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冬玲专利>正文

一种病人转运病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4177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31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病人转运病床,属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转运病床包括底座、床板、插板和支撑底板,底座上通过液压调节缸固装有支撑底板,支撑底板上滑动安装有床板,床板上活动安装有多个插板,支撑底板与床板之间设置有传动杆,传动杆上间隔安装有传动齿轮,与传动齿轮对应的床板底部装有传动齿条,传动齿条与动齿轮啮合连接。该转运病床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可有效防止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特别适用于危重患者或活动不便的外伤患者转运使用。

A Patient Transfer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病人转运病床
本技术涉及一种病人转运病床,属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在医疗卫生单位,病人在进行抢救或手术时都需要将病人转移至急救床或手术床上;这一过程往往需要多名医务人员手抬进行,由于病床有一定的宽度,医务人员受站位的限制往往是不便转移,尤其是对危重患者或活动不便的外伤患者时,在对病人的转移过程中极易造成二次伤害,同时病人自己也非常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可有效防止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方便患者转运的病人转运病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病人转运病床,包括底座、床板、插板和支撑底板,其特征在于:底座上通过液压调节缸固装有支撑底板,支撑底板上滑动安装有床板,床板上活动安装有多个插板,支撑底板与床板之间设置有传动杆,传动杆上间隔安装有传动齿轮,与传动齿轮对应的床板底部装有传动齿条,传动齿条与传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的传动杆一端延伸至支撑底板外端,延伸至支撑底板外端的传动杆端头装有传动手轮。所述的支撑底板两端分别横向状设置有凸条,凸条顶部通过安装架装有多个辊筒;与辊筒对应的床板底部设置有滑槽,支撑底板与床板之间通过辊筒与滑槽的配合滑动连接。所述的传动齿条端头设置有限位件。所述的床板上横向间隔状设置有多个滑轨,滑轨之间的床板上滑动嵌装有多个插板。所述的插板的上表面一端设置有手柄;插板的上表面另一端通过定位孔装有定位销钉。所述的床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护栏,护栏外侧的床板端头安装有辅助手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病人转运病床结构简单、方便操作,通过液压调节缸可对床板的高低进行调节;在传动齿条与动齿轮的作用下,床板在支撑底板上可横向滑出,可在病人转运过程中更好地与病床或急救床或手术床衔接,因此可有效防止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特别适用于危重患者或活动不便的外伤患者转运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插板的展开示意图。图中:1、底座,2、床板,3、插板,4、支撑底板,5、液压调节缸,6、辊筒,7、滑轨,8、手柄,9、传动杆,10、传动齿轮,11、传动齿条,12、传动手轮,13、护栏,14、辅助手柄,15、定位销钉。具体实施方式该病人转运病床包括底座1、床板2、插板3和支撑底板4,底座1上通过液压调节缸5固装有支撑底板4,底座1底部安装有滚轮;支撑底板4上滑动安装有床板2。支撑底板4两端分别横向状设置有凸条,凸条顶部通过安装架装有多个辊筒6;与辊筒6对应的床板2底部设置有滑槽,支撑底板4与床板2之间通过辊筒6与滑槽的配合滑动连接。床板2上表面横向间隔状设置有多个滑轨7,滑轨7之间的床板2上滑动嵌装有多个插板3,插板3的上表面一端设置有手柄8,以推(拉)动插板3沿滑轨7往复滑动。插板3的上表面另一端通过定位孔装有定位销钉15,以实现插板3与床板2的横向定位。