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向东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康复助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4190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康复助行器,包括助行架和坐垫装置,所述助行架的左上端通过第一伸缩杆螺纹连接,所述两助行架从上到下均依次固接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且左面助行架的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依次设置有挡板和坐垫装置,所述坐垫装置包括套接在第二连接杆上的连接筒和固接在坐垫上下两端的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且第二固定块的下端固接在连接筒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两助行架之间设置有第一伸缩杆,收缩时可用于拐杖,拉开后可当助行器使用,通过将第一固定块设置成倒钩状,既实现了行走时通过挡板固定,又实现了当座椅用时搭在右面第二连接杆上的固定作用,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A New Rehabilitation Wal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康复助行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康复助行器。
技术介绍
目前,做完下肢骨科手术后的病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床上疗养后,还需要通过运动来锻炼下肢的肌肉和骨骼,加速术后下肢运动能力的恢复,临床上病人锻炼时多用拐杖助行,现有的拐杖结构简单,肢体没有支撑装置,在行走时容易产生疲劳,恢复较慢。在公告号为CN206526244U的一种康复助行器,对此做出了努力,通过两组扶手板和支撑两组扶手板的折叠伸缩支撑架,折叠伸缩支撑架包括两组用于调节扶手板高度的升降管组、两组用于支撑整体结构的底架管组和用于调节扶手板宽度的折叠管组,从而使得康复助行器适应于不同身材的患者,该设计虽然解决了问题,但底架杆的底部设置两组万向轮活动性过强,病人可能跟不上,不适用刚做过手术复健的病人,功能不够完善,还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提供一种新型康复助行器,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助行架下端固接第二伸缩杆,实现了助行器的高度调节,通过两助行架之间设置有第一伸缩杆,收缩时可用于拐杖,拉开后可当助行器使用,通过将第一固定块设置成倒钩状,一方面实现了行走时通过挡板固定,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康复助行器,包括助行架和坐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助行架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助行架相互平行,所述助行架的水平端设置有防滑套,所述两助行架的左上端通过第一伸缩杆螺纹连接,所述两助行架从上到下均依次固接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且左面助行架的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依次设置有挡板和坐垫装置,所述坐垫装置包括套接在第二连接杆上的连接筒和固接在坐垫上下两端的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且第二固定块的下端固接在连接筒上,所述助行架下端固接有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的左下端铰接有万向轮,右下端固接有防滑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康复助行器,包括助行架和坐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助行架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助行架相互平行,所述助行架的水平端设置有防滑套,所述两助行架的左上端通过第一伸缩杆螺纹连接,所述两助行架从上到下均依次固接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且左面助行架的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依次设置有挡板和坐垫装置,所述坐垫装置包括套接在第二连接杆上的连接筒和固接在坐垫上下两端的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且第二固定块的下端固接在连接筒上,所述助行架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向东蔡莉君田洪森
申请(专利权)人:苏向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