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园种植用叶肥喷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3995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31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葡萄园种植用叶肥喷洒装置,其方便对葡萄叶进行喷洒,降低用户的劳动量,提高实用性;并且方便移动整体至合适位置,降低使用局限性;包括顶板、四组支撑腿、液体泵、叶肥箱、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顶板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分别与四组支撑腿的顶端连接,液体泵的顶端与顶板底端的左侧中部连接;还包括下支撑杆、连接杆、左传动杆、右传动杆、架板、固定板、四组丝杠、四组上螺母、四组下螺母、套环、螺杆、螺管、立板和转盘,下支撑杆的底端与顶板顶端的左侧连接,下支撑杆的顶端与连接杆底端的中部连接;还包括底板和四组螺纹管,叶肥箱的底端与底板的顶端中部接触。

Leaf Fertilizer Spraying Device for Vineyard Plan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葡萄园种植用叶肥喷洒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业种植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葡萄园种植用叶肥喷洒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葡萄园种植用叶肥喷洒装置是一种用于对葡萄叶施用叶肥的辅助装置,其在农业种植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葡萄园种植用叶肥喷洒装置包括顶板、四组支撑腿、液体泵、叶肥箱、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顶板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分别与四组支撑腿的顶端连接,液体泵的顶端与顶板底端的左侧中部连接,叶肥箱位于顶板的下方,叶肥箱的内部设置有腔室,叶肥箱左端的上侧设置有料口,并且料口与腔室相通,第一软管的右部输入端通过料口伸入至腔室内部,第一软管的左部输出端与液体泵的右部输入端连接,第二软管的右部输入端与液体泵的左部输出端连接,第二软管的左部输出端设置有喷洒喷头;现有的葡萄园种植用叶肥喷洒装置使用时,首先将第一软管的右部输入端自料口中取出,然后自料口向腔室内注入液态的叶肥,之后将第一软管的右部输入端自料口插入至腔室的内部,人工手持喷洒喷头对准葡萄叶,然后打开液体泵,叶肥依次经过第一软管、液体泵和第二软管自喷洒喷头的左部输出端喷出至葡萄叶上即可;现有的葡萄园种植用叶肥喷洒装置使用中发现,人工手持喷洒喷头进行喷洒,增加用户的劳动量,导致实用性较差;并且整体移动较为不便,导致使用局限性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方便对葡萄叶进行喷洒,降低用户的劳动量,提高实用性;并且方便移动整体至合适位置,降低使用局限性的葡萄园种植用叶肥喷洒装置。本技术的葡萄园种植用叶肥喷洒装置,包括顶板、四组支撑腿、液体泵、叶肥箱、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顶板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分别与四组支撑腿的顶端连接,液体泵的顶端与顶板底端的左侧中部连接,叶肥箱位于顶板的下方,叶肥箱的内部设置有腔室,叶肥箱左端的上侧设置有料口,并且料口与腔室相通,第一软管的右部输入端通过料口伸入至腔室内部,第一软管的左部输出端与液体泵的右部输入端连接,第二软管的右部输入端与液体泵的左部输出端连接,第二软管的左部输出端设置有喷洒喷头;还包括下支撑杆、连接杆、左传动杆、右传动杆、架板、固定板、四组丝杠、四组上螺母、四组下螺母、套环、螺杆、螺管、立板和转盘,下支撑杆的底端与顶板顶端的左侧连接,下支撑杆的顶端与连接杆底端的中部连接,连接杆的左端与左传动杆的底端可转动连接,右传动杆的底端与连接杆的右端可转动连接,架板底端的中部与左传动杆的顶端可转动连接,架板底端的右侧与右传动杆的顶端连接,架板底端的左侧与喷洒喷头的顶端贴紧,固定板的顶端与喷洒喷头的底端贴紧,四组丝杠的顶端分别穿过固定板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并伸出至固定板的顶端外界,并且四组丝杠的顶端分别穿过架板底端左半区域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并伸出至架板的顶端外界,四组上螺母分别螺装套设在四组丝杠上,并且四组上螺母均与架板的顶端贴紧,四组下螺母分别螺装套设在四组丝杠上,并且四组下螺母均与固定板的底端贴紧,套环可滑动套装在右传动杆上,套环右端的中部与螺杆的左端可转动连接,螺杆的右端插入并螺装至螺管的左端内部,螺管的右端穿过立板的上半区域并伸出至立板的右端外界,立板的底端与顶板顶端的中部连接,并且螺管与立板可转动连接,立板的右端与转盘的左端中部同心连接;还包括底板和四组螺纹管,叶肥箱的底端与底板的顶端中部接触,底板顶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放置槽,并且四组放置槽内均设置有滚珠轴承,四组支撑腿上均设置有螺纹,并且四组支撑腿的底端分别插入并螺装至四组螺纹管的顶端内部,四组螺纹管的底端分别插入并固定至四组滚珠轴承的顶端内部,底板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万向轮。