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少辉专利>正文

轮椅及轮椅组合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4180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31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轮椅及轮椅组合床,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轮椅包括行走驱动装置和设于行走驱动装置上方的承载本体,承载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倚靠组件、坐垫组件和支腿组件,其中:倚靠组件与坐垫组件之间设有用于驱动倚靠组件相对于坐垫组件转动的靠背驱动装置;支腿组件与坐垫组件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支腿组件相对于坐垫组件转动的支腿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轮椅不需要行动不便的患者或者老人在床与轮椅之间进行转移,方便家属的照看,避免了诸多麻烦。

Wheelchair and wheelchair combination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椅及轮椅组合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轮椅及轮椅组合床。
技术介绍
轮椅是患者以及老年人的重要使用工具,它不仅能够作为代步工具,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现有的轮椅通常是采用固定的结构,患者或者老年人只能够坐在轮椅上,这就使得患者和老年人需要活动时,需要护理人员将患者或者老年人从床上转移至轮椅上,这一系列的动作加大了护理的难度,并且也不利于患者的休养,稍不注意就容易加重患者的病情。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避免患者或者老人在床与轮椅之间进行转移的轮椅及轮椅组合床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轮椅使用过程不方便的技术问题。另外提供一种使用上述轮椅的轮椅组合床。本技术提供一种轮椅,包括行走驱动装置和设于所述行走驱动装置上方的承载本体,所述承载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倚靠组件、坐垫组件和支腿组件,其中:所述倚靠组件与所述坐垫组件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倚靠组件相对于所述坐垫组件转动的靠背驱动装置;所述支腿组件与所述坐垫组件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支腿组件相对于所述坐垫组件转动的支腿驱动装置。进一步地,所述行走驱动装置包括移动组件、支撑组件和竖直驱动装置,所述竖直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移动组件和所述支撑组件连接,所述竖直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支撑组件相对于所述移动组件竖直运动。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架体、前轮、后轮和轮距调节装置,其中:所述架体包括前轮支撑架和与所述前轮支撑架滑动连接的后轮支撑架;所述前轮与所述前轮支撑架连接;所述后轮与所述后轮支撑架连接;所述轮距调节装置分别与所述前轮支撑架和所述后轮支撑架连接,所述轮距调节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后轮支撑架相对于所述前轮支撑架移动,以延长或缩短所述前轮与所述后轮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坐垫支架、支腿支架和分别与所述坐垫支架和所述支腿支架连接的支架驱动装置,所述支架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支腿支架沿着所述坐垫支架的延伸方向移动。进一步地,所述倚靠组件包括靠背、躺枕和躺枕驱动装置,其中:所述靠背与所述躺枕铰接;所述躺枕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靠背和所述躺枕连接,所述躺枕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躺枕相对于所述靠背转动并锁定所述躺枕相对于所述靠背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躺枕包括躺枕架和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靠背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躺枕架之间设有用于调节所述躺枕架相对于所述连接板高度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躺枕驱动装置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坐垫组件包括前坐垫部、后坐垫部和前坐垫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前坐垫部和所述后坐垫部铰接;所述前坐垫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行走驱动装置和所述前坐垫部连接,所述前坐垫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前坐垫部相对于所述后坐垫部转动并锁定所述前坐垫部相对于所述后坐垫部的位置,以使所述前坐垫部与所述后坐垫部形成用于容纳臀部的凹坑。进一步地,所述支腿组件包括腿部支架、踏板和踏板驱动装置,其中:所述踏板与所述腿部支架铰接;所述踏板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踏板和所述腿部支架连接,所述踏板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踏板相对于所述腿部支架转动并锁定所述踏板相对于所述腿部支架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支腿组件还包括支脚和支脚驱动装置,所述支脚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踏板和所述支脚连接,所述支脚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支脚相对于所述踏板转动并锁定所述支脚相对于所述踏板的位置,所述支脚用于支撑所述踏板。进一步地,还包括滑道驱动装置和分别设于所述承载本体两侧的两组扶手组件,所述扶手组件包括扶手、连接杆和弯曲滑道,其中:所述滑道驱动装置设于所述行走驱动装置上,且所述滑道驱动装置与所述弯曲滑道的一端连接,所述滑道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弯曲滑道相对于所述行走驱动装置转动;所述扶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和所述倚靠组件铰接;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弯曲滑道滑动连接;当所述弯曲滑道处于第一工位时,所述连接杆可沿所述弯曲滑道滑动;当所述弯曲滑道处于第二工位时,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锁定在所述弯曲滑道靠近所述滑道驱动装置的一端。