支撑底板4与床板2之间通过轴承座安装有传动杆9,传动杆9一端延伸至支撑底板4外端,延伸至支撑底板4外端的传动杆9端头装有传动手轮12。传动杆9上间隔安装有传动齿轮10,与传动齿轮10对应的床板2下表面装有传动齿条11,传动齿条11与传动齿轮10啮合连接;传动齿条11端头设置有限位件,以防止传动齿条11与动齿轮10脱离。转动传动手轮12可通过传动齿轮10带动传动齿条11移动,由此可使床板2在支撑底板4上横向移出;进而可在病人转运过程中更好地与病床或急救床或手术床衔接。该转运病床的床板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护栏13,护栏13外侧的床板2端头安装有辅助手柄14。该转运病床将病人转移至该转运病床上时,首先将该转运病床与病人所在的病床紧邻放置(两床之间紧挨着)然后通过液压调节缸5调整床板2的高度,使其与病人所在的病床床板高度平齐,上述准备完成后,逐个抽出定位销钉15,通过手柄8逐个推动插板3沿滑轨7伸出,以使其慢慢插入至病人身下。当多个插板3全部插入至病人身下后,通过液压调节缸5调整床板2再次升高床板2的高度,使其高于病人所在的病床床板高度1cm即可,此时的插板3在病人身体的重量下产生微微的倾斜形变。然后转动传动手轮12,通过传动齿轮10带动传动齿条11移动,由此使床板2在支撑底板4上横向移出;并逐步插入至插板3的下方。当床板2插入到位后,插入定位销钉15,使插板3与床板2相互固定,此时,床板2与插板3之间回复至初始的重合层叠状态,且病人身体位于插板3上;然后反向转动传动手轮12,床板2即可托载着病人整体横向复位,由此实现病人由病床向转运病床的转移。该转运病床将病人由转运病床转移至病床上时,再次将该转运病床与将要接纳病人的病床紧邻放置;通过液压调节缸5调整床板2的高度,使其高于接纳病人的病床床板高度,然后转动传动手轮12,通过传动齿轮10带动传动齿条11移动,使载有病人的床板2在支撑底板4上横向移出;当床板2横向移出至病人的病床床板上后,抽出定位销钉15,反向转动传动手轮12,使床板2逐步从插板3下方抽出复位,这一过程中,可通过手柄8固定插板3,以防插板3随床板2回缩复位;床板2回缩复位后,通过手柄8逐个将插板3从病人身下抽出,即可实现病人由转运病床转移至接纳病人病床的过程。该转运病床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可有效防止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特别适用于危重患者或活动不便的外伤患者转运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病人转运病床,包括底座(1)、床板(2)、插板(3)和支撑底板(4),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通过液压调节缸(5)固装有支撑底板(4),支撑底板(4)上滑动安装有床板(2),床板(2)上活动安装有多个插板(3),插板(3)的上表面一端设置有手柄(8);插板(3)的上表面另一端通过定位孔装有定位销钉(15);以实现插板( 3) 与床板( 2) 的横向定位;支撑底板(4)与床板(2)之间设置有传动杆(9),传动杆(9)上间隔安装有传动齿轮(10),与传动齿轮(10)对应的床板(2)底部装有传动齿条(11),传动齿条(11)与传动齿轮(10)啮合连接;传动齿条(11)端头设置有限位件;以防止传动齿条( 11) 与动齿轮( 10) 脱离;所述的传动杆(9)一端延伸至支撑底板(4)外端,延伸至支撑底板(4)外端的传动杆(9)端头装有传动手轮(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人转运病床,包括底座(1)、床板(2)、插板(3)和支撑底板(4),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通过液压调节缸(5)固装有支撑底板(4),支撑底板(4)上滑动安装有床板(2),床板(2)上活动安装有多个插板(3),插板(3)的上表面一端设置有手柄(8);插板(3)的上表面另一端通过定位孔装有定位销钉(15);以实现插板(3)与床板(2)的横向定位;支撑底板(4)与床板(2)之间设置有传动杆(9),传动杆(9)上间隔安装有传动齿轮(10),与传动齿轮(10)对应的床板(2)底部装有传动齿条(11),传动齿条(11)与传动齿轮(10)啮合连接;传动齿条(11)端头设置有限位件;以防止传动齿条(11)与动齿轮(10)脱离;所述的传动杆(9)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冬玲
申请(专利权)人:杨冬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