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式可计数引体向上单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42359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引导式可计数引体向上单杠,包括横杆以及对称设置在横杆两端固定连接的支柱,还包括电源模块、单片机、红外对管模块、显示模块、按键模块以及距离指示灯;电源模块设于支柱与横杆的交界处;红外对管模块固定设于横杆的中部,红外对管模块两侧对称设有多组距离指示灯,距离指示灯嵌入横杆中;支柱上依次还设有单片机、显示模块以及按键模块;红外对管模块与单片机信号连接,按键模块与单片机信号连接,显示模块与单片机信号连接,距离指示灯与单片机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规范性的指导使用者手握单杆的位置以及两手之间的距离,从而有针对性的锻炼身体不同肌肉群,为塑造身形以及系统训练打下基础。

Guide Countable Quotation Upward Horizontal B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引导式可计数引体向上单杠
本技术属于信息与自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引导式可计数引体向上单杠。
技术介绍
引体向上单杆是健身中常见的器械,对于初习者而言是上肢力量以及背部肌肉的基础训练方式。在进行引体向上锻炼时,操作者手握的位置以及两手握的间距直接影响其肌肉群锻炼的位置以及效果,例如宽距可以锻炼背阔肌的宽度,窄距可以锻炼背阔肌厚度以及胸大肌。但是传统的引体单杠仅由一根横杠以及两根支柱组成,初习者在使用时,由于对手握的位置、两手握的间距等没有概念,因此并不能针对自身不同地方的肌肉进行有效的锻炼与加强,操作不当甚至会拉伤肌肉;其次,操作者在训练时由于精神较为集中,通常会忘记或错记训练的数目,这也不利于训练方案的制定与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引导式可计数引体向上单杠,能有效指示并规范操作者锻炼肌肉群时两手之间的距离,同时显示具体的运动锻炼数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引导式可计数引体向上单杠,包括横杆以及对称设置在横杆两端固定连接的支柱,还包括电源模块、单片机、红外对管模块、显示模块、按键模块以及距离指示灯;所述电源模块设于支柱与横杆的交界处,分别与单片机、红外对管模块、显示模块、按键模块以及距离指示灯电性连接;所述红外对管模块固定设于横杆的中部,红外对管模块两侧对称设有多组距离指示灯,所述距离指示灯嵌入横杆中;所述一侧的支柱上由上至下依次还设有单片机、显示模块以及按键模块;所述红外对管模块与单片机信号连接,所述按键模块与单片机信号连接,所述显示模块与单片机信号连接,所述距离指示灯与单片机信号连接。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单片机包括主控芯片、晶振电路以及复位电路,所述主控芯片为AT89C51,主控芯片AT89C51的XTAL1引脚与晶振X1的一端连接,晶振X1的一端与电容C1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与晶振X1的另一端连接,晶振X1的另一端与主控芯片AT89C51的XTAL2引脚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一端均接地;主控芯片AT89C51的RST引脚通过电阻R7与按键B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一端与电容C3的一端连接,按键B与电容C3的另一端均与电源模块连接;RST引脚通过电阻R5接地;主控芯片AT89C51的EA引脚与电源模块连接。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红外对管模块包括Vcc端口、Gnd端口、D0端口以及其内部组成的红外发射电路、红外接收电路与电源指示电路;所述Vcc端口与电源模块连接,Gnd端口接地,D0端口与主控芯片AT89C51的P0.0/AD0引脚连接;所述红外发射电路包括电阻R1和红外发光管LED1,所述红外发光管LED1的负极接地,红外发光管LED1的正极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通过Vcc端口连接电源模块;所述红外接收电路包括红外接收管Q、电阻R2、电阻R3、电阻R4、比较器LM393、发光二极管LED2和电位器VR1,所述红外接收管Q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红外接收管Q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2的一端、比较器LM393的引脚3以及电容C1的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比较器LM393的引脚5、电阻R3的一端以及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均通过Vcc端口与电源模块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比较器LM393的引脚1连接,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比较器LM393的引脚1连接,比较器LM393的引脚1通过D0端口与单片机连接;比较器LM393的引脚4连接地线,比较器LM393的引脚2与电位器VR1的第1端口连接,电位器VR1的第2端口通过Vcc端口与电源模块连接,电位器VR1的第3端口接地;所述电源指示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LED3、电阻R5以及电容C2,所述发光二极管LED3的正极通过Vcc端口连接电源模块,发光二极管LED3的负极与电阻R5的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2与发光二极管LED3并联,电容C2的一端通过Vcc端口与电源模块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显示模块采用OLED显示屏,包括SCL端口、SDA端口、Vcc端口以及Gnd端口;所述SCL端口与主控芯片AT89C51的P0.1/AD1引脚连接,所述SDA端口与主控芯片AT89C51的P0.2/AD2引脚连接,所述Vcc端口与电源模块连接,所述Gnd端口接地。所述OLED显示屏是基于SPI协议的0.96寸OLED显示屏。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距离指示灯设有6个,由窄距指示灯、中距指示等、宽距指示灯以及指示灯电路组成;由所述红外对管模块向支柱延伸的横杆上依次设为窄距指示灯、中距指示灯以及宽距指示灯;所述指示灯电路包括LED灯L1、L2、L3、L4、L5和L6,其中LED灯L1和L2为窄距指示灯,LED灯L3和L4为中距指示灯,LED灯L5和L6为宽距指示灯;所述LED灯L1的正极与主控芯片AT89C51的P2.7/A15引脚连接,所述LED灯L2的正极与主控芯片AT89C51的P2.6/A14引脚连接,所述LED灯L3的正极与主控芯片AT89C51的P2.5/A13引脚连接,所述LED灯L4的正极与主控芯片AT89C51的P2.4/A12引脚连接,所述LED灯L5的正极与主控芯片AT89C51的P2.3/A11引脚连接,所述LED灯L6的正极与主控芯片AT89C51的P2.2/A10引脚连接,所述LED灯L1、L2、L3、L4、L5和L6的负极均通过电阻R0与电源模块连接。