板。用于模具的前模回针拉钩结构结构紧凑,提升加工效率高,提高产品品质。

The structure of back needle pulling hook of front die for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模具的前模回针拉钩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拉钩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模具的前模回针拉钩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产品前模面有倒扣结构,需在模具前模设置斜顶机构实现。原理:前模斜顶是通过弹簧驱动,在模具AB板开模是前模顶针板顶出斜顶,来实现产品前模倒扣的脱膜。合模时B板挤压复位杆,实现前模顶针板(顶针板带动斜顶)复位。机构缺陷:机械弹簧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失效,导致前模斜顶无法顶出,模具开模后产品前模倒扣出会拉伤,产品报废。中国专利201720526842.X,公开商用车电瓶盒模具拉钩滑块侧抽芯机构,包括模具定模复板和动模复板,定模复板下安装定模板,定模板中安装定模镶块,动模复板上安装动模板,动模板中安装动模镶块,所述的动模板上设置镶块定位板,镶块定位板上设置周壁滑块,周壁滑块与动模镶块和定模镶块之间的间隙构成模腔,模腔中注塑电瓶盒,在周壁滑块的底部固定拉块,在动模板和动模镶块上固定拉钩,拉钩与拉块相配合,周壁滑块的外壁上设有侧抽导滑机构。此结构相对复杂,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不便,不利于产品的顺利脱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在前模顶针板复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模具的前模回针拉钩结构,包括产品(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B板(2)、前模顶针板导(3)、斜顶(4)和弹簧导向杆(5),所述的B板(2)的上部设有A板(6),所述的A板(6)的上部设有分流板(7),所述的分流板(7)的上部设有面板(8);所述的A板(6)中设有复位杆(9),所述的复位杆(9)的底部伸至B板(2)中,所述的复位杆(9)的顶端设有前模顶针面板(10),所述的前模顶针面板(10)的上部设有前模顶针底板(11),所述的前模顶针板导(3)的底端伸至A板(6)中,所述的前模顶针板导(3)的依次穿过前模顶针面板(10)、前模顶针底板(11)且与分流板(7)相触接,所述的斜顶(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模具的前模回针拉钩结构,包括产品(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B板(2)、前模顶针板导(3)、斜顶(4)和弹簧导向杆(5),所述的B板(2)的上部设有A板(6),所述的A板(6)的上部设有分流板(7),所述的分流板(7)的上部设有面板(8);所述的A板(6)中设有复位杆(9),所述的复位杆(9)的底部伸至B板(2)中,所述的复位杆(9)的顶端设有前模顶针面板(10),所述的前模顶针面板(10)的上部设有前模顶针底板(11),所述的前模顶针板导(3)的底端伸至A板(6)中,所述的前模顶针板导(3)的依次穿过前模顶针面板(10)、前模顶针底板(11)且与分流板(7)相触接,所述的斜顶(4)的底部伸入至A板(6)中,所述的产品(1)设在斜顶(4)的底部,所述的斜顶(4)的头部伸入至前模顶针面板(10)中,所述的弹簧导向杆(5)的底部伸入至A板(6)中,所述的弹簧导向杆(5)依次穿过前模顶针面板(10)、前模顶针底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索凯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