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面罩式雾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4219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面罩式雾化器,包括通气软管、雾化器及面罩,通气软管的第一端通过连接件与压缩气出气管连接,连接件包括硬质外管,硬质外管的内部同轴设置有具有弹性喇叭口的内管,内管的弹性喇叭口与硬质外管之间设置有用于将弹性喇叭口抱紧在压缩气出气管的多颗滚珠,雾化器包括与通气软管第二端连接的储液罐以及与面罩连接的雾化腔室,储液罐内设置有能够形成多条引流通道的引流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压缩气出气口和通气软管之间设置连接件,提高了通气软管的连接稳固性,从而提高了雾化稳定性,并在储液罐中设置了引流罩,使药液在储液罐倾斜状态下仍可以顺利到达喷气口进行雾化,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雾化稳定性和治疗效果。

A Medical Mask Nebuliz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面罩式雾化器
本技术属于医用雾化器
,特别涉及一种医用面罩式雾化器。
技术介绍
雾化吸入疗法是利用雾化装置将药物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使其悬浮于气体中,药物通过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积,达到洁净气道,湿化气道,无痛治疗的目的,雾化吸入疗法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与口服法相比具有用药剂量小、见效快、副作用少和使用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呼吸道疾病治疗,其中面罩式雾化器可连续或多次给予较大剂量,较少需要患者呼吸协调动作,无需氟利昂作为助推剂,使用方便雾化效果好,在医院中应用广泛,其工作原理为:利用压缩气或氧气作为驱动气体以高速气流通过细口喷嘴,根据Venturi效应,在喷嘴周围产生负压携带贮液罐药液卷进高速气流并将其粉碎成大小不一的雾滴,其中99%以上的为大颗粒的雾滴组成,通过喷嘴的拦截碰撞落回贮液罐内剩下的细小雾粒以一定的速度喷出,撞落的颗粒重新雾化。一般医用面罩式雾化器的压缩气流量为6L/min-8L/min,置于贮药罐内的药液为4ml-6ml,目前面罩式雾化器通常是将通气软管直接连接到压缩气容器的出气口,这种连接极不可靠,当调节压缩气流量,压缩气流量变大时,由于管内压强增大,连接软管容易脱落,从而致使雾化不稳定,治疗效果不佳,同时,由于患者体位不适当,会使储液罐处于倾斜状态,导致药液无法通过吸药通道到达喷气孔和挡片进行雾化,从而无法正常出雾,致使雾化不稳定,影响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医用面罩式雾化器,通过在压缩气出气口和通气软管之间设置具有特殊结构的连接件,提高通气软管的连接稳固性,以提高雾化稳定性,并在储液罐中设置与喷气嘴相配合的引流罩,以使药液在储液罐倾斜状态下仍可以顺利到达喷气孔进行雾化,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雾化稳定性和治疗效果。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医用面罩式雾化器,包括通气软管、雾化器及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软管的第一端通过连接件与压缩气出气管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硬质外管,所述硬质外管的两端分别为进气端和出气端,其进气端可拆卸的连接在压缩气出气管,其出气端与通气软管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硬质外管的内径大于弹性软管的内径;硬质外管的内部同轴设置有具有弹性喇叭口的内管,弹性喇叭口靠近进气端,内管上套装有环形活塞,环形活塞的内壁和外壁分别与内管和硬质外管紧密接触,并能沿内管的轴向移动,环形活塞与硬质外管的出气端之间形成缓冲腔,所述内管的弹性喇叭口与硬质外管之间设置有用于将弹性喇叭口抱紧在压缩气出气管的多颗滚珠,所述滚珠沿内管周向均匀分布且能够沿内管的轴向移动,所述环形活塞向进气端方向延伸出用于推动滚珠移动的推台;所述雾化器包括与通气软管第二端连接的储液罐以及与面罩连接的雾化腔室;所述储液罐中央设置有与通气软管贯通的锥形喷嘴,所述锥形喷嘴的顶端开设有喷气孔,锥形喷嘴上套设有引流罩,所述引流罩包括覆盖储液罐底部的引流盘以及设置在引流盘中央并套装在锥形喷嘴上的引流柱,所述引流柱的顶端设置有药液出口,引流盘的下端面沿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引流槽,引流柱的内壁均匀设置有多个凸棱;所述雾化腔室内设置有雾化挡板,所述雾化挡板位于喷气孔的正上方。