本技术的葡萄园种植用叶肥喷洒装置,还包括紧固螺母,紧固螺母螺装套设在螺杆上,并且紧固螺母的右端与螺管的左端贴紧。本技术的葡萄园种植用叶肥喷洒装置,还包括加强杆,加强杆的右端与立板左端的中部连接,加强杆的底端与顶板的顶端中部连接。本技术的葡萄园种植用叶肥喷洒装置,还包括套筒,套筒可滑动套设在第二软管上,并且套筒的右端与左传动杆左端的中部连接。本技术的葡萄园种植用叶肥喷洒装置,底板顶端中部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限位块,并且限位块的一端均与叶肥箱的外侧壁接触。本技术的葡萄园种植用叶肥喷洒装置,叶肥箱左端的中部设置有把手。本技术的葡萄园种植用叶肥喷洒装置,还包括四组稳定螺杆和四组稳定螺管,四组稳定螺杆的顶端分别与底板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四组稳定螺杆的底端分别插入并螺装至四组稳定螺管的顶端内部。本技术的葡萄园种植用叶肥喷洒装置,顶板顶端的右侧设置有推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旋转转盘,转盘旋转经过螺管传动使螺杆的右端自螺管的左端旋出推动右传动杆向左倾斜,左传动杆与右传动杆保持平行,通过左传动杆的顶端和右传动杆的顶端自右向左推动架板向左运动,改变与架板贴紧的喷洒喷头相对于顶板的位置,方便对葡萄叶进行喷洒,降低用户的劳动量,提高实用性;通过分别旋转四组螺纹管,方便调节顶板与四组支撑腿等连接整体的高度,方便取出叶肥箱,并且通过设置四组万向轮,方便移动整体至合适位置,降低使用局限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左传动杆和右传动杆等连接倾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顶板;2、支撑腿;3、液体泵;4、叶肥箱;5、第一软管;6、第二软管;7、喷洒喷头;8、下支撑杆;9、连接杆;10、左传动杆;11、右传动杆;12、架板;13、固定板;14、丝杠;15、上螺母;16、下螺母;17、套环;18、螺杆;19、螺管;20、立板;21、转盘;22、底板;23、滚珠轴承;24、螺纹管;25、万向轮;26、紧固螺母;27、加强杆;28、套筒;29、稳定螺杆;30、稳定螺管;31、推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的葡萄园种植用叶肥喷洒装置,包括顶板1、四组支撑腿2、液体泵3、叶肥箱4、第一软管5和第二软管6,顶板1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分别与四组支撑腿2的顶端连接,液体泵3的顶端与顶板1底端的左侧中部连接,叶肥箱4位于顶板1的下方,叶肥箱4的内部设置有腔室,叶肥箱4左端的上侧设置有料口,并且料口与腔室相通,第一软管5的右部输入端通过料口伸入至腔室内部,第一软管5的左部输出端与液体泵3的右部输入端连接,第二软管6的右部输入端与液体泵3的左部输出端连接,第二软管6的左部输出端设置有喷洒喷头7;还包括下支撑杆8、连接杆9、左传动杆10、右传动杆11、架板12、固定板13、四组丝杠14、四组上螺母15、四组下螺母16、套环17、螺杆18、螺管19、立板20和转盘21,下支撑杆8的底端与顶板1顶端的左侧连接,下支撑杆8的顶端与连接杆9底端的中部连接,连接杆9的左端与左传动杆10的底端可转动连接,右传动杆11的底端与连接杆9的右端可转动连接,架板12底端的中部与左传动杆10的顶端可转动连接,架板12底端的右侧与右传动杆11的顶端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葡萄园种植用叶肥喷洒装置,包括顶板(1)、四组支撑腿(2)、液体泵(3)、叶肥箱(4)、第一软管(5)和第二软管(6),顶板(1)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分别与四组支撑腿(2)的顶端连接,液体泵(3)的顶端与顶板(1)底端的左侧中部连接,叶肥箱(4)位于顶板(1)的下方,叶肥箱(4)的内部设置有腔室,叶肥箱(4)左端的上侧设置有料口,并且料口与腔室相通,第一软管(5)的右部输入端通过料口伸入至腔室内部,第一软管(5)的左部输出端与液体泵(3)的右部输入端连接,第二软管(6)的右部输入端与液体泵(3)的左部输出端连接,第二软管(6)的左部输出端设置有喷洒喷头(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