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日光温室葡萄栽培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4010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31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日光温室葡萄栽培架,包括由前排水泥柱和后排水泥柱组成的栽培架,前排水泥柱包括若干根通过钢丝串联的前水泥柱,后排水泥柱包括若干根通过钢丝串联的后水泥柱,相邻两前水泥柱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后水泥柱之间的间距相等,钢丝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墙上;每一个前水泥柱均与前墙梁圈处对应的前葡萄架挂钩连接,每一个后水泥柱均与日光温室后墙上对应的后葡萄架挂钩连接,每一个前水泥柱分别通过横拉钢丝一和横拉钢丝二与对应的后水泥柱连接,栽培架上铺设有上层钢丝网和下层钢丝网,且上层钢丝网与下层钢丝网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日光温室葡萄栽培架整体结构与温室前后墙连接,结构简单且牢固,另外可以减少土建的面积。

A Grape Cultivation Frame in Solar Green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日光温室葡萄栽培架
本技术涉及设施农业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日光温室葡萄栽培架。
技术介绍
现有传统日光温室基本没有用于种植葡萄的,或者说即使有也是非常低端简易的钢丝网拉结,强度没有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日光温室葡萄栽培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日光温室葡萄栽培架,包括由前排水泥柱和后排水泥柱组成的栽培架,所述的前排水泥柱包括若干根通过钢丝串联的前水泥柱,所述的后排水泥柱包括若干根通过钢丝串联的后水泥柱,所述相邻两前水泥柱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后水泥柱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钢丝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墙上;所述每一个前水泥柱均与前墙梁圈处对应的前葡萄架挂钩连接,所述每一个后水泥柱均与日光温室后墙上对应的后葡萄架挂钩连接,所述每一个前水泥柱分别通过横拉钢丝一和横拉钢丝二与对应的后水泥柱连接,所述的栽培架上铺设有上层钢丝网和下层钢丝网,且上层钢丝网与下层钢丝网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相邻两前水泥柱之间的间距为2.5米。优选的,所述每一个前水泥柱的高度均为1.6米。优选的,所述后葡萄架挂钩和每一个后水泥柱的高度均为2.5米。优选的,所述每一个前水泥柱均通过前柱斜拉钢丝与对应的前葡萄架挂钩连接。优选的,所述每一个后水泥柱均通过后柱横拉钢丝与对应的后葡萄架挂钩连接。优选的,所述横拉钢丝一和横拉钢丝二的高度分别为1.4米和1.6米。优选的,所述上层钢丝网包括若干根上层横向钢丝和若干根上层纵向钢丝,所述相邻两上层横向钢丝之间的间距为400毫米,所述相邻两上层纵向钢丝之间的间距为417毫米。优选的,所述下层钢丝网包括若干根下层横向钢丝和若干根下层纵向钢丝,所述相邻两下层横向钢丝之间的间距为2.5米,所述相邻两下层纵向钢丝之间的间距为1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日光温室葡萄栽培架整体结构与温室前后墙连接,结构简单且牢固,另外可以减少土建的面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日光温室葡萄栽培架的剖面图;图中:1、前水泥柱;2、后水泥柱;3、前葡萄架挂钩;4、后葡萄架挂钩;5、前柱斜拉钢丝;6、后柱横拉钢丝;7、横拉钢丝一;8、横拉钢丝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日光温室葡萄栽培架,包括由前排水泥柱和后排水泥柱组成的栽培架,所述的前排水泥柱包括若干根通过钢丝串联的前水泥柱1,所述的后排水泥柱包括若干根通过钢丝串联的后水泥柱2,所述相邻两前水泥柱1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后水泥柱2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钢丝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墙上;所述每一个前水泥柱1均与前墙梁圈处对应的前葡萄架挂钩3连接,所述每一个后水泥柱2均与日光温室后墙上对应的后葡萄架挂钩4连接,所述每一个前水泥柱1分别通过横拉钢丝一7和横拉钢丝二8与对应的后水泥柱2连接,所述的栽培架上铺设有上层钢丝网和下层钢丝网,且上层钢丝网与下层钢丝网连接。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相邻两前水泥柱1之间的间距为2.5米。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每一个前水泥柱1的高度均为1.6米。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后葡萄架挂钩4和每一个后水泥柱2的高度均为2.5米。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每一个前水泥柱1均通过前柱斜拉钢丝5与对应的前葡萄架挂钩3连接。