通过设置连接件可提高通气软管与压缩气出气管的连接稳固性,在压缩气流量变大时,压缩气首先进入连接件的缓冲腔内,由于缓冲腔的内径大于通气软管的内径且为硬质的,短时间内缓冲腔内的压强无法释放,便会推动环形活塞向进气端移动,环形活塞在移动的同时会带动推台推动滚珠向进气端移动并将弹性喇叭口抱紧在压缩气出气管上,从而使连接件与压缩气出气管的连接更为牢固,避免了连接件脱落,采用滚珠作为抱紧件,结构简单可靠成本较低,且滚珠的移动阻力小,在压缩气关闭状态下,活塞、推台、滚珠均处于放松状态,便于连接件的装卸;弹性喇叭口的设置,使得内管处于进气端的一侧内径较大,便于压缩气出气管的插入和取出,便于装卸;通气软管与连接件的硬质外管出气端固定连接,进一步提高整个通气管道的连接可靠性;引流罩的设置使得药液即使在储液罐处于倾斜状态时仍可顺利到达喷气孔进行雾化,引流罩的引流盘的下端面沿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引流槽,引流柱的内壁均匀设置有多个凸棱,这一设置形成了多条药液的引流通道,在储液罐倾斜时,药液依旧可以通过其中的一条或多条引流通道到达喷气孔进行雾化。作为优选,所述内管靠近弹性喇叭口一端的外壁开设有对滚珠进行导向的导向槽。导向槽的设置在滚珠滚动时可对滚珠进行导向,使其沿内管轴向移动,达到抱紧目的,在滚珠静止时导向槽可对其进行限位,防止其随意滚动脱落。作为优选,所述雾化腔室的下部具有扩径段作为与储液罐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储液罐的上端设置有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采用螺纹可拆卸的连接便于向储液罐中倒入药液。作为优选,所述雾化腔室的上部具有缩径段作为雾滴出口,所述雾滴出口插接在位于面罩下部的雾滴入口。作为优选,所述雾化挡板为圆形,沿其周边均匀设置有多片引导叶片,所述引导叶片向上延伸至雾滴出口。雾化挡板和引导叶片的配合可使压缩气在雾化腔室内形成回旋气流以提高雾化效果,引导叶片延伸至雾滴出口,可对雾滴进行有效的分流,细小的雾滴上升至雾滴出口进入面罩中,较大的雾滴通过引导叶片的拦截碰撞落回储液罐中再次雾化,从而保证雾滴质量,提高雾化效果。作为优选,所述锥形喷嘴的外壁均匀开设有多条凹槽作为药液的引流通道,进一步保证药液可以顺利到达喷气孔进行雾化。作为优选,所述面罩的侧壁设置有通气孔,保证使用者呼吸顺畅。作为优选,所述面罩的前壁设置有用于调整前壁弧度的调整铝片,根据使用者的脸型和鼻型不同,利用调整铝片调整前壁弧度提高佩戴舒适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设置有具有特殊结构的连接件,有效解决了通气状态下,通气软管与压缩气出气管连接不牢固,易脱落的技术问题,且在压缩气关闭不通气状态下易于装卸,使用方便可靠,保证了药液雾化的稳定性,提高治疗效果。2.本技术通过设置引流罩,使储药罐内形成多条有效的引流通道,以使药液在储液罐倾斜状态下仍可以顺利到达喷气孔进行雾化,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雾化稳定性和治疗效果。3.本技术通过雾化挡板和引导叶片的配合可使压缩气在雾化腔室内形成回旋气流提高雾化效果,并可对雾滴进行有效的分流,细小的雾滴上升至雾滴出口进入面罩中,较大的雾滴通过引导叶片的拦截碰撞落回储液罐中再次雾化,从而保证雾滴质量,提高雾化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连接件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连接件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雾化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雾化器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中雾化腔室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引流罩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储液罐结构示意图;图中,1.