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鳅苗培育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4026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31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泥鳅苗培育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两侧外壁的两端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安装架,且安装架的两端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同一个水平放置的转动轴,转动轴一端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手轮,所述池体顶部两侧外壁的两端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滑轮,且池体两侧内壁顶部两端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远离池体内壁的一端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滑轮,所述转动轴的圆周内壁缠绕有绳索,且绳索远离转动轴的一端延伸到池体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有加热壳体、加热杆、抽水泵、第一进水管上的进水嘴和循环水管上的出水嘴,能够均匀的对池体中的水进行加热,从而改善了泥鳅苗的生长环境,提高了泥鳅苗的成活率。

A kind of loach seedling culture po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泥鳅苗培育池
本技术涉及泥鳅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泥鳅苗培育池。
技术介绍
泥鳅,属鳅科。形体小,细长,只有三、四寸。且它体形圆,身短,皮下有小鳞片,颜色青黑,浑身沾满了自身的粘液,因而滑腻无法握住,泥鳅分布各地,南方分布较多,北方不常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产品的品种和需求量也不断增加,泥鳅鱼就是其中受大众喜爱的品种之一,泥鳅苗在培育的过程中,由于泥鳅苗的适应能力较弱,成活率受到环境影响,特别在天气气温较低时,培育池内的温度较低,会导致整个泥鳅苗成活率降低,而且泥鳅表面光滑,养殖人员很难对其进行捕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泥鳅苗培育池,可以有效的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来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泥鳅苗培育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两侧外壁的两端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安装架,且安装架的两端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同一个水平放置的转动轴,转动轴一端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手轮,所述池体顶部两侧外壁的两端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滑轮,且池体两侧内壁顶部两端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远离池体内壁的一端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滑轮,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泥鳅苗培育池,包括池体(21),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两侧外壁的两端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安装架(14),且安装架(14)的两端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同一个水平放置的转动轴(13),转动轴(13)一端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手轮(2),所述池体(21)顶部两侧外壁的两端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滑轮,且池体(21)两侧内壁顶部两端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杆(16),支撑杆(16)远离池体(21)内壁的一端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滑轮,所述转动轴(13)的圆周内壁缠绕有绳索(17),且绳索(17)远离转动轴(13)的一端延伸到池体(21)的内部,所述绳索(17)远离转动轴(13)的一端外壁底部通过缠绕有连接架(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泥鳅苗培育池,包括池体(21),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两侧外壁的两端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安装架(14),且安装架(14)的两端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同一个水平放置的转动轴(13),转动轴(13)一端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手轮(2),所述池体(21)顶部两侧外壁的两端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滑轮,且池体(21)两侧内壁顶部两端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杆(16),支撑杆(16)远离池体(21)内壁的一端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滑轮,所述转动轴(13)的圆周内壁缠绕有绳索(17),且绳索(17)远离转动轴(13)的一端延伸到池体(21)的内部,所述绳索(17)远离转动轴(13)的一端外壁底部通过缠绕有连接架(15),所述池体(21)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加热壳体(3),且加热壳体(3)的一侧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抽水泵(5),所述池体(21)的底部两侧内壁通过螺钉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加热杆(4),且加热杆(4)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与加热壳体(3)的顶部内壁相连接,所述抽水泵(5)的进水端通过法兰连接有第一进水管(6),且第一进水管(6)延伸到池体(21)内部,所述加热壳体(3)一端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处理器(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鳅苗培育池,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平
申请(专利权)人:抚州市东乡区源佳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