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每一个后水泥柱2均通过后柱横拉钢丝6与对应的后葡萄架挂钩4连接。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横拉钢丝一7和横拉钢丝二8的高度分别为1.4米和1.6米。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上层钢丝网包括若干根上层横向钢丝和若干根上层纵向钢丝,所述相邻两上层横向钢丝之间的间距为400毫米,所述相邻两上层纵向钢丝之间的间距为417毫米。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下层钢丝网包括若干根下层横向钢丝和若干根下层纵向钢丝,所述相邻两下层横向钢丝之间的间距为2.5米,所述相邻两下层纵向钢丝之间的间距为1米。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上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根据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日光温室葡萄栽培架,采用日光温室专用葡萄限根栽培模式的葡萄栽培架,分别在温室的前墙和后墙做预埋件,每排栽培架通过钢丝绳与前后墙固定,结构更牢固,纵向立柱与立柱也采用钢丝连接,确保了纵向的稳定,合理利用日光温室空间及结构,结合种植间距布局,适合于葡萄限根栽培模式在日光温室中的应用。具体如下:1)80*80预制水泥柱预埋在室内土中夯实,起到葡萄栽培架钢丝网的主要支撑.前排水泥柱和后排水泥柱分别高出地面1.6米和2.5米,纵向间距为2.5米,日光温室后墙2.5米高度处每间隔1.25米预埋一个后葡萄架挂钩4,前墙圈梁处纵向每间距2.5米处预埋一个前葡萄架挂钩3,轴线2.5米处的前葡萄架挂钩3、后葡萄架挂钩4与前水泥柱1、后水泥柱2在一条线上。2)在每个前水泥柱1、后水泥柱2上横向1.4米和1.6米处分别拉一道钢丝,前柱斜拉钢丝5固定在对应的前葡萄架挂钩3上,后柱横拉钢丝6固定在对应的后葡萄架挂钩4上,纵向采用2.0钢丝将前排水泥柱和后排水泥柱分别串联起来,两端固定在两侧墙,形成整体稳定结构。3)在栽培架布置上层钢丝网和下层钢丝网,上层两钢丝之间的横向间距400毫米,纵向间距417毫米,下层对应每个立柱(间距2.5米)一条钢丝,直径2.0钢丝折弧,纵向间距1米一个,将上下两层钢丝连接起来,形成钢丝网,适合于葡萄在日光温室中限根栽培模式。结构稳固且成本地。综上所述,本技术日光温室葡萄栽培架整体结构与温室前后墙连接,结构简单且牢固,另外可以减少土建的面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日光温室葡萄栽培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前排水泥柱和后排水泥柱组成的栽培架,所述的前排水泥柱包括若干根通过钢丝串联的前水泥柱(1),所述的后排水泥柱包括若干根通过钢丝串联的后水泥柱(2),所述相邻两前水泥柱(1)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后水泥柱(2)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钢丝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墙上;所述每一个前水泥柱(1)均与前墙梁圈处对应的前葡萄架挂钩(3)连接,所述每一个后水泥柱(2)均与日光温室后墙上对应的后葡萄架挂钩(4)连接,所述每一个前水泥柱(1)分别通过横拉钢丝一(7)和横拉钢丝二(8)与对应的后水泥柱(2)连接,所述的栽培架上铺设有上层钢丝网和下层钢丝网,且上层钢丝网与下层钢丝网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日光温室葡萄栽培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前排水泥柱和后排水泥柱组成的栽培架,所述的前排水泥柱包括若干根通过钢丝串联的前水泥柱(1),所述的后排水泥柱包括若干根通过钢丝串联的后水泥柱(2),所述相邻两前水泥柱(1)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两后水泥柱(2)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钢丝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墙上;所述每一个前水泥柱(1)均与前墙梁圈处对应的前葡萄架挂钩(3)连接,所述每一个后水泥柱(2)均与日光温室后墙上对应的后葡萄架挂钩(4)连接,所述每一个前水泥柱(1)分别通过横拉钢丝一(7)和横拉钢丝二(8)与对应的后水泥柱(2)连接,所述的栽培架上铺设有上层钢丝网和下层钢丝网,且上层钢丝网与下层钢丝网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日光温室葡萄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前水泥柱(1)之间的间距为2.5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日光温室葡萄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个前水泥柱(1)的高度均为1.6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日光温室葡萄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日升陈亮吕少坡高长栋张亚军李宗林李立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康琪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