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按键模块设有三组,分别对应控制所述窄距指示灯、中距指示灯以及宽距指示灯。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按键模块采用自锁开关,包括开关B1、开关B2和开关B3;所述三组自锁开关并联连接,开关B1的一端与主控芯片AT89C51的P0.7/AD7引脚连接,开关B2的一端与主控芯片AT89C51的P0.6/AD6引脚连接,开关B3的一端与主控芯片AT89C51的P0.5/AD5引脚连接,所述关B1、开关B2和开关B3的另一端均接地。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电源模块采用镍铬充电电池,所述电池的电压为5V。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的一种引导式可计数引体向上单杠,通过在设置电源模块、单片机、红外对管模块、显示模块、按键模块以及距离指示灯等,可以规范性的指导使用者手握单杆的位置以及两手之间的距离,从而有针对性的锻炼身体不同肌肉群,为塑造身形以及系统训练打下基础。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系统框图。图3是本技术单片机的引脚连接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红外对管模块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距离指示灯的电路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显示模块的引脚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按键模块的引脚示意图。图中序号,1-横杆、2-支柱、3-电源模块、4-单片机、5-红外对管模块、6-显示模块、7-按键模块、8-窄距指示灯、9-中距指示灯、10-宽距指示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2,一种引导式可计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导式可计数引体向上单杠,包括横杆(1)以及对称设置在横杆两端固定连接的支柱(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模块(3)、单片机(4)、红外对管模块(5)、显示模块(6)、按键模块(7)以及距离指示灯;所述电源模块(3)设于支柱(2)与横杆(1)的交界处,分别与单片机(4)、红外对管模块(5)、显示模块(6)、按键模块(7)以及距离指示灯电性连接;所述红外对管模块(5)固定设于横杆(1)的中部,红外对管模块(5)两侧对称设有多组距离指示灯,所述距离指示灯嵌入横杆(1)中;所述一侧的支柱(2)上由上至下依次还设有单片机(4)、显示模块(6)以及按键模块(7);所述红外对管模块(5)与单片机(4)信号连接,所述按键模块(7)与单片机(4)信号连接,所述显示模块(6)与单片机(4)信号连接,所述距离指示灯与单片机(4)信号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导式可计数引体向上单杠,包括横杆(1)以及对称设置在横杆两端固定连接的支柱(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模块(3)、单片机(4)、红外对管模块(5)、显示模块(6)、按键模块(7)以及距离指示灯;所述电源模块(3)设于支柱(2)与横杆(1)的交界处,分别与单片机(4)、红外对管模块(5)、显示模块(6)、按键模块(7)以及距离指示灯电性连接;所述红外对管模块(5)固定设于横杆(1)的中部,红外对管模块(5)两侧对称设有多组距离指示灯,所述距离指示灯嵌入横杆(1)中;所述一侧的支柱(2)上由上至下依次还设有单片机(4)、显示模块(6)以及按键模块(7);所述红外对管模块(5)与单片机(4)信号连接,所述按键模块(7)与单片机(4)信号连接,所述显示模块(6)与单片机(4)信号连接,所述距离指示灯与单片机(4)信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导式可计数引体向上单杠,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4)包括主控芯片、晶振电路以及复位电路,所述主控芯片为AT89C51,主控芯片AT89C51的XTAL1引脚与晶振X1的一端连接,晶振X1的一端与电容C1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与晶振X1的另一端连接,晶振X1的另一端与主控芯片AT89C51的XTAL2引脚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一端均接地;主控芯片AT89C51的RST引脚通过电阻R7与按键B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一端与电容C3的一端连接,按键B与电容C3的另一端均与电源模块连接;RST引脚通过电阻R5接地;主控芯片AT89C51的EA引脚与电源模块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引导式可计数引体向上单杠,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对管模块(5)包括Vcc端口、Gnd端口、D0端口以及其内部组成的红外发射电路、红外接收电路与电源指示电路;所述Vcc端口与电源模块连接,Gnd端口接地,D0端口与主控芯片AT89C51的P0.0/AD0引脚连接;所述红外发射电路包括电阻R1和红外发光管LED1,所述红外发光管LED1的负极接地,红外发光管LED1的正极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通过Vcc端口连接电源模块;所述红外接收电路包括红外接收管Q、电阻R2、电阻R3、电阻R4、比较器LM393、发光二极管LED2和电位器VR1,所述红外接收管Q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红外接收管Q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2的一端、比较器LM393的引脚3以及电容C1的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比较器LM393的引脚5、电阻R3的一端以及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均通过Vcc端口与电源模块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比较器LM393的引脚1连接,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比较器LM393的引脚1连接,比较器LM393的引脚1通过D0端口与单片机连接;比较器LM39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朝阳邵晓雯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