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41856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装置,包括保温箱、多功能组件、担架和支撑组件,所述保温箱和所述多功能组件均设置于所述担架上,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担架下部,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均通过转轴与所述担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交叉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通过中间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为固定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杆为伸缩结构。通过将保温箱和多功能组件设置在担架上,实现了多种医用装置的集成,同时,设置支撑组件能将担架支撑在一定高度,且支撑组件通过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能实现折叠和打开,便于存放。

A Medica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医院急救水平的提升,在医院或救护车进行急救过程中,需实现急救现场-救护车-急救室无缝对接,最大限度的保障患者的生命。在急救时,医护人员需携带较多医用设备的至患者处,包括呼吸机、输液仪器和注射仪器等,当患者为婴幼儿时还需携带保温箱,一般采用的方式为依次搬运以上设备至患者处,当人手不足时可选择来回搬运多次。由于急救时医护人员需携带的医用设备较多,大大降低了急救的效率,经常会导致医用设备携带不齐全而来回奔波,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便于搬运且集成多种医用功能的医用装置。一种医用装置,包括保温箱、多功能组件、担架和支撑组件,所述保温箱和所述多功能组件均设置于所述担架上,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担架下部,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均通过转轴与所述担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交叉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通过中间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为固定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杆为伸缩结构。根据本技术提出的医用装置,通过将保温箱和多功能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箱、多功能组件、担架和支撑组件,所述保温箱和所述多功能组件均设置于所述担架上,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担架下部,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均通过转轴与所述担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交叉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通过中间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为固定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杆为伸缩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箱、多功能组件、担架和支撑组件,所述保温箱和所述多功能组件均设置于所述担架上,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担架下部,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均通过转轴与所述担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交叉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通过中间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为固定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杆为伸缩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为对称设置于所述担架两侧,所述中间轴横向连接两个所述支撑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底部向下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用于放置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螺纹槽螺纹配合,所述固定杆与所述中间轴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轴对应所述螺纹槽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放置固定杆,利用凹槽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琪祯熊小林陈大勇王亮廖文文蒋恒超刘城刘琴曹忠兴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江铃汽车集团改装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