支撑杆(8)、连接杆(9)、左传动杆(10)、右传动杆(11)、架板(12)、固定板(13)、四组丝杠(14)、四组上螺母(15)、四组下螺母(16)、套环(17)、螺杆(18)、螺管(19)、立板(20)和转盘(21),下支撑杆(8)的底端与顶板(1)顶端的左侧连接,下支撑杆(8)的顶端与连接杆(9)底端的中部连接,连接杆(9)的左端与左传动杆(10)的底端可转动连接,右传动杆(11)的底端与连接杆(9)的右端可转动连接,架板(12)底端的中部与左传动杆(10)的顶端可转动连接,架板(12)底端的右侧与右传动杆(11)的顶端连接,架板(12)底端的左侧与喷洒喷头(7)的顶端贴紧,固定板(13)的顶端与喷洒喷头(7)的底端贴紧,四组丝杠(14)的顶端分别穿过固定板(13)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并伸出至固定板(13)的顶端外界,并且四组丝杠(14)的顶端分别穿过架板(12)底端左半区域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并伸出至架板(12)的顶端外界,四组上螺母(15)分别螺装套设在四组丝杠(14)上,并且四组上螺母(15)均与架板(12)的顶端贴紧,四组下螺母(16)分别螺装套设在四组丝杠(14)上,并且四组下螺母(16)均与固定板(13)的底端贴紧,套环(17)可滑动套装在右传动杆(11)上,套环(17)右端的中部与螺杆(18)的左端可转动连接,螺杆(18)的右端插入并螺装至螺管(19)的左端内部,螺管(19)的右端穿过立板(20)的上半区域并伸出至立板(20)的右端外界,立板(20)的底端与顶板(1)顶端的中部连接,并且螺管(19)与立板(20)可转动连接,立板(20)的右端与转盘(21)的左端中部同心连接;还包括底板(22)和四组螺纹管(24),叶肥箱(4)的底端与底板(22)的顶端中部接触,底板(22)顶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放置槽,并且四组放置槽内均设置有滚珠轴承(23),四组支撑腿(2)上均设置有螺纹,并且四组支撑腿(2)的底端分别插入并螺装至四组螺纹管(24)的顶端内部,四组螺纹管(24)的底端分别插入并固定至四组滚珠轴承(23)的顶端内部,底板(22)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万向轮(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葡萄园种植用叶肥喷洒装置,包括顶板(1)、四组支撑腿(2)、液体泵(3)、叶肥箱(4)、第一软管(5)和第二软管(6),顶板(1)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分别与四组支撑腿(2)的顶端连接,液体泵(3)的顶端与顶板(1)底端的左侧中部连接,叶肥箱(4)位于顶板(1)的下方,叶肥箱(4)的内部设置有腔室,叶肥箱(4)左端的上侧设置有料口,并且料口与腔室相通,第一软管(5)的右部输入端通过料口伸入至腔室内部,第一软管(5)的左部输出端与液体泵(3)的右部输入端连接,第二软管(6)的右部输入端与液体泵(3)的左部输出端连接,第二软管(6)的左部输出端设置有喷洒喷头(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支撑杆(8)、连接杆(9)、左传动杆(10)、右传动杆(11)、架板(12)、固定板(13)、四组丝杠(14)、四组上螺母(15)、四组下螺母(16)、套环(17)、螺杆(18)、螺管(19)、立板(20)和转盘(21),下支撑杆(8)的底端与顶板(1)顶端的左侧连接,下支撑杆(8)的顶端与连接杆(9)底端的中部连接,连接杆(9)的左端与左传动杆(10)的底端可转动连接,右传动杆(11)的底端与连接杆(9)的右端可转动连接,架板(12)底端的中部与左传动杆(10)的顶端可转动连接,架板(12)底端的右侧与右传动杆(11)的顶端连接,架板(12)底端的左侧与喷洒喷头(7)的顶端贴紧,固定板(13)的顶端与喷洒喷头(7)的底端贴紧,四组丝杠(14)的顶端分别穿过固定板(13)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并伸出至固定板(13)的顶端外界,并且四组丝杠(14)的顶端分别穿过架板(12)底端左半区域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并伸出至架板(12)的顶端外界,四组上螺母(15)分别螺装套设在四组丝杠(14)上,并且四组上螺母(15)均与架板(12)的顶端贴紧,四组下螺母(16)分别螺装套设在四组丝杠(14)上,并且四组下螺母(16)均与固定板(13)的底端贴紧,套环(17)可滑动套装在右传动杆(11)上,套环(17)右端的中部与螺杆(18)的左端可转动连接,螺杆(18)的右端插入并螺装至螺管(19)的左端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纪石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石古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