进一步地,任意一个所述扶手组件中的所述扶手中设有操纵杆和操纵杆驱动装置,所述操纵杆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操纵杆伸出所述扶手以及缩进所述扶手内部。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轮椅组合床,包括床体、锁定装置和上述方案所述的轮椅,所述锁定装置分与所述床体和所述轮椅连接,当所述锁定装置处于锁定状态时,锁定所述床体相对于所述轮椅的相对位置,当所述锁定装置处于解锁状态时,解除所述床体与所述轮椅的锁定。进一步地,所述床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床架本体、滑动架和连接架,其中:所述床架本体上设有多个导轨和用于引导所述床架本体与所述行走驱动装置配合的导向装置;所述锁定装置分别与所述床架本体和所述滑动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滑动架沿所述导轨移动;所述连接架朝向所述轮椅的一侧设有与所述轮椅配合的多个销轴。本技术提供的轮椅及轮椅组合床能产生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轮椅中,行走驱动装置用于带动承载本体进行移动,承载本体用于承载人体,靠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倚靠组件相对于坐垫组件转动,支腿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支腿组件相对于坐垫组件转动,坐垫组件用于承载人体的臀部,倚靠组件用于承载人体臀部以上的部位,支腿组件用于承载人体臀部以下的部位。当人们由椅坐状态转换成半躺或平躺状态时,可以通过靠背驱动装置驱动倚靠组件相对于坐垫组件朝向背离人体的一侧转动,以慢慢减小上身的倾斜角度,与此同时通过支腿驱动装置驱动支腿组件相对于坐垫组件朝向背离人体的一侧转动,以慢慢抬起人体的腿部。当人们由半躺或平躺状态转换成椅坐状态时,也可以通过靠背驱动装置和支腿驱动装置分别驱动倚靠组件和支腿组件,以慢慢增大上身的倾斜角度和放下人体腿部。本技术提供的轮椅能够通过靠背驱动装置以及支腿驱动装置来分别调节倚靠组件和支腿组件相对于坐垫组件转动的角度。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人们可以半躺或平躺在本技术提供的轮椅上,也可以椅坐在轮椅上,特别是对于腿脚不便的患者、老人来说,行动时不需要在床与轮椅之间进行转移,方便家属的照看,避免了诸多麻烦。在本技术提供的轮椅组合床中,当患者或者老人处于半躺或平躺状态时,可以使用锁定装置锁定床体与上述轮椅的相对位置,以增加患者或者老人的休息面积,使用过程中更加的舒适。当患者或者老人处于椅坐状态时,可以使用锁定装置解除床体与上述轮椅的锁定状态,以释放上述轮椅,方便轮椅的移动。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技术提供的轮椅组合床能够使得患者或者老人使用过程中更加的舒适,并且轮椅移动时也不会占用过大的面积,具有更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轮椅处于椅坐状态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轮椅处于半躺状态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轮椅处于平躺状态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驱动装置(1)和设于所述行走驱动装置(1)上方的承载本体(2),所述承载本体(2)包括依次连接的倚靠组件(21)、坐垫组件(22)和支腿组件(23),其中:所述倚靠组件(21)与所述坐垫组件(22)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倚靠组件(21)相对于所述坐垫组件(22)转动的靠背驱动装置(24);所述支腿组件(23)与所述坐垫组件(22)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支腿组件(23)相对于所述坐垫组件(22)转动的支腿驱动装置(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驱动装置(1)和设于所述行走驱动装置(1)上方的承载本体(2),所述承载本体(2)包括依次连接的倚靠组件(21)、坐垫组件(22)和支腿组件(23),其中:所述倚靠组件(21)与所述坐垫组件(22)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倚靠组件(21)相对于所述坐垫组件(22)转动的靠背驱动装置(24);所述支腿组件(23)与所述坐垫组件(22)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支腿组件(23)相对于所述坐垫组件(22)转动的支腿驱动装置(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驱动装置(1)包括移动组件(11)、支撑组件(12)和竖直驱动装置(13),所述竖直驱动装置(13)分别与所述移动组件(11)和所述支撑组件(12)连接,所述竖直驱动装置(13)用于驱动所述支撑组件(12)相对于所述移动组件(11)竖直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11)包括架体(111)、前轮(112)、后轮(113)和轮距调节装置(114),其中:所述架体(111)包括前轮支撑架(1111)和与所述前轮支撑架(1111)滑动连接的后轮支撑架(1112);所述前轮(112)与所述前轮支撑架(1111)连接;所述后轮(113)与所述后轮支撑架(1112)连接;所述轮距调节装置(114)分别与所述前轮支撑架(1111)和所述后轮支撑架(1112)连接,所述轮距调节装置(114)用于驱动所述后轮支撑架(1112)相对于所述前轮支撑架(1111)移动,以延长或缩短所述前轮(112)与所述后轮(113)之间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2)包括坐垫支架(121)、支腿支架(122)和分别与所述坐垫支架(121)和所述支腿支架(122)连接的支架驱动装置(123),所述支架驱动装置(123)用于驱动所述支腿支架(122)沿着所述坐垫支架(121)的延伸方向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倚靠组件(21)包括靠背(211)、躺枕(212)和躺枕驱动装置(213),其中:所述靠背(211)与所述躺枕(212)铰接;所述躺枕驱动装置(213)分别与所述靠背(211)和所述躺枕(212)连接,所述躺枕驱动装置(213)用于驱动所述躺枕(212)相对于所述靠背(211)转动并锁定所述躺枕(212)相对于所述靠背(211)的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躺枕(212)包括躺枕架(2121)和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板(2122),两个所述连接板(2122)与所述靠背(211)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2122)与所述躺枕架(2121)之间设有用于调节所述躺枕架(2121)相对于所述连接板(2122)高度的调节组件(2123),所述调节组件(2123)与所述躺枕驱动装置(213)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组件(22)包括前坐垫部(221)、后坐垫部(222)和前坐垫驱动装置(223),其中:所述前坐垫部(221)和所述后坐垫部(222)铰接;所述前坐垫驱动装置(223)分别与所述行走驱动装置(1)和所述前坐垫部(221)连接,所述前坐垫驱动装置(223)用于驱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少辉杨晓晨
申请(专利权)人:杨少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