通气软管;2.雾化器;21.储液罐;211.锥形喷嘴;212.喷气孔;213.凹槽;22.雾化腔室;221.雾滴出口;222.连接部;223.雾化挡板;224.引导叶片;23.引流罩;231.引流盘;232.引流柱;233.药液出口;234.引流槽;235.凸棱;3.面罩;31.通气孔;4.连接件;41.硬质外管;411.进气端;412.出气端;42.内管;4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面罩式雾化器,包括通气软管(1)、雾化器(2)及面罩(3),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软管的第一端通过连接件(4)与压缩气出气管(5)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硬质外管(41),所述硬质外管的进气端(411)可拆卸的套装在压缩气出气管,其相对应的另一端为出气端(412)并与通气软管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硬质外管的内径大于弹性软管的内径;所述硬质外管的内部同轴设置有具有弹性喇叭口(421)的内管(42),弹性喇叭口靠近进气端,内管上套装有环形活塞(422),环形活塞的内壁和外壁分别与内管和硬质外管紧密接触,并能沿内管的轴向移动,环形活塞与硬质外管的出气端之间形成缓冲腔(43);所述内管的弹性喇叭口与硬质外管之间设置有用于将弹性喇叭口抱紧在压缩气出气管的多颗滚珠(424),所述滚珠沿内管周向均匀分布且能够沿内管的轴向移动,所述环形活塞向进气端方向延伸出用于推动滚珠移动的推台(423);所述雾化器(2)包括与通气软管第二端连接的储液罐(21)以及与面罩连接的雾化腔室(22);所述储液罐中央设置有与通气软管贯通的锥形喷嘴(211),所述锥形喷嘴的顶端开设有喷气孔(212),锥形喷嘴上套设有引流罩(23),所述引流罩包括覆盖储液罐底部的引流盘(231)以及设置在引流盘中央并套装在锥形喷嘴上的引流柱(232),所述引流柱的顶端设置有药液出口(233),引流盘的下端面沿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引流槽(234),引流柱的内壁均匀设置有多个凸棱(235);所述雾化腔室内设置有雾化挡板(223),所述雾化挡板位于喷气孔的正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面罩式雾化器,包括通气软管(1)、雾化器(2)及面罩(3),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软管的第一端通过连接件(4)与压缩气出气管(5)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硬质外管(41),所述硬质外管的进气端(411)可拆卸的套装在压缩气出气管,其相对应的另一端为出气端(412)并与通气软管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硬质外管的内径大于弹性软管的内径;所述硬质外管的内部同轴设置有具有弹性喇叭口(421)的内管(42),弹性喇叭口靠近进气端,内管上套装有环形活塞(422),环形活塞的内壁和外壁分别与内管和硬质外管紧密接触,并能沿内管的轴向移动,环形活塞与硬质外管的出气端之间形成缓冲腔(43);所述内管的弹性喇叭口与硬质外管之间设置有用于将弹性喇叭口抱紧在压缩气出气管的多颗滚珠(424),所述滚珠沿内管周向均匀分布且能够沿内管的轴向移动,所述环形活塞向进气端方向延伸出用于推动滚珠移动的推台(423);所述雾化器(2)包括与通气软管第二端连接的储液罐(21)以及与面罩连接的雾化腔室(22);所述储液罐中央设置有与通气软管贯通的锥形喷嘴(211),所述锥形喷嘴的顶端开设有喷气孔(212),锥形喷嘴上套设有引流罩(23),所述引流罩包括覆盖储液罐底部的引流盘(231)以及设置在引流盘中央并套装在锥形喷嘴上